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尹石  

 

  • 再构东方美 中国独立珠宝设计师诠释“新中国风”(组图)2017-05-18

    提到中国风的珠宝,人们脑中第一印象就是金玉满堂的富贵相,金戒指、玉手镯,翡翠坠子弥勒佛——这些中国传统珠宝除了在婚庆典礼上短暂地端上台面以外,似乎就没有其他的舞台可以发光发热。然而在中国珠宝风格的刻板印象越来越沉重的时代,仍然有一批年轻的珠宝设计师致力于打破这种观念的桎梏。他们用自己的理解重新解构并诠释新语境下的中国风珠宝,让人眼前一亮之余,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知。5月中旬,一场名为“什么东•西”的中国独立珠宝设计师联展在上海豫园拉开帷幕。此次联展由中国最大的匠人手作平台——东家•守艺人主办,联合王焜、大树刘明明、苏洁锋等国内13位独立珠宝设计师共同打造,旨在表达属于这个时代的“东方...

  • 感悟画僧石涛的艺术境界(组图)2016-06-15

    江南名秀、千秋万壑,在清代画僧石涛的笔下尽显大千世界的千情万态,他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画风。石涛,剩水残山江南名秀、千秋万壑,在清代画僧石涛的笔下尽显大千世界的千情万态,他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画风。近日,在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澄道——古代绘画夜场”上,石涛《剩水残山》以2500万元起拍,4050万元落槌,最终以4657.5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30,000,000-40,000,000),夺得专场桂冠。《剩水残山》为石涛晚年精妙之作,画面自然生动,布局精巧,将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展现无余,堪称绝响。书画圈网小编将为读者展现该幅作品的画中意境,以及这位画坛奇才...

  • (图)启功先生的拓砚之趣2014-03-05

    20世纪80年代初,启功先生在杭州抱着竹子拍照留念。启功先生称之为“抱竹图”。 启功先生在数十年的笔墨生涯中,曾使用或鉴赏过许多好砚、名砚,对喜爱的砚,也偶有收藏。先生还有一大爱好,对自己喜欢的砚即使当时无钱购买,也要借来手拓砚影,以备日后观赏。几十年来,先生所拓名砚,集合起来有数十方之多。 先生早年曾收藏过两方古砚,一方是康熙皇帝用过的小端砚,长不过十一厘米,宽约为九厘米,砚背刻有砚主的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就取“坚净”二字,把自己小小的卧室兼书房命名为“坚净居”。...

  • 明星撞脸层出不穷!只怪你们长得太雷同(组图)2014-05-05

    井柏然撞脸金秀贤

  • 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 孔庙已依存千年(组图)2018-07-27

    图1唐长安城残图图2 唐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宋刻)古城西安,唐朝的都城长安。曾经由皇城、宫城和外郭城组成,建有110坊2市1座武庙和1座孔庙。在如今西安的文昌门里,有一条古老的街道——三学街,由府学街、咸宁学街、长安学街三条街道组成的。在府学街与咸宁学街之间建有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迁建此地的孔庙,前身可追溯到唐代务本坊国子监太学。院中立有儒家经典唐《开成石经》与《石台孝经》。唐王朝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作为立国之本,儒家文化在国家政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助人伦,成教化”的道德观念通过立庙祭孔来实现。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六月戊戌,令国子学立周公庙、孔子庙,四时致祭,仍博求其...

  • “牍”一无二(图)2017-09-13

    【镇馆之宝·四川博物院】宝贝档案姓名:郑板桥判牍年龄:200多岁主人:郑板桥住址:四川博物院个性签名:“牍”一无二的传奇我,郑板桥判牍,在这儿给大家施礼啦。跟前几次与大家见面的“镇馆之宝”相比,我太年轻了,算是小辈儿。我们那时候,百姓去衙门告状,都要呈上一张“状纸”,写明诉讼的内容。县官在案件审结完毕后,把判词写在状纸的前页或结尾处,就称为“判牍”。虽然我的知名度在文物界不算高,但在判牍圈可是“老大”。我横空出世时,立刻秒杀所有判牍——因为我是极其著名的郑板桥的手书!我的主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堪称从古至今艺术界第一“怪”。比如,这个狂怪才子有意掺杂不同书体,刻意求变,创造出惊世骇俗的“六分...

