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刘淑琴  

 

  • 各地艺术家为7·21北京特大自然灾害义捐书画作品(组图)2012-08-10

    北京市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朱蓉先(中)与捐赠书画的作者合影一超摄 本网讯今年7月21日,一场被官方称之为百年一遇的强暴雨袭击首都北京,几个小时的暴雨使得北京成为一片汪洋,随之而来的是市区及房山、通州等周边郊区因此引发了山洪、房屋倒塌等特大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响应北京市慈善协会的号召,连日来,北京慈善艺术院、中华书画协会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的形式,组织全国各地的书画家为7·21北京受灾地区义捐作品献爱心。8月9日,北京市部分书画家魏峰、陈养群、黄国建、彭一超、陈朝阳、李振淑等书画家专程来到北京市慈善协会捐赠了共计156幅中国书画和油画作品,其中有43幅油画作品。还有各...

  • 武汉美术馆:以城为美 与城共生(图)2023-11-28

    作为武汉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近年来,武汉美术馆秉承“艺术美丽一座城市,艺术启迪美好心灵”的办馆理念,为武汉这座多姿多彩的城市带来浓郁的艺术气息。武汉美术馆如何依托城市进行地域美术研究与展示,又如何通过艺术来反哺城市、提升城市的人文品位,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温暖和治愈力量?近日,记者专访了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武汉美术馆特邀刘寿祥先生的学生、湖北美术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副院长白露洋做客武汉美术馆品牌公教项目“美术大课堂”。 武汉美术馆供图美术文化周刊:武汉美术馆近年来立足城市、关注本土,开展了非常有特色的展览和研究,形成了自身特色与风格。请您谈一谈,武汉美术馆在展览方面有怎样的考虑和举措?陈...

  • (多图)一场酒疯引起的奢侈品潮2011-03-15

  • 艺苑名士吴湖帆(组图)2017-06-23

    吴湖帆像吴湖帆(1894—1968年),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以湖帆名世,江苏苏州人。吴湖帆富于收藏,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之一,藏有金石书画数千件。他的收藏一是来自祖父辈的旧藏,如吴大澂遗传的周代邢钟和克鼎。吴湖帆极喜爱这两件上古青铜器,名其室为“邢克山房”。吴大澂生前特别宝爱的古印40余方、官印50余方和将军印28方,后亦为吴湖帆收藏。二是来自夫人潘静淑的嫁妆。潘静淑曾祖潘世恩为清道光时宰相。伯父潘祖荫为清光绪时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其攀古楼所藏文物富甲东南。潘静淑过门时,嫁资中有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三帖,加...

  • 张明智书法作品欣赏 2015-12-16

    张明智琴墨居主,又号简庐,河南沁阳人,1954年出生于太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太原市文联副主席、太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山西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兼书画专业委员会主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从性情处见笔墨——张明智书法摭议姜寿田从专业圈子角度言之,张明智无疑应是书坛中人,而且还应算是中心人物。他身兼太原市文联副主席、书协主席。但从处世行事言之,他则好像是一个局外人,以至书界中很多人不知道他。这好像也是他乐意处之的状态。他低调、平淡、不事张扬,书法只是玩玩的,与事功不涉。朋友论到他,认为他是个奇人:“他的奇缘自三个方面,一是古玩收藏,二是字画鉴赏,三是笔墨灵性。以闲情面对三...

  • 金农:一生出游 不告而别(图)2021-01-08

    我拢共去过扬州十几次,每去必至的景点,不是瘦西湖,也不是从高邮迁移来的汉陵苑,而是略感幽僻的金农故居。它的所在地原为西方寺(隋代建于江边的避风庵),现整个辟为“扬州八怪纪念馆”。“扬州八怪”泛指清代扬州一批具有创新面目的画家,以一代畸士金农、擅画兰竹的郑燮(板桥)、金农的门人罗聘、不拘法度的李鱓、右手残疾改用左手作画的高凤翰、晚年失明的汪士慎等人为代表。至于“八怪”的说法,只是个约数,故历来有“扬州八怪十五人”之称。把西方寺作为共同的纪念地,我以为和金农这个“坐标”有关。“八怪”中,金农的名气未必比郑板桥大,但他在诗、书、画、印及文学、琴曲、鉴赏、收藏诸方面都堪称大家。据说,金农70岁来到西方...

  •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将亮相中华艺术宫(组图)2018-10-31

    “水墨概念艺术大展” 展览海报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展演活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扶持项目“水墨概念艺术大展”,将于11月11日在中华艺术宫一层展厅举办,展期一个月,公益性免费向社会开放。“水墨概念艺术大展”是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成立“当代水墨艺术研究院”后的首次高水平学术联展。艺术大展有别于传统水墨画展,以改革开放四十年为路径、以“民族·现代·传承”为主题,国内外30余位当代水墨代表性艺术家赞大美中华,就中国水墨语境对“水墨概念”在沪作出集体表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孕育了独一无二的水墨艺术,它始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比西方水墨早近千年。经过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水墨因时而兴,乘势而变...

  • 陈传席:黄胄晚年部分作品草率完成(图)2015-01-19

    黄胄 听琴图  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画坛人物画家影响最大的三位是方增先、刘文西和黄胄。陈传席指出,上世纪60年代中期前,黄胄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似乎更高。那时他才30多岁,已是中国画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以速写入画,其人物画,别创一格,气韵生动。但高尔泰却认为,黄胄的作品问题在于缺乏“精神性”。  简介  黄胄  1925—1997,原名梁淦堂,字映斋,河北蠡县人。“黄胄”之名源于一面“炎黄之胄”锦旗,故取名“黄胄”,并一直沿用。  问诊专家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传席:美术史论家、美术批评家  刘 墨:北京大学历史文化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高尔泰:美学家_u...

