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山国画作品欣赏2008-12-23
延月梳风——丘挺作品展(组图)2021-08-10
展览现场2021年8月8日,“延月梳风——丘挺作品展”于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开幕,展览由策展人吴洪亮策划,苏州博物馆主办,展期将持续到10月7日。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展览现场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化的时代表现,而艺术家丘挺的作品与他的艺术追求是当代中国艺术生态中非常值得关注与思考的个案。丘挺的艺术生涯,可总结为四个字:不急不囿。他的创作,总体趋于“保守”,不急于跳脱,建构自己的符号、形象与程式,力求在深处求活水。但他也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他是时代中人,不囿于中西传统的藩篱,从周遭甚至是边界之外找动能。这其中的矛盾与统一,构成了对丘挺研究的丰富性。拙政园...
从海昏侯墓看废帝刘贺的2000载沉浮(组图)2016-03-07
3月2日起,《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图为刻有“大刘记印”的印章编钟青铜豆形灯刘贺是怎样一个人?如今所能见到的刘贺,仅余一块股骨。《汉书》对这位废帝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语,大都集中在他卷入皇权漩涡的那27天时间。刘贺的一生跌宕起伏,但在官修正史中,他被抛至边缘,面目模糊。直到南昌海昏侯墓中一万多件文物陆续出土,墓主人的身份最终被确定为刘贺,人们的目光才得以聚焦。对继承了第一代昌邑王财产的列侯,随葬的巨额财富 不足为奇。更能牵引人们走近刘贺的是他的生活器物,比如被猜测为“蒸馏器”与“火锅”的青铜器。而棋盘、孔子屏风、编钟编磬则或隐或现地通向他的精神世 界。还...
溥心畲作品与市场分析(组图)2012-10-07
须静观止 品读苏州潘氏祖孙三代的鉴藏(组图)2020-01-14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军撰文,阐述这些收藏所延续的明清传统文人趣味,同时,也谈及了潘氏在收藏与雅集的过程对此后清代的藏家、如顾氏过云楼、吴氏愙斋、网师园主人李鸿裔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临顿路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间向南一过白塔路,右手边就会出现一座小桥,朴素到毫不起眼,一不小心便会错过。然而,早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它就曾入诗人的梦中——“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白居易《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自清乾隆五...
中国滚笔牡丹创始人——李晓民(组图)2014-12-23
中国滚笔牡丹创始人 李晓民 字八珍,中国一代宗师李苦禅之孙,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会员,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高级书画指导师,国画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与台湾著名画家杨大阁合影留念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与著名书画家马志新先生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与张大千弟子中国当代牡丹第一人耿大舜李晓民 辽宁盘锦市人,受家庭熏陶,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多年来勤学苦研, 博采众长,创作过一批优秀作品。作品不断探求牡丹...
大爱有痕——钱镜塘捐赠文物精品展”在嘉兴博物馆展出(组图)2022-10-12
钱镜塘是中国书画收藏大家,一生笃爱金石书画。抗战时期,他携藏画避居上海,这其中就有国之重宝五代徐熙的《雪竹图》。他一生先后向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嘉兴博物馆、海宁市博物馆等 11 家文博单位捐赠文物3900余件,其中嘉兴博物馆获赠119件。为致敬钱镜塘先生捐赠义举,近期,嘉兴博物馆推出“大爱有痕——钱镜塘捐赠文物精品展”,在展示书画文物的同时,也让人们一睹这位“江南第一藏”的旷世风采。钱镜塘旧藏五代 徐熙《雪竹图轴》上海博物馆藏(非本次展品)钱镜塘(1907—1983)名德鑫,字镜塘,晚号菊隐老人,海宁硖石人,中国书画收藏大家。钱镜塘自幼受祖父和父亲熏陶,善画,能治印,爱好诗词戏曲。上世纪...
文房秋拍预展:金字招牌受宠2015-12-09
文/善发近日,西泠印社拍卖行来到上海预展,不仅西泠印社这块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藏家,而且预展文房雅玩部分的珍品颇多,特别是一些源流有序且故事丰富的藏品更是受到了藏家的青睐。文房拍卖的“金字招牌”在今年西泠印社的秋拍中,历代名砚部分精品无疑汇聚了众多有意思的拍品,其中,吴湖帆书、周炼霞铭螺川诗屋藏有猫端砚,砚盒铭文:有猫。螺川诗屋藏砚。印文:周炼霞,铭文:螺川诗屋。面如虎,眼如珠。池有水,乐有鱼。炼霞铭,湖帆书。为周炼霞女士螺川诗屋旧藏。周炼霞曾与吴湖帆交好,画艺越发精进,据说吴湖帆所著《佞宋词痕》中有不少是周炼霞润色甚至代笔的。名士冒鹤亭说,吴湖帆作词当周炼霞的徒孙都不及。而这件砚台无疑是两人交...
