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孙竹篱  

 

  • 展现明清才女艺术造诣2024-11-22

    南京博物院藏李因《荷花鸳鸯图》(局部)。 南京博物院供图近日,“中国古代女性系列展·万古情长松柏下——明清时期中国才媛的艺文与巧思”在南京博物院开展。此次展览精选101件(套)珍贵藏品,通过“庭院深深 娟娟静好”“秦淮如歌 千秋情长”“女有士行 才明绝异”“玉台缀珍 翰墨流芳”4个部分,展现明清时期中国才女的兰心蕙质与艺术成就。明清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女性得到了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积极参与艺术创作,成为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曹清介绍,明清时期的才女们写诗、交友、作画、旅行,集闺塾师、画家、作家等多种身份于一身,不仅注重...

  • 沈嘉禄:一柄小刀 无限江山(组图)2023-03-28

    刻铜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是中华文明园圃中的奇葩。中国书画艺术中的精品力作,之所以具有深刻而持久的感染力,因为它是艺术家的人格外化、性情流露,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时代风气的注释、民族精神的承载,有些还隐约留下了历史的擦痕。抒发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一经流传便融入主流话语,但信手拈来的珠玑小品,往往更能彰显作者的天性真情。也因此,当我们站在艺术家的小件佳作前,总会感到扑面而来的温热气息,仿佛汗泽与呼吸,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和蔼,那么的真实。一通信札,一条题签,一张扇面,一枚便条:“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再比如张大千亲笔开出的菜单:“姜汁鸡去骨、嫩苜蓿炒鸡片……”人情世故,音容笑貌,风土...

  • 家山有花——郎森中国画作品展亮相第七届中国画节(组图)2017-04-17

    2017年4月14日,由北京画馆(北京金诺艺品文化传媒)、广东鲁逸文化传媒共同协办的《家山有花——郎森中国画作品展》亮相山东潍坊第七届中国画节,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郎森不同时期的12幅花鸟作品,展览现场观众有幸欣赏郎森先生难得一见的巨幅花鸟作品《斗雪图》(4.12米 X1.8米),成为展览一大亮点,引得观众纷纷驻足欣赏。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郎森与刘曦林、齐辛民、鲁慕迅等艺术家现场交流画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交流场合,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生活方式的延伸,观众通过现场展览作品了解艺术家郎森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学养。在这春暖花开之季,在展览现场即可领略到一幕幕鲜活的花鸟美景。_ue...

  • 画家皇帝——张国樟美育专栏(组图)2022-03-31

    皇帝里面的画家最出名要数宋徽宗赵佶和明宣宗朱瞻基。它们对东方美学和中国画的发展推动和贡献很大。宋朝一个全民风雅的时代,是东方传统美学的优秀代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宋徽宗的贡献很大。他不仅仅自己的书画水平高,还创立了翰林书画院,也就是后来的宫廷画院。培养了大量的书画艺术家,提高了书画在文人雅士心中地位,也提高了书画家的社会地位。《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一大批名画都诞生在宋代。宋徽宗还提倡编撰书画典籍,比如《宣和画谱》等,对美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并至今被无数人推崇。宋瓷是中国瓷器的顶峰,甚至是中国美学的顶峰。宋徽宗最爱的天青色汝窑瓷器,颜色像是“水洗过的天空”一样美的高级。有皇帝...

  • 古代文人墨客的书房情结(组图)2020-12-04

    古代文人,都有着书房情结,他们将书房取上各种雅号,冠以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之称,书房承载着文人们独特的生命体验。一间简陋书房,对于归有光有着不平凡的意义。透过窗子里的白天的几米阳光,晚上的微明灯火,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书房里氤氲的文化气息。一、书房肩负着古人“修齐治平”的理想《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说: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归有光回忆说,自己十五岁起就在项脊轩读书,他的祖母看他这么用功,想必将来一定能光宗耀祖,...