  • 石家庄美术馆“重构视域”跨年展开幕2025-01-10

    2025年1月6日,石家庄市美术馆年度大展“重构视域”正式开幕。展览分为“感知重塑”“跨域联结”“编码解码”三个部分,分别关联艺术创作对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的再生产过程,视觉经验与文化符号、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的交织,以及艺术作品和不同的媒介信息如何在个体经验下释放出新的解读动能。通过三部分紧密关联又各具特点的展览内容,构成对视觉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认知,也在由谁解释、怎样关联等问题上也反映出当前艺术所具有的多重主体性。这个主体性,也就回到了美术馆与当下社会发生关联,回到石家庄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力上。展览涵盖了活跃在国内、国际一线的艺术家对当下艺术创作,尤其是视觉艺术的深度叩问。不仅体现出艺术领域活跃...

  • 石家庄美术馆“重构视域”跨年展开幕2025-01-10

    2025年1月6日,石家庄市美术馆年度大展“重构视域”正式开幕。展览分为“感知重塑”“跨域联结”“编码解码”三个部分,分别关联艺术创作对文化认知和社会历史的再生产过程,视觉经验与文化符号、历史背景、社会结构等的交织,以及艺术作品和不同的媒介信息如何在个体经验下释放出新的解读动能。通过三部分紧密关联又各具特点的展览内容,构成对视觉文化的深度挖掘和认知,也在由谁解释、怎样关联等问题上也反映出当前艺术所具有的多重主体性。这个主体性,也就回到了美术馆与当下社会发生关联,回到石家庄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力上。展览涵盖了活跃在国内、国际一线的艺术家对当下艺术创作,尤其是视觉艺术的深度叩问。不仅体现出艺术领域活跃...

  • 男子假装中介诈骗玉石近千万被抓2016-03-23

    法制网昆明3月21日电见习记者石飞通讯员张尹 今天上午,记者从云南省瑞丽市勐卯边防派出所获悉,3月16日,该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特大玉石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追回玉石毛料5块、玉石耳钉4个、玉石项链1条,涉案金额900万余元。3月16日20时许,家住瑞丽市德隆珠宝城的石某及其弟弟石某某到瑞丽市勐卯边防派出所报案,称当日中午11时许,一名绰号“鑫哥”的人来到石 某经营的翡翠行,称有个大客户想要购买玉石,下午18时许,石某安排他的弟弟石某某携带一批玉石毛料、成品,跟随“鑫哥”前往瑞丽市某酒店进行交易。到达 酒店后,“鑫哥”以买玉老板喜欢安静为由,将石某某留在酒店大厅等候,独自带着玉石乘电梯上楼...

  • 齐白石:质朴无华 偏爱人间烟火2024-02-21

    1956年,毕加索与张大千会晤。二人相谈甚欢,其间不约而同地提及一位中国画坛的传奇人物——齐白石。毕加索盛赞齐白石简洁传神、朴拙自然的绘画风格,称其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当受邀访问中国时,毕加索风趣地说:“我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齐白石是20世纪最富创造性与影响力的艺术大师之一,也是入选世界文化名人、获得世界和平奖的中国艺术家。他出身湖南乡里匠人,痴迷艺术,绘画方面博采徐渭、八大、吴昌硕之长,融前人精粹,取民风自然,独树一帜……历经清末、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历程中,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精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齐白石...

