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何义的“本草丹青”(组图)2022-05-03
【编者按语】画家何义,黑龙江省海伦市海南乡三泉村人,12岁时就在《黑龙江农村报》上发表了版画作品,后来进行剪纸、年画、国画创作,近年专攻本草丹青并自成一格,深受民间喜爱,却因疏于宣传,至今不被画坛所知。一、首创中草药主题画我们介绍的这组花鸟画作品,是何义先生的近作,由合欢花、天花粉、仙鹤草、长寿花等近30味中草药组成,每一幅画都有两种以上草药为表现对象,精心构思吉祥用语为作品题目,看似平常却彰显独具匠心。如由仙鹤草、长寿花组成的《鹤寿》,由百合、白头翁花组成的《合气到白头》,由千里光、福禄寿花组成的《千里光明福禄常》等,立意别致新颖、组合自然贴切、语境亲切可人,又加进了花鸟画的鱼虫鸟兽等元素,...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组...2022-08-26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6日讯(记者万建辉 通讯员孙夏)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8月25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的《作始也简、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董必武手迹选》首发仪式同时举行。开幕式,发言者为董必武之孙董绍新董必武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的革命战士,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的书法功底深厚,楷书凝重端庄、道劲朴雅,行书清新飘逸、雄浑流畅,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董必武为湖北省博物馆题名1965.11 一级文物此次展出的近百件董必武同志题诗、题字手...
美院七人艺术设计展《做·业》亮相(组图)2012-10-10
今年9月底,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7人艺术设计展也同时亮相,这个展览的名字叫《做-业-》。 做业 新学期伊始——对我们来说,这是无数个学期过后,经历了“学生、设计师、教师”等多重身份转化后面对自我的阅卷礼。 学生、教师,孩童、成年,设计亦或其他领域,我们又何时脱离了“完成作业”的状态呢? 曾经,我们以一种“被动”的心态面对“作业”,但今天,我们愿意担当设问、答题与阅卷的角色&mdas...
孙泳新作品欣赏2017-02-18
艺术简介孙泳新,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一位热爱世界和平、传递海峡两岸友谊的使者,一位投身国际生态安全和慈善事业的社会活动家。1947年生于中国山东省招远市。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为中国国画大师崔子范先生、天津美院孙其峰先生的弟子,主攻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现任中国书画创作基地主席、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长等职。其生平被编入《世界名人大典》、《世界现代美术家大典》、《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中国专家人才大典》等,并被20多个国家美术机构联合审定,特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名家”荣誉称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岁寒松·傲霜菊》孙泳新的作品既传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又大胆吸收...
扬州画派中的“人间烟火”(组图)2020-05-08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举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说较为著名。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八怪”的绘画以写意花鸟著称,其笔意“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往往“自成一家”(张庚《国朝画征录》)。值得关注的是,“八怪”的山水、人物中不时出现的园林景致清新秀丽、别有逸趣,虽非“八怪”艺术之典范,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扬州园...
扬州画派:名臣盐商与画家(组图)2020-05-06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举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说较为著名。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八怪”的绘画以写意花鸟著称,其笔意“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往往“自成一家”(张庚《国朝画征录》)。值得关注的是,“八怪”的山水、人物中不时出现的园林景致清新秀丽、别有逸趣,虽非“八怪”艺术之典范,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扬州园...
跨越千年的赏石风尚是如何形成(组图)2020-12-09
以5.129亿元“天价”刷新中国古代艺术品拍卖纪录的明代画家吴彬名作《十面灵璧图卷》,正在火热“出圈”。此幅图卷长达27米,核心部分竟然只画了一块石头——吴彬分别从十个侧面对一块著名的奇石做了“全息记录”,奇石的拥有者也即画作的授意者米万钟,进而又邀请一众文人好友为图卷题跋。其耐人咀嚼之处,不仅仅在于画作本身,更在于其包蕴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的别有意趣的时代审美风尚。今天,让我们循着《十面灵璧图卷》,放眼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赏石文化以及赏石主题绘画。绵长深厚的中国传统艺术,该怎样为当下的人们读懂?传统生活美学,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切口。那些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书画、器物之精华,不仅记取了古人不凡...
南京十竹斋画院举办中国未来水墨艺术展(组图)2014-10-27
董婷竹展览作品 2014年11月1日——7日,由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南京文化投资控股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协办,南京十竹斋画院、南京文物公司承办的“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将在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举办,展览为期7天。 中国未来——十竹斋画院2014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展是十竹斋画院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展览,代表十竹斋画院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十竹斋画院学术定位和社会形象的一次全新展示,也是百年传承“十竹斋”品牌兼容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飞跃。展览旨在梳...