  • (图)大艺时代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天津站)展参展艺术家名单2013-12-30

      为顺应国家文化发展趋势、弘扬改革开放主旋律、推进中国青年美术发展大繁荣、体现青年美术特性,由天津文化交权交易所、天津艺卓文化传播、大学生艺术在线联合主办的大艺时代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天津站)展出名单公布,展览将于2014年1月8日在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幕。         本届大艺时代青年美展的征集作品包括国画、油画、雕塑,版画、漆画、摄影等。据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2013年大艺时代全中青年美术作品展总征集到作品3000余件,通过初审艺术家494名,最终入围参加天津站首展的艺术家在120人左右。征集作品中油画的数量占...

  • “艺象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即将开幕(组图)2017-12-22

     自古以来人们从未停止对艺术的希冀,当下尤甚。在当下生活中艺术品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满足审美意趣需要的同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扮演着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角色。正可谓是“艺,道也;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展览以传承文化、让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让收藏走进大众为使命,学术与收藏并重。打造让艺术家安心创作,让买家放心购买的艺术品交流交易平台。“艺象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暨2017年第一届收藏天下艺术精品展,12月23日下午15时在收藏天下艺术馆(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文化园C座)开幕,本次展览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时陈列展览的形式,使本次展览覆盖移动端、PC端和线下实体艺术馆。展览持续至12月...

  •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将亮相中国美术...2016-12-14

    “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展览邀请函2016年12月23日,每三年一届的中国工笔画作品展将于中国美术馆迎来第十届的盛会。本次展览将延续上届被社会普遍认同的“工·在当代”这一主题,意在继续深入探讨工笔画艺术及其代表的内在精神在当代全球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存在,关注其在创作语言、文化传承上的具体演进和面对的挑战。届时,中国美术馆一层的1-9厅将被划分为若干个学术主题,呈现出当代工笔画多元化的发展路径。本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山东鲁信文化传媒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著名艺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担任学...

  • (图)中央美术学院校史研讨会在央美校史陈列厅召开2013-12-27

      2013年12月24日下午一点半,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场校史研讨会“精神与实践”在校史陈列展厅内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尹吉男担任学术主持,徐冰、靳尚谊、邵大箴、钟涵、孙景波、苏新平、隋建国、张宝玮、殷双喜等教授,各院系的师生和老校友参加了会议。靳尚谊、钟涵、邵大箴、孙景波、张宝玮、殷双喜、隋建国先后进行主题发言,从各自的角度,呈现出中央美术学院历史的多面性。       徐冰副院长代表学院进行了简短的发言,他表示校庆95周年的系列活动贯彻中央提倡文明简朴新风,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如“国际大比较大调研&rdqu...

  • “松柏之茂”央美诞辰百年云南校友纪念展(组图)2019-01-03

    展览海报范迪安·姚钟华 “松柏之茂——中央美术学院诞辰百年暨国立艺专到达昆明八十周年云南校友纪念展”前言前言一范迪安2018年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华诞,学校策划了一系列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校庆活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校友们也以各种形式举行了庆祝和纪念活动,表达了对母校的牵念之情。1939年初至1940年9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来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在昆明办学。云南校友们选择在2019年初来举办展览,在庆祝央美诞辰百年的同时,也纪念国立艺专到达昆明八十周年这一历史事件。展览对央美云南校友作品和资料进行了收集与整理,突出了北平艺专毕业生李实清与云南早期现代美术社团...

