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艺香港秋拍现当代专场总成交额达1.047亿港元(组图)2019-11-25
622吴冠中《凡尔赛一角》 HK$ 24,780,000634刘野《无题》 HK$ 20,060,000628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肯尼俱乐部》 HK$ 17,700,000623 陈丹青《一对年轻的牧羊人》 HK$ 10,384,000、633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男人》 HK$ 10,030,000新浪讯 华艺国际(香港)今日假香港君悦酒店举行秋季拍卖会,率先登场的为现当代艺术部推出的‘灵思鸣动:现当代艺术’专场,呈献共56件精品。该专场成绩出众,总成交额达1.047亿港元,其中,国画大师吴冠中的《凡尔赛一角》经过多轮现场和电话委...
重大博物馆另一捐赠者发声:曾捐66件青铜器(组图)2019-10-21
向永强捐赠的部分藏品重庆大学博物馆部分展品被指赝品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多方关注,重庆大学和重庆市文物局均表示已介入调查。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除重庆大学原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吴应骑捐赠的342件藏品,重庆大学还曾在7年前接收过广东收藏界人士向永强捐赠的66件巴蜀古青铜兵器,并称系“该校博物馆建设的第一批馆藏文物”。10月17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联系到当年的捐赠者向永强。他称,2012年将66件藏品捐献给重庆大学后,校方再未告知过这批藏品的下落。今年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学校也没有邀请他出席。17日下午,重庆大学博物馆党委宣传部宣传科负责人回应,尚不清楚学校博物馆是否有其他捐赠者,学...
集团化运作手段将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流2014-02-21
2014年是吴昌硕诞辰170周年,不少拍卖行都将推出“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紀念”专场,在拍品选择上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像东京中央选择的吴昌硕作品中,既有常见的松梅、竹菊、兰石以及藤本蔓类等,也有罕见的山水题材作品。北京匡时也将在春拍中推出“苦铁不朽——纪念吴昌硕诞辰一百七十周年作品专场”。纽约佳士得拍卖负责人也表示,2013年纽约佳士得秋拍中,“重要私人珍藏中国古青铜器”专场虽然拍品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品,几乎每件拍品均以超出预估价多倍的价格成交,2014年名家私人专场还要进一步推进。此外,北京匡时迎...
收藏趣事:地摊淘宝遭骗却捡漏(图)2015-11-03
『祥符元宝』 真书折十光背吴昆 文/图前些日子去洛阳游玩,住下后闲来无事,便到当地一个露天的古玩市场去逛逛,看看能不能发现喜欢的藏品。古玩市场里大部分都是摆地摊的小摊贩,在这种地摊上淘宝虽然危险性高些,但也是别有一番情调的,偶尔也能有所斩获。我便沿着地摊搜寻起来,这时我忽然在一 个小摊上发现了一只很漂亮的青花瓶,便和小贩交流起来,他告诉我这是一只明朝的象耳青花瓶,极其珍贵,如果我喜欢,可以便宜些出手给我。我捧起瓶子端详 着,质地圆润,品相也算完整,属于细口瓶系列,看样子也确实有些年头了。我是越看越喜欢,有意出手,但是我对瓷器的鉴定并不精通,所以有些犹豫,小贩也看 出了我情感的变化,便在旁边撺掇...
赵无极逝世美术界整体反应冷淡 陈丹青盛赞其成就2013-04-19
4月上旬,著名旅法画家赵无极在瑞士去世,享年92岁。赵无极在上个世纪中叶便远渡重洋,定居法国,被称为海外华人中的“艺术三宝”之一,和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作曲家周文中齐名于世,他以其中西合璧、极富国际视野的抽象油画享誉世界。在诸多世界级的拍卖会上,他的名字往往意味着天价,也是中国在海外作品价格最高的画家。 赵无极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方的一个符号,曾经被许许多多中外人士所推崇,有报道称,“在法国,他和孔子、长城一起,作为中国的符号,出现在巴黎地铁与外省的宣传单上”。2003年法国的“中国文化年”中,巴黎JeudePaume画廊...
拭目以待!亚洲艺术周推出三场中国艺术拍卖(组图)2022-03-14
2022年3月,纽约苏富比将于亚洲艺术周举行三场中国艺术拍卖,包括「艺萃流芳:吴权博士藏珍」、「中国艺术珍品」及「博古五千」网上拍卖,涵盖多个艺术品类,尽现千年璀璨文明,敬请藏家拭目以待。艺萃流芳:吴权博士藏珍吴权博士雅蓄是最全面的中国艺藏之一,广涵四千年中国艺术文化,类别囊括瓷器、玉雕、青铜器及书画等。「艺萃流芳:吴权博士藏珍(第一部分)」现场拍卖将于3月22日在纽约举锤。继纽约之后,拍卖系列将于 2022 年陆续在香港及伦敦举行,横跨三地。本次在纽约率先亮相的逾一百四十件吴权博士雅藏,皆为各门类上乘珍品,蕴藏着一段段华夏文明的历史。西周末 / 春秋初 戴叔朕鼎估价:100,000-150,...
雍容华贵的相州窑青瓷莲花尊(组图)2018-01-12
图1 南北朝时期相州窑生产的青瓷莲花尊南北朝时期相州窑生产的青瓷莲花尊(图1),是苏州东吴博物馆的一级文物。自展陈八年来,这件大约已有1500年历史的佛教圣物,一直是古陶瓷界和一般观众最为啧啧称奇的国宝。说它奇,一是高大端庄,通高59、腹径28、口径14.9、底径16.5厘米,型体大小仅次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同时期的青瓷莲花尊;二是造型优美,通体施青釉,釉色纯正,清莹亮丽,器身敞口高盖,弦纹束颈,圆鼓腹,高圈足,肩部有六系;三是装饰技法丰富,采用浮雕、堆塑、模印、划花、贴花等多种手法进行装饰;四是纹饰繁复华丽,整体装饰有12层之多,分别为覆莲或仰莲纹、菩提叶纹、仙...
