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亮:白石老人 人生若寄2014-04-24
文/吴洪亮 2014年恰逢齐白石先生诞辰150周年,同时也是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的日子,这是巧合,更是机缘,为了这份缘在多方的努力下,北京画院与澳门艺术博物馆在2014年4月联合推出的“白石造化---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展”即将在澳开幕。此展览精选了齐白石各个时期重要的绘画、书法、文献150件以及篆刻作品150件,两个150建构了一个齐白石重量级展览的基础。这也是北京画院自1957年建院以来,齐白石藏品最大规模的出外展览。 我想150岁的齐白石这次是初到澳门,...
匡时春拍推出于右任书法专场(组图)2013-04-18
柳市虹桥再到人 ——记与苏渊雷先生的一段翰墨缘(组图) 2020-09-02
在温州文化艺术界,“平阳三苏”远近闻名,“三苏”者:数学家苏步青、文史学者苏渊雷、画家苏昧朔是也。“三苏”之一苏渊雷,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浙江温州平阳玉龙口村(现属苍南县钱库镇)。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楹联学会会长、上海书法家协会顾问。海派文化的代表人物。曾数度应邀出访日本、新加坡、香港进行学术交流,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赏,并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殊荣。苏渊雷平生著作有《易学会通》《中华民族文化论纲》《玄奘》《宋平子评传》《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苏渊雷书画诗文集》《苏渊雷全集(全5册)》《苏渊雷往来信札(上中下...
“曼庐墨戏”:静观陆小曼丹青与风华(组图)2020-11-24
对于才女陆小曼,胡适曾称之为“北京城的一道风景”,郁达夫评论她是“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这位因与徐志摩的婚恋而影响较大的民国才女,头顶时代光环,历经起伏人生。陆小曼的出名,不是因为能画画,但雅擅丹青,让她又添一重身份。11月20日下午,一批此前从未公诸于世的陆小曼书画作品和文献在位于上海静安区图书馆海关楼的“曼庐墨戏——陆小曼的艺术世界”展览上揭开面纱。走进有着较多历史建筑的上海新闸路,在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前身为民国时期海关图书馆的大楼,便是陆小曼自在徜徉的丹青风景。珍藏这批作品半个多世纪的陆小曼亲属表示,并不希望陆小曼的形象仅是借寄在徐志摩的光环之下,或者世人只关...
墨鉴此身——80后“水墨”探索展(组图)2015-08-28
海报展览名称:墨鉴此身——80后“水墨”探索展展览城市: 北京 - 北京学术主持: 尹丹策 展 人:王雅迪展览时间: 2015-09-05~2015-09-07开幕时间: 2015-09-05 15:00展览地点: 798卓越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10)参展人员: 陈子丰、李俊逸、彭博、黄麒元、单鼎凯、谭斐、鹿野骋(按出生年份排列)主办单位:北京过云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展览前言:在中国,水墨画大概是所有绘画门类中最具话题性的。一来它所依附的媒材与其他画种相比的确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二来其“民族身份”的沉重性又往往与现代性等话题纠结在一起。无论是“中西调和”、“新国画”...
半世纪探索 开拓水墨玄机2009-09-24
画家近影 10月10日,吴东奋“从艺50周年水墨工笔花鸟画展”将在福建省画院拉开序幕。谈到当代中国画坛工笔花鸟画的创新,无论如何不能不提及吴东奋先生。此次展览正是他从艺50周年,探索“水墨工笔花鸟画”技法与理论的总结。他在中国美术史中,找到了“水墨大写意与工笔融通”这条被中断了的线索,自创“水墨工笔花鸟画”技法与理论,画作吸收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拙朴气质,发挥文人画水晕墨章的写意特性,并与工笔画技法糅合起来,柯文辉先生称之为“开拓...
严伟:孜孜以求的紫砂寻梦者(组图)2017-01-12
严伟,男,1971年生,江苏宜兴人,工艺美术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全手工制壶辅导老师,北京手工艺术协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艺术协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2013年参加宜兴市手工制陶大赛获二等奖,2015年参加宜兴市首届“景舟杯”制壶大赛获金奖。在2016年“中国书画名家•陶艺家跨界交流活动”中,与王平、姚新峰、常欣、尹舒拉等书画名家合作,完成紫砂作品多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称心如意牛盖莲子(书画:姚新峰,陶刻:郑存琳)启蒙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徐元明先生,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先生,紫砂造型基本功全...