  • 尹延新近作欣赏2011-08-11

       尹延新,号舜耕山翁。1941年生,山东济南人。原济南画院副院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济南画院名誉院长,山东当代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师承于希宁先生,一生追崇齐白石大师。          

  • “白釉三翁醉酒杯”真是用来喝酒的?(图)2017-05-05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藏有一件以形象命名为“白釉三翁醉酒杯”的釉下黑花瓷器,年代列为金。根据记载发现于巴林左旗的花加拉嘎乡前尹家沟。辽上京地区是契丹人的肇兴之地,金灭辽后对辽上京沿用100多年,元初逐渐废弃。巴林左旗的辽金文化遗存分布非常丰富。这件瓷器的发现地前尹家沟保存有大面积的辽金聚落遗址和墓葬群。白釉三翁醉酒杯(见图),高5厘米,杯子口径7厘米。为釉下黑花,釉不及足,施化妆土,胎质粗硬并淘炼不精。由两个对称的石榴和一只杯子组合而成,做工和设计都非常精巧。上有卷舌,杯唇花式口,卷沿。两个石榴分别和杯子连通,石榴叶瓣处留有小孔。辽上京附近虽有多处窑址在金代仍使用,但是未发现有关生产釉下黑...

  • 这里是“北京的敦煌”2024-07-03

    “自京兆房山县西域寺(即云居寺)隋代石刻佛经,折运来京一事发生后,议员方面曾提出质问,闻此项佛经,确由曹锟令京兆尹移运来京,本欲仿三希堂办法,在北海建修珍藏,现因舆论反对甚烈,决定中止,昨已由房山县知事沈严赴京兆尹公署领运回县,仍藏原处矣。”这是1924年第5期《海潮音》杂志上转录《申报》的文章《房山石经仍运回原处》中的内容。1924年3月,因传闻日本人用炸药轰炸,窃取房山石经山雷音洞中石经,大总统曹锟命令时任京兆尹刘梦庚:“该石经关系文化,应行查阅保存,迅将石经各块,安送来京,以恐转呈等语。”刘梦庚让房山县知事沈严负责此事,沈严召集京兆守备队两路司令张韬,在僧人论知带领下,入雷音洞取石经。石...

  • 这里是“北京的敦煌”2024-07-03

    “自京兆房山县西域寺(即云居寺)隋代石刻佛经,折运来京一事发生后,议员方面曾提出质问,闻此项佛经,确由曹锟令京兆尹移运来京,本欲仿三希堂办法,在北海建修珍藏,现因舆论反对甚烈,决定中止,昨已由房山县知事沈严赴京兆尹公署领运回县,仍藏原处矣。”这是1924年第5期《海潮音》杂志上转录《申报》的文章《房山石经仍运回原处》中的内容。1924年3月,因传闻日本人用炸药轰炸,窃取房山石经山雷音洞中石经,大总统曹锟命令时任京兆尹刘梦庚:“该石经关系文化,应行查阅保存,迅将石经各块,安送来京,以恐转呈等语。”刘梦庚让房山县知事沈严负责此事,沈严召集京兆守备队两路司令张韬,在僧人论知带领下,入雷音洞取石经。石...

  • 齐白石陈半丁等名家书画在重庆展出2013-11-21

    (记者石龙洪)“中国书画精品联合展览”20日在重庆三峡博物馆开幕,展出齐白石、陈半丁等中国名家的书画作130余幅。 此次联展属由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与重庆市政府主办的“中华文化四海行”走近重庆系列活动之一,参展作品包括齐白石、陈半丁、田世光等大师的国画,谢无量、沈尹默、启功、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的墨宝。 在此次联展上,齐白石93岁时所作的《红菊图》最受关注。重庆书画家杨哲三评价说,此画虽为齐白石高龄时所作,但依旧展现出有力、厚重的笔法,且构图舒展,不受框架约束,是一幅难得的佳作。他还强调,齐白石的作品古朴、纯真,贴近大众,不愧为&ld...


  • 资讯快报
  • 学术交流
  • 市场透视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