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三老碑》的递传和归宿(组图)2020-05-25
汉 三老讳字忌日记 拓片 西泠印社藏石刻家谱 出土余姚汉《三老碑》,全称《三老讳字忌日记》,刻立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是现存最早的东汉石刻之一,也是江南仅见、浙江最古老的碑石,今保存在杭州孤山之巅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为国家一级文物。清咸丰二年(1852),《三老碑》在浙江余姚东北10里的客星山出土,碑额断缺,后人根据碑刻内容而予以命名。通高90.5厘米,宽45厘米,右侧以格栏样式自上而下分为4框,各4至6列不等,每列6至9字,镌刻人物谱系,首句“三老讳通,字小父”;左侧为大格栏,计3列,每列约30字,镌刻铭文和立碑缘由,凡217字。《三老碑》主要记录东汉建武年间一位名叫“通...
佳士得香港秋拍 《木石图》领衔登场(组图)2018-09-04
佳士得欣然呈献北宋时期大文学家、中国文坛泰斗苏轼的珍稀墨宝《木石图》,此作将领衔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季拍卖。8月30日上午,万众瞩目的苏轼《木石图》新闻发布会于佳士得香港艺廊隆重举行。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女士、佳士得亚洲艺术部主席及亚洲区副主席石俊生、佳士得香港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佳士得香港中国书画部专家周时健和亲临现场的广大媒体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旷世绝作首度公诸于世的难忘时刻。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从左至右:佳士得香港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女士、佳士得亚洲艺术部主席及亚洲区副主席石俊生、佳士得香港中国书画部专家周时健魏蔚女士...
看瓷器纹饰 读懂传统文化寓意(组图)2016-08-11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 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 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植物为纹饰大多以松、竹、梅、兰、牡丹、莲花、桂花、桃、柿、石榴等植物为纹饰图案。岁寒三友图案为松、竹、梅或松、竹、梅、兰。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宁折不屈,虚怀大度;梅,不惧风雪严寒,故称“岁寒三友”、“岁寒四友...
保利第27期拍卖会7月底举槌:甄选名家精品书画(组图)2014-07-08
张大千《荷深垂纶》 携北京保利第13次蝉联中国内地拍卖季成交冠军之势,北京保利第27期书画精品拍卖会将于7月30日至8月4日假座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本期继续以往精品路线,遴选古代近现代及当代作品凡1500余件,预期将为中国内地上半年拍卖季划下完美句号。 黄胄《三驴图》 “养颐——名家小品”专场精选近现代及当代名家小品扇面百余件,为本期拍卖奉上餐前开胃菜。其中张大千仿元人李升之《荷深垂...
无我之我——薛志耘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展将在人美美术馆举行2024-04-15
活动海报2024年4月19日上午10时,“无我之我——薛志耘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展”开幕式暨《中国现当代名家画集——薛志耘》出版首发式将在人美美术馆举行。本次活动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安徽省书画院、安徽省书法院、宿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宿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萧县人民政府、宿州市书画院、宿州市美术馆协办,萧县书画院、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萧龙士艺术研究会、高唐县李苦禅美术馆、高唐县孙大石美术馆支持。薛志耘(1945-2013)号老卧、半闲馆主,安徽萧县人。擅长中国画大写意花鸟及书法,曾先后师从郑正、萧龙士、李苦禅、许麟庐先生,并继承明清以来文人画优秀传统。其...
这位元代超级“剩女”是怎样优雅地劝回要劈腿的男人(组图)2016-12-30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槨。元朝一代才女管仲姬就是凭这阙寥寥七十余字的小词,打消了丈夫赵孟頫要纳妾的心思。赵孟頫的大名,想必小伙伴们都知道,但管道升的名字估计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几对珠联壁合的佳偶,李清照与赵明诚,管道升与赵孟頫算是最为著名的两对文艺夫妻。相对于李清照凄凉流离的后半生,管道升无论是在世俗安稳还是精神层面,都获得了在那个女子完全没有话语权的时代最大的完满。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又字瑶姬。南宋景定三年生于吴兴,...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王永春国画欣赏(图)2021-07-22
国家高级美术师人物简介:王永春,字湘鲁,号竹青。1957年生于竹海之乡,湖南省耒阳县上堡。现为一级美术师,山东画院画师,国际美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第二届理事会副主席。人们常说儿时的记忆最为深刻,学童时期,满目所见皆为竹,毛竹,斑竹,罗汉竹,龙孙……使他自幼对竹子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与美感,养成了他天性爱竹的癖好。成年后更加爱竹,更有“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的高尚品性,他由爱竹、种竹、敬竹而画竹。永春先生画竹前师古人,七十年代后得著名书画家魏启后先生指点,同年...
刘玉来:石桥题画诗24《月季花》2024-12-02
刘玉来作品一、天公青睐受恩多,月季花颜如月娥。独占鳌头娇世界,温情貌相影婆娑。二、花开月月月娇颜,春季开屏冬未闲。十二月忙忙不迭,似轮翻滚久支班。三、人有疲劳花未然,非因月季似神仙。神仙应有休闲日,可叹文君月少眠。按:文君,汉朝卓文君,美人。四、浑然造化是人间,肥水頻添亦有偏。皆在园丁偏月季,纷云花界少平权。五、艳丽欲超芍药嫔,奈何天赐少基因。自知争宠终难敌,占尽风流十二春。六、枝头俊俏两三花,貌比昭君任众夸。不惧人言轻薄艳,惟忧延寿乱涂鸦。按:王昭君外嫁,因毛延寿丑画其图像。七、街市楼头竹棘遮,难遮红粉美娇娃。京城处处林荫路,绊住君行是艳葩。八、窗外秋深秋叶残,盆盆月季竹篱边。渐凉天气西风疾...