陈传席点评文人画家溥心畲(组图)2012-09-24
(李说当然1023期)古人临终及死后的习俗2016-11-22
治丧委员会是中国现代社会操办已故人丧后有关事宜的组织机构,可能你不清楚,这种组织在中国古代就有。当时这个组织体系简称为一个字“臣”。 如果将今天的治丧委员会与古代的“臣”作个对比,等级规格、工作内容几乎是一模一样,唯有的不同是,治丧委员会是在人死之后才临时组织起来,开始工作。而“臣”则不然,必须在人死之前,即在临终时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重病,在临终之前,他的学生子路指定了几位师兄,成立了“臣”。子路的依据是,老师孔子曾诸侯薨,做过鲁国的司寇,有足够的资格享受“臣”来料理丧事的待遇,所以子路既没有征求孔老夫子的意见,也没有同任何人商量,就自作主张地进...
雍正粉青釉双龙尊以1.4亿港元在香港成交(图)2017-06-01
清雍正 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 六字篆书款5月31日,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连举行四场主题拍卖。其中在单品专场‘雍正粉青釉双龙尊’专拍中,“清雍正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以1.24亿港币落槌,加佣金1.405亿港元成交。此双龙尊堪称佳士得历来经手最珍罕的单色釉瓷器之一,曾于2004年在佳士得拍卖上创下当时的清代单色釉瓷器世界纪录(17,423,750港元)。此双龙尊仿唐朝传瓶式样,气势慑人的双龙柄配合竹节状颈及圆鼓腹,青翠莹润的釉汁则仿照宋代龙泉青瓷。“此珍罕非凡的粉青釉贴花双龙盘口尊是清代御制瓷中的巅峰之作之一。”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部国际总监安蓓蕾(Pola Anteb...
上海嘉禾2017秋拍《明清忆韵》古代绘画精选(上)2017-12-15
LOT652赵幹(款)亭台观望图24×24cm约0.5平尺设色绢本镜片题签:南唐赵幹亭台观望图。收藏印:济阳蔡氏名琇字仲白图书印简介:蔡琇,清代画家,字仲白,号蕴斋,原为汉军旗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能诗擅画,能隶篆,精铁笔。RMB: 80,000-120,000_ueditor_page_break_tag_LOT655祁豸佳(1594-1683)山居图15×46cm?约0.6平尺水墨金笺扇面题识:写似君实道兄祈正,祁豸佳。钤印:止祥简介:祁豸佳(清),字止祥,号雪瓢,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天启七年(1627)举人,仕吏部司务。与董玚、王雨谦、陈洪绶、罗坤等结“云门十子”社,日与老衲蒲...
纸上眼睛生神光──李新安人物画简评(组图)2014-10-17
李新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说法有什么道理,我不知道,仅从绘画领域出发,不难发现,各个地域都有他们地域的代表人物,而我们西安亦不例外。然而谁是代表呢?众说纷纭,当世是说不清楚的,只有交给时间,让时间去评说了。我与雷珍民先生往春横穿秦岭,前往汉中采风,同行的还有一位叫李新安的人。在此之前,我多次耳闻他,也看了他许多画作,对他是生着敬意的,不期然的走在了一起,我对他就多用了些心,看他在采风途中写生作画,把我看得眼睛发直,沉浸于他的创作中,恨不得自己作了他的画中人。 我不敢说李新安是当下西安的绘画代表...
(李说当然592期)不要惹“火”上身2015-09-19
拔火罐在我国已有超过二千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但是,中医各种治疗的方法中,拔罐发展过程是最缓慢的,长期以来,主要是用以治疗痈种疮毒,到清代虽有所拓展,而从总的情况,仍宥于疮疡外科的外治法之中。因此,本来属于刺灸法之一的拔罐法,在我国古代大量针灸著作中却十分鲜见。尤其是清末之后,随著针灸医学本身的衰落,拔罐法也流落于民间,其发展更趋于停滞。 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
顾平中国画展将在山东举办(组图)2013-08-13
顾平作品孤桥偶遇 顾平“逍遥山水”中国画展览8月在山东隆重举办。著名画家顾平是中国画中间代山水人物代表性画家,被业界一致认为“厚积薄发,前途光辉”。研习书画近三十年,书画风格自成一体,尤擅山水人物、墨竹、行书。其作品既有南方山水的温润灵秀,又有晋人的潇洒豪迈,更有北方山水的雄强气派,“挥洒灵动,自由行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 顾平的山水人物作品自然、清晰、完美的揭示了“天人合一,人与山水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画面“挥洒灵动,自由行走”尽显酣畅淋漓的中国画笔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