  • 历史遗迹频被毁 故宫自拆乱搭乱盖值得深思2016-10-19

    10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报道了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行动,一次性拆除故宫乾清门、宁寿门临时彩钢房55座,扩大了游客的游览空间,保护了故宫的历史原貌,此举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情点赞。本次拆除的55座彩钢房中,有多处为对外经营临时用房,也就是俗称的故宫文化产品专卖店。反观近年来,部分地区历史遗迹频频被毁,故宫博物院弃“利”返“义”之举,值得深思与寻味。北京故宫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也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外游人来北京,长城和故宫一定是首选之地。故宫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皇权社会的最后象征,至今仍透露着历史的威严。作为古建筑群故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

  • 木雕:建筑中的艺术符号2016-06-12

    中国的建筑木雕雕饰,是木雕装饰艺术的构成主体。在宫殿、庙宇、园林与民居建筑内外环境中均得到广泛应用。木雕雕饰主要包括建筑的梁架构件、外檐与室内等部分的装饰装修,其中外檐部分主要包括格式的门窗、栏杆等;室内部分主要包括分隔空间的纱隔和花罩,以及形式多样。雕工精美的室内木雕装饰陈设等。因材施艺 因物象形中国古建多以木为主体,所谓水之源,木之根,木是生命之根,是凝结着质朴的生命与自然精华的物质,具有独特温润感。自古以来,中国便用自然界存在的丰富木材资源,从木质形态中提炼出审美要素,因材施艺,因物象形。而木雕艺术在尊重自然造物的基础上,创作抒发艺术的审美意味。笔者在修葺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项...

  • 北京东正秋拍文玩杂项专场:物呈心境(组图)2015-03-20

    清 铜雕龙凤纹双联瓶 尺寸:H 14.5 cm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北京东正2014年秋拍新增“物呈心境”——文玩杂项专场,涵盖玉器、铜器、木雕、松石玛瑙等一百余件拍品。 精品欣赏: 清 铜雕龙凤纹双联瓶 尺寸:H 14.5 cm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说明:该件拍品瓶体铜胎,敛口,弧腹,呈橄榄式。双瓶一大一小相连成一体。外壁铜铸龙凤纹。整器铜铸纹饰极尽巧思,写实与变体纹样结合,繁复而富有装饰性。姿态挺拔华美的夔凤盘踞伏于大瓶瓶口,双瓶合一,凤尾婉转展开。所铸昂首夔龙,与夔凤遥相呼应,身躯环绕瓶身,龙尾回卷。双瓶外底内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配铜质底座,袋足,封顶,...

  • 回溯文人与文人画崛起的时代 以及社会图景的演变(组图)2017-12-13

    《心画》书封(美)卜寿珊/文;皮佳佳/译当我们面对宋元时期的绘画真迹时,不由心生困惑:为什么当时中国顶尖的画家专爱山水,而不热衷于肖像、静物和神话?为什么这些作品看上去很相似,但在自然界中却并不存在?美国艺术史家卜寿珊(Susan Bush)最初钻研宋代绘画,也是从这些疑问开始的。早在文人的水墨山水画统治画坛之前,人物侍女、花草翎毛、工笔青绿等等曾经各擅胜场。但从宋代开始,一切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肇始于苏轼、文同等士人的文化运动,使得身份尤其是与身份匹配的文化品格,成了决定画作高低的关键因素,并影响了此后五六百年的中国画史。本书的作者卜寿珊没有被汗牛充栋的明清画论带入泥潭,而是沿袭社会史和文化史...

  • 对着生活 翻个白眼 | 八大山人作品赏(组图) 2018-11-29

    2018年11月20日晚,中国嘉德2018年秋拍现场,八大山人《墨鸭图》以1564万元成交,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贵的鸭子”。当然,大众更为熟悉的应该是八大山人“翻白眼表情包”的动物们。假如生活虐待了你,怎么办 ?翻它一个白眼。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白眼不能解决的事情。如果有,那就翻两个。鹿 八大山人 清每一只出现在八大山人笔下的小动物,都仿佛在命运的安排下,交了一个不会拍照的男朋友——“你自然一点啊,对对对,眼睛往上看一点,美极了。三,二,一……”“咔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曾有人用这一联十字概括八大山人的传奇一生:生于帝王宗室之家,长在皇朝陷落之后;曾是天皇贵胄之...


  • 资讯快报
  • 学术交流
  • 市场透视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