刘玉来:石桥题画诗24《月季花》2024-12-02
刘玉来作品一、天公青睐受恩多,月季花颜如月娥。独占鳌头娇世界,温情貌相影婆娑。二、花开月月月娇颜,春季开屏冬未闲。十二月忙忙不迭,似轮翻滚久支班。三、人有疲劳花未然,非因月季似神仙。神仙应有休闲日,可叹文君月少眠。按:文君,汉朝卓文君,美人。四、浑然造化是人间,肥水頻添亦有偏。皆在园丁偏月季,纷云花界少平权。五、艳丽欲超芍药嫔,奈何天赐少基因。自知争宠终难敌,占尽风流十二春。六、枝头俊俏两三花,貌比昭君任众夸。不惧人言轻薄艳,惟忧延寿乱涂鸦。按:王昭君外嫁,因毛延寿丑画其图像。七、街市楼头竹棘遮,难遮红粉美娇娃。京城处处林荫路,绊住君行是艳葩。八、窗外秋深秋叶残,盆盆月季竹篱边。渐凉天气西风疾...
书法家林建勋作品欣赏(组图)2016-11-01
林建勋,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教授,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风格以狂草书体见长,尤精于竹刻艺术。被国内外行家誉为中国当代竹刻“第一刀”。作品曾参加中国“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最高级别),建国五十周年中国二十世纪文化名人邀请展(文化部提名),中国近代、当代著名书画家邀请展,全国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理事优秀作品展、建党八十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展,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刻字艺术展,第一、第二届国际刻字艺术展,第一届、第二届国际刻字艺术展,中日刻字艺术名家作品展,中国名家书法作品邀请展。二○○○年...
士夫文人画的写竹情操(图)2018-04-03
文同 墨竹图中国的竹子绘画,列为象征民族君子风范的“四君子”之一,元代张退公在《画苑补益记》的《墨竹记》中说:“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元代画竹高手李衎在《竹谱》中说:“墨竹亦起源于唐,而源流未审。”近代陈师曾在《中国绘画史》中也说:“唐代王维、孙位、张立则是写竹绘画开端。”可见唐代开始竹子绘画渐渐从山水、人物画的配景地位上独立出来,并在宋代得到文人墨客喜爱,成为表现文人士夫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后经过诸多文人画家之艺术演绎,千余年来画竹高手辈出,历代先贤写竹,“竹论”的佳话辈出,古往今来的艺术大家以“竹”作为题材绘缀不倦,尤其是在文人画的表现中,竹升华成了一种人的精神风貌,赋予它虚心...
李人毅《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出版(组图)2015-12-08
由李人毅编著的《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2015年1月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李人毅 著 前言 自宋元以来,梅、兰、竹、菊以它们凌霜怒放、潇洒雅逸、傲骨一生等独特的生命状态而为历代文人、画家所喜爱。加之画家们不必殚精竭虑以求形似,因之笔过则形具,形具而神生,既不为物役,更不被形拘,便可达到以情驱笔,借笔抒怀的作用。梅,绽放于冬雪之时,在民间有“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之说。“兰之香,盖一国”,被视为富贵、纯洁的象征。竹,青翠挺拔,高雅脱俗,更有拔节发叶、蓬勃向上之势。菊,隽美多姿,素雅坚贞,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由是,历代的文人雅士们常以其...
李人毅《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出版(组图)2015-02-16
由李人毅编著的《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2015年1月由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写意四君子技法全解李人毅 著 前言 自宋元以来,梅、兰、竹、菊以它们凌霜怒放、潇洒雅逸、傲骨一生等独特的生命状态而为历代文人、画家所喜爱。加之画家们不必殚精竭虑以求形似,因之笔过则形具,形具而神生,既不为物役,更不被形拘,便可达到以情驱笔,借笔抒怀的作用。梅,绽放于冬雪之时,在民间有“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之说。“兰之香,盖一国”,被视为富贵、纯洁的象征。竹,青翠挺拔,高雅脱俗,更有拔节发叶、蓬勃向上之势。菊,隽美多姿,素雅坚贞,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由是,历代的文人雅士们常以其...
案头文玩瓷笔筒鉴藏(组图)2015-09-11
图1阮振亚笔筒是古代文人墨客们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有说我国五代、宋代就有了笔筒,但从实物和文献两方面看,笔筒应该出现于 明代中晚期,很可能始于竹笔筒。明以后,笔筒成为了中国置笔的主要用具。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 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到了清代及民国,瓷笔筒成了各种材质笔筒的主流。这是一件汪野亭款浅绛彩山水笔筒(图1),通高 10.2厘米,口径6.5厘米。笔筒上是一幅春景山水图,近景是一山峰,中景是一临水山坡,坡上数间茅屋,屋后一片青翠的竹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这是文人雅士的境界。远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水墨淡淡 诗意浓浓——甲竹桃水墨作品解读(组图)2014-09-12
暗香 甲竹桃是一个现实中的人,但他又只存在于他水墨画中。这个人给我带来了迷惑、新奇,甚至是一种悬念,我有时禁不住猜测,他是否只是一个传说,就像他画中的水墨意象——幽远、淡然!然而,甲竹桃是真实的,因为的画传递出了他的语言和心跳! 从感观上来说,甲竹桃的内心是富有的,他的精神家园十分丰饶。但他呈现给我们的水墨意象,往往又抽去了凸显的轮廓、抽去了砖石瓦砾堆砌的空间、抽去了我们凡能抓挠到的任何支撑……读甲竹桃的水墨画,感觉是在读一首诗,但这首诗却是朦胧的,他告诉了我们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