  • 佳士得纽约经典艺术周 珍藏欧洲古典艺术(组图)2018-10-18

    庞培奥·巴托尼(1708-1787)《化身花神的女子半身像,手持装满花朵的柳条篮》油彩 画布 无框73.4 x 61.3 cm.估价:美元 400,000 - 600,000将于2018年10月30日揭幕的佳士得纽约经典艺术周将呈献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拍卖,包括古代文物、古典大师及欧洲艺术拍卖,以及欧仁·V·托尔珍藏(Collection of Eugene V. Thaw)和伊丽莎白·斯塔福德珍藏(Collection of Elizabeth Stafford)两场瞩目拍卖。其中,经由佳士得专家团队精心策划、首度推出的欧洲艺术拍卖将汇聚来自不同类别的经典杰作,涵盖十九世纪欧洲艺术。佳士得纽约经...

  • 市值与实质2013-05-20

    收藏有年,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现在买谁的升值空间比较大?以至于我的学友梅思香还曾在数年前斥资300万与某媒介联合举办最具升值潜力的浙派书画家大选活动,实际上,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价值的尺度与价格的计量难以同等对待,因为价值可以在相对超越功利的环境下延续,而价格达到高点后,你最好别指望它永创新高。 但是对于专职的鉴定工作者,清晰的尺度判断力,是面对纷繁的作品不致迷茫的前提,我遇到开头那个问题时,一般也会给出相对清晰的答案。比如2006年前后,我一直鼓励身边的朋友们去收藏王伯敏先生的作品,甚至友情提供详细的分析与计划,可惜,多数朋友总觉得王先生的主要身份是一位美术史家,虽然是解放前...

  • 李海剑书法凤庆滇红普洱系列问世(组图)2014-12-15

    李海剑扇面作品“如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李海剑扇面作品:禅茶一味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李海剑手书“如是”凤庆滇红普洱系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李海剑手书“如是”凤庆滇红普洱系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014年12月10日讯,以著名书法家李海剑先生作品“如是”为主题的凤庆滇红普洱茶上市,融墨、茶、禅为一体,树文化产业之里程碑。李海剑先生是我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书法家,有书坛“扇面黑马王子”之美誉。其作品清新典雅,师古不泥,融传统与时尚于一体,为书界带来清新之风。他的作品“如是”,便是其中的代...

  • 文博会观澜湖艺工场分会场 国匠荣耀论坛盛大开幕(组图)2021-09-27

    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传统工艺品既是生活日用品,又是文化艺术品,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其经历了生存到生活,再到生产;从民间到庙堂,再到当下的回归社会,服务大众,改变生活。而对手工艺人的称谓,从旧时候的“九佬十八匠”到如今令人敬慕的国匠名师;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也随着历史长河,历经上千年的积淀与传承,从复兴到蓬勃,再到当下备受瞩目的“国潮”。在传承人、手艺人、管理者、研究者、推广者、爱好者等的助推下,这些闪烁着睿智光芒的手工艺文化,正悄无声息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内心。_ueditor_page_break_tag_2021年9月2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

  • 杂货旧物古董珍藏 成都二手市场旧货新生(组图)2017-06-07

    经典的卡座收录机如今提起来一样很拉风。铁匠铺里的超大风筒,你见过没?“三转一响”如今成了许多年轻人装饰的好物件。5月底,成都东三环外二手市场。唱片在老旧黑胶唱机上匀速地旋转着,咿咿呀呀的老歌从房间里飘了出来,声音不大但穿透力十足,一下就仿佛将时光拉回到了从前。记忆中一个周末的下午,姥爷正躺在后院的摇椅上,眯着眼睛,听着歌,晒着太阳……顺着歌声,你走进市场,时空仿佛都倒转了几十年上百年。你见到的,摸到的这些老旧日常用品、杂货旧物、古董珍藏应有尽有,承载着成都人百年生活的点滴记忆。那些只存在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影视剧中的家居摆设老物件,被80后、90后年轻人追捧。一床土花被单、一台老式缝纫机、一台几...

  •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3.7亿港元成交(组图)2022-05-05

    4月30日,香港苏富比2022春拍收官日,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亮相拍场。该作以3.2亿港元落槌,加佣金以3.70495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张大千拍卖最高价纪录。此前的张大千最贵作品,是创作于1982年的《桃花源》,在香港苏富比2016春拍中以2.7068亿港元成交。以往张大千个人最贵作品往往是泼墨泼彩作品,而此次的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是其传统笔墨山水首次突破泼墨泼彩作品的价格。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1948年,3.7亿港元成交,刷新了张大千拍卖最高价纪录。张大千笔下青绿山水,最早见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他不惜重金搜罗名迹,苦心追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技艺臻于成熟。1948年1月至2...

  • 隔路闻香|文房的诱惑(图)2017-07-03

    自从现代语汇明确应用了“书房”一词后,“文房”的概念,就留给了古代的语境。科考苦读之时,需要放松身心,需要转移情绪;而功名成就之后,则需要标榜品味,需要炫耀财力,需要转而敛集珍奇。文房用具从与日常必需的笔、墨、纸、砚相伴的辅助器具,推广到琴事、香事、茶事、花事用品,乃至众多超越实用而纯为文房空间内案头上观赏把玩的陈设品。明鎏金麒麟水注(个人收藏)多年前曾在第16期《大武汉》上讲述过从苏州到南京追购一件明代铜质鎏金麒麟水注的事情,那是因为认定它是一件难得一遇的文房精品,必得收于囊中而心安。今天看来,这也可以算作是发生在笔者自己身上的一段文房情结了。近几年国内的各大拍卖,凡有“文房”专场,必定爆棚...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