(图)两幅黄庭坚:真假美猴王2012-07-27
“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组图)...2021-08-26
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8月24日,“前哨——鲁迅居上海时期手稿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展出,展览呈现鲁迅手稿共计110件(组),其中包含馆藏珍贵文物近60件(组),涵盖鲁迅诗稿、文稿、书信、版权收据等类型,包括《故事新编》《毁灭》等国家一级文物。这些展品分别展现了鲁迅居住上海时期多方面的成就,集中展示了这段时期鲁迅在创作、社会活动、私人交往中体现出的先进思想和民族精神。《前哨》是此次的重点展品,也是此次展览的主题。这一展品的背景是在1931年,为抗议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左联”五烈士的暴行,鲁迅与冯雪峰等共产党人一起编印了《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8月24日,随着上海鲁迅纪念馆的日常对外开放...
浅析近代草圣于右任的书法拍卖市场(图)2013-04-18
浅析近代草圣于右任的书法拍卖市场于右任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调研统计,从1993年至2003年3月20日,于右任个人书法作品共上拍5,359件次、成交4,771件次、成交总额为5.29亿元人民币。虽然于右任在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但在2003年之前,市场表现不算热烈。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看:(1)1949年他离开大陆远赴台湾,以他为首的北碑派被沈尹默的海派帖学取代,在书坛的影响力逐渐被遮蔽;(2)如果说启功作品市场流通量大,颇有“恩泽普施”的意味,即各个层次的拍卖公司都能对启功作品进行操作,于右任作品则多集中在一线拍卖公司高端市场(以雅昌样本公司为标准统计...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为美 这可能是个美丽的误会(组图)2020-08-21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唐代女子什么样?就以往的一些影视剧来看,唐代女子形象不少是脸颊圆圆的、看上去似乎有些“胖”。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该院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唐代贵族李道坚墓葬壁画完成了第一阶段修复。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发了种种关于唐代女子穿着打扮的议论,不少网友感叹,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资料图:唐李道坚墓壁画室内清理修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事实真是如此吗?唐代女子是否一直以胖为美?唐代女性穿着特点:保守还是开放?就穿着打扮而言,唐代女子的确别具一格,尤其胡服、胡妆流行的时候,只要愿意,可以瞬间变成唐代长安城里最酷的小妞。唐代初期,女性日常服饰风尚大致是...
田园·诗韵——刘运君山水画展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组图)2016-04-19
开幕式现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中国画学会、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田园•诗韵——刘运君山水画展”于2016年4月15日上午9:30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此次画展的学术主持人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任、《美术》主编尚辉,策展人是原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程大利。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主持人尚辉出席开幕式的有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张爱军,中共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宏平,中华书画家杂志社总编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李一,中国美术馆资深研究员学术部主任徐虹,中国《美术》报执行副主编王平,中...
著名书画家蒋频艺心在兹书画作品展开幕(图)2016-03-29
2016年03月28日 06:24:30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本报记者刘慧浙江在线03月28日讯 (浙江日报本报记者刘慧)这是书画家蒋频时隔26年后,在杭州呈现的首次个展——80余件书法、绘画、篆刻作品及学术著作,为艺术家沉潜数载,交游拜师,潜心研习的精彩之作,可谓自出机杼,艺兼四绝。书与画一幅美妙长卷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桃花明艳的3月27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省书法家协会、省民建书画院、《中华英才》半月刊等联合举办的“艺心在兹——蒋频书画作品展暨《说说书画名家那些事》新书首发式”在西子湖畔的唐云艺术馆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热爱书...
第十四届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启幕2024-04-09
4月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第十四届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在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承办,黑龙江(国际)版画博物馆、黑龙江省艺术博物馆、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馆、禹舜美术馆协办。开幕式现场本次展览涵盖了版画、雕塑、水彩画、壁画、漆画、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连环画、漫画、工艺美术与陶瓷艺术、综合材料绘画、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动漫)等多个美术门类。在作品初评阶段,共征集到6000余件作品。各画种评选委员会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评选原则,经过严格评选,最终选出金奖32...
由李静书法看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组图)2018-12-27
[内容提要]在历代书家中,女性书家比较少见,我们知道的便是诸如卫夫人、管道昇等,目前针对女性书家的研究资料也不多,仅有零星寥寥的记载。本文即是针对现代女性代表书家周慧珺的研究,从她的学生李静的书法入手剖析周慧珺的书法教育观,以此还原周慧珺的教育观念。[关键词]周慧珺?李静?教育?创新?观念弁言谈及李静的书法,就不得不提及她的老师周慧珺先生。目前针对她的艺术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她的关注程度。我们知道,周慧珺先生腿脚不好,但她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病痛,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精品,可想而知,其中的辛苦是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周慧珺与李静亦师亦友,情同母女。可以说,李静是周慧珺一手培养起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