清代紫砂方葫芦壶赏析(组图)2014-12-12
清代中期一件黑泥绘方葫芦壶 以紫砂茶器泡茶,不仅茶汤滋味醇厚,饮罢茶汤,还能品读妙器,以触觉、视觉感悟紫砂壶之美。图中所示为清代中期一件黑泥绘方葫芦壶,造型方中寓圆,融合了汉方及葫芦壶形,鼓腹而收腰,呈流线形。三弯壶流呈方形,与方柄耳形飞鋬相呼应。壶身两面开光,以深色紫泥绘梅竹清菊,富有情味。壶底钤篆书阳文“荆溪史继长制”印记。细观壶上装饰,壶上一面泥绘“梅竹双清”图,一面泥绘“蝶恋花”,皆绘制精细生动,颇具清雅气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代中期一件黑泥绘方葫芦壶 古人云:“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中国人以花草喻人,比德君子,尤以梅兰竹菊为代表。梅,高洁傲...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竹叶书 吴明中国画展(组...2021-06-23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光辉永续——中华竹叶书 吴明中国画展》近期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画家吴明是中联国兴书画院副院长兼艺委会秘书长,中华竹叶书创始人,姓名吉祥福创始人。此次画展由中联国兴书画院举办,以此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龙新民,中联国兴书画院院长、全国政协第九届十届常委、中共安徽省委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原书记黄璜,民建中央调研部原副部长孙敏奇,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联国兴书画院执行院长徐磊等领导同志与书画艺术家共同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展览。“中华竹叶书...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双胞悬案(组图)2019-02-26
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烟江叠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书画鉴定中,董其昌作品的真伪辨析是其中一个绕不开的重点与难点。传世董氏书画中不乏双包现象,其中最著者,当属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分藏的两本《烟江叠嶂图》卷。“澎湃新闻·古代艺术”前不久曾刊发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凌利中通过多年研究得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本《烟江叠嶂图》系清代收藏家高士奇临摹的文章,并引发反响,本文作者通过文献等方面的考证认为,台北本确实疑点极多,也可能是高士奇摹本,但高士奇进赝则尚缺乏证据。在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大展”中,展出着潘奕隽、沈树镛、吴湖帆递藏的董其昌《烟江叠嶂图》(上海博物...
孙清祥国画人物作品欣赏2015-05-28
孙清祥,河南郑州人,祖籍沈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学硕士,中国民族艺术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中心秘书长,曾任河南省军区长城书画院院长,河南升达艺术馆副馆长兼创作研究部主任,马来西亚DP艺术研究会艺术总监,香港圆通科技控股集团艺术总监,河南省书画院特聘国画家。孙清祥曾先后就读于,淮阳师范美术科,河大美术系,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研究生班,天津美院,中国美院,社科院研究生院。多年来数百幅作品广为海内外收藏机构、艺术院校、艺术馆及收藏家收藏。1989年作品《大吉图》获《天涯杯全国书画大展》银奖;1990年作品《绿了芭蕉》获《现代中国画精品展》银奖;1991作品《自由祭》获《湖北省建党七十...
好的花鸟画意在象外 余味无穷(组图)2017-06-06
人物简介 薛永年 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于中国花鸟画的宝贵传统,有的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有的可能还没有引起注意。讲到中国画的传统,张彦远说:“始于立意,归于用笔。”这其中,有立意,有为象,有笔墨,花鸟画也不例外。中国花鸟画出现比较早。最早的是在美国奈尔逊爱金斯博物馆收藏的陶楼上的画作,画的是一群乌鸦在树上徘徊。魏晋就已经有擅长画花鸟画的名家了,到五代的徐、黄完全成熟,比西方要早。西方也有类似的画,画静物、画自然。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西的异趣一般而言中西绘画有同也有异,西方的花鸟画比中国晚得多,传统也不一样。大家看,后期印象派梵高的《鸢尾花》和...
历代名家临《兰亭序》2012-08-14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并由羲之作序。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经郭沫若考证,以为相传...
鼠的艺术表达(组图)2020-03-02
文人雅尚清寂,自然不肯画老鼠娶亲、嫁妹题材的热闹画,只得另辟蹊径,开始用松鼠替代鼠作画。这一灵巧转化,也趋近了松竹等林木花卉题材,易于画家发挥,颇有鼠之狡黠。2020年是庚子年,所谓干支纪年,甲骨文中已然出现。所谓天干地支,其源于商人的十日旬祭。祭事繁复,不去详谈。而甲骨文中亦有“鼠”字(图一)与“子”字 (图二)。不过此时鼠尚未与子建立起联系。卜辞中“帚鼠”并不少见,如“壬子……[帚]鼠其死”(《甲骨文合集》2805)。帚字应为洒扫的初义,“帚鼠”则可以理解为捕鼠。可见当时已有鼠害。现在安阳殷墟,还发现有竹鼠的遗骨。两者有何联系,不得而知。但在殷周金文中却未见“鼠”字,多半是难登于庙堂重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