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尹石  

 

  • 张世刚艺术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组图)2019-01-07

    张世刚艺术馆揭牌民族之魂,文以化之;城市之魂,文以铸之。2019年1月5日上午10时18分,由海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辽宁诚信集团、海城市菩源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的“张世刚艺术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艺术界的嘉宾朋友共500余人,共飨一场书画艺术的视觉盛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王丹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宣读贺信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介居书院院长张智重宣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贺信 《墨品》杂志主编周明华展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北京书协书法家协会主席林岫亲笔贺词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

  • “植本育新——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京举办2024-09-20

    近日,“植本育新——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首都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展览以“植本育新”为主题,分“学脉溯源”“气象大观”“桃李灼华”三大版块,综合展现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科历史进程及当代发展,展出近百位艺术家、教师、杰出校友的184件(套)作品。入展艺术家既包括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及前身)工作过的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彦涵、梁树年、高冠华、俞致贞、姜燕、罗尔纯等蜚声艺林的前辈大家,也有尚扬、孙志钧、刘进安、刘孔喜、韩振刚、王珂、段正渠、韦红燕、赵永康、段建伟、汪港清、桂小虎、陈畏、王海滨、韩朝、孙涤、王佳等在职教师及潘鲁生、刘万鸣、李翔、宁钢等...

  • 书画典籍进宫之路:谁都逃不过乾隆爷的手掌心(组图)2015-11-17

    中国皇室收藏肇始于王权诞生,贯穿古代史,被认为是“历代统治者确立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内府收藏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周天子收藏器物之所名曰“天府”“玉府”,青铜重器等国之大用的礼器藏于“天府”,供人欣赏玩好之物归“玉府”收掌。后者的门类日趋庞杂丰富,成为皇室收藏的主流,书画、古籍收藏是其中的重要门类。最早两者并不分家,统称为“典籍图画”,至隋唐时,内府书画收藏发展步入正轨,才与书籍收藏相分离。皇家收藏往往呈现出某种规律:开国之初统治者继承前代藏品,继而经年向民间搜访购求,而到了王朝末期,内府藏品又多在改朝换代的巨变中或是流散民间,或是毁于战火,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帝王个人对艺术的偏爱和造诣,也会促...

  • 胡光华荣获“陕西煤业杯”首届全省职工书法大赛三等奖2014-06-19

       翰墨网讯:由陕西省总工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办,陕西省职工书法家协会、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展览委员会承办,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陕西工人报社支持的“中国梦-劳动美-我与三个陕西”“陕西煤业杯”首届全省职工书法大赛将于2014年6月24日—29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隆重展出,这是我省职工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本次大赛是在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由陕西省总工会和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省级届展,活动围绕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

  • 金石重彩大写意在海上的崛起(组图)2012-10-08

  • 画说五千年:用艺术为历史注入体温2012-07-26

    围绕“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重点选题,全国美术界代表热议创作——河姆渡文化、赤壁之战、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150