海派丹青讲述“中国故事”(组图)2020-08-24
近现代中国美术的演变,留下了诸多重要的史实。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明清以来的江南中心格局,逐渐汇聚于新兴而起的国际商业都会上海。表面上这是一种文化历史的空间位移,而在深层意义上看,这意味着中国传统绘画在文化格局上发生重大转型。吴大羽 瓶花,53×30.5cm,油画,上海油画雕塑院藏8月1日起,由中华艺术宫精心策划的“水墨缘——近现代海派艺术大家系列展”,作为重要的学术项目,正是在这种文化语境中,为我们呈现独特而恢宏的学术视野,叙述海派艺术的“中国故事”。系列展每期都会推出卓有影响力的八位名家,中西各半,呈现独特的美术史叙述模式和文化史的思考语境。第一期设立“借古开新”“中西兼道”“现代标程...
静品魏晋时期陶瓷香具中的另类“烟火气”(组图)2020-10-14
瓷器自诞生之日起,主要意义就在日用。它的存在既没有书画那般具有精神性,也没有那些雕塑造像具有宗教性,它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伴左右的生活器具。然而或许正是因为这平凡的意义,所以瓷器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那个时代纯粹的人间“烟火气”。本文向读者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香具,包括各类典型制式的博山炉、球笼式熏炉、三足式熏炉。中国用香历史可上溯至神农伏羲,据晋代《封禅记》记载:“ 黄帝使百辟群臣受德教者,皆列珪玉于兰蒲席上,燃沉榆之香,舂杂宝为屑,以沉榆之胶,和之为泥以涂地,分别尊卑华戎之位也。”又有古人直接燃烧香木,用于祭祀礼仪中,作为沟通天地神灵的纽带。晋代《尔雅注疏》(卷五·释乐第七):“周人尚臭烟...
500余件文物呈现长江流域青铜时代文明(图)2021-09-29
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四川博物院 供图)作为中华民族两条母亲河之一,长江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其中便包括青铜文明。28日,“山高水阔 长流天际——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该展集结中国10省48家文博单位、518件珍贵文物,呈现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文化面貌。据悉,本次特展参展文物上起商代、下迄秦统一,几近覆盖长江全流域,其中一级文物多达209件。铜象尊、伯各卣、秦公镈、青铜鸠杖、吴王夫差剑、青铜鸳鸯尊、战国铜戈、编钟以及三星堆青铜人头像等珍贵文物集中亮相。据介绍,本次特展以长江流域自上而下的三个主要青铜文化圈为结构主线,绘就长江流域青铜时代的壮丽画卷。“巴蜀并辉”部分,展出以三星堆、...
越窑青瓷衰落原因考辨(组图)2015-06-10
越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窑体系之一,因处于越地而得名,其制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北宋中期开始,越窑的制瓷工艺便停滞不前,且出现衰退的迹象。北宋晚期则是越窑的衰退时期,此时,越窑的中心窑场只有10余处,其他地区的窑址也寥寥无几,生产规模大大缩小,产品质量急剧下降。至南宋初期,除低岭头、寺龙口等窑烧制部分宫廷用瓷和民用瓷之外,鲜见其他同时期窑业遗存。因此,传统观点认为,越窑衰落于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停烧。至于越窑为何衰落的原因,长期以来,各类专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由于吴越国政局改变了贡瓷政策,导致越窑青瓷的产销减少;有人认为,宋代盛行“斗茶”的风气,使产于福建的建窑黑瓷茶盏取代了越窑青瓷器,其他如...
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开幕(组图)2019-09-23
展览现场9月18日,“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以现实主义题材集中反映上海近些年来在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城市的精神、上海的故事以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形式被定格在一张张艺术作品之中。除“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外,“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和“柔如垂柳坚如竹——沈柔坚艺术回顾展”也在国庆前与观众见面,吴冠中和沈柔坚是同龄人,今年是他们诞辰百年,通过他们的作品也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以现实题材为主线,以“...
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开幕(组图)2019-09-23
展览现场9月18日,“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展览以现实主义题材集中反映上海近些年来在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城市的精神、上海的故事以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的形式被定格在一张张艺术作品之中。除“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外,“我的艺术属于人民——馆藏吴冠中作品展”和“柔如垂柳坚如竹——沈柔坚艺术回顾展”也在国庆前与观众见面,吴冠中和沈柔坚是同龄人,今年是他们诞辰百年,通过他们的作品也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时代风采——上海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展览”以现实题材为主线,以“...
金石篆刻成市场黑马(组图)2013-07-24
喜迎二十大 翰墨绘华章——著名画家余新志(组图)2022-10-01
【艺术简历】余新志,著名学者、书画大家,1941年农历9月15日生于四川乐山,现居北京。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现中国沫若书画院终身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礼艺术大师,中国陶行知教育基金会艺术总监、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原书画院高级艺术顾问,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教授,中国诗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历史博物馆艺术委会员委员,兰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美术教授,中国海峡两岸书画名家联谊会副主席等职。《黄山云海腾碧空》136×69cm 2010年无论是在绘画方面,还是做人上,余新志都有大家风范,令人钦佩。在艺术造诣方面,余新志是一位以笔墨书写人生的艺术大师,也是用丹青描绘世间百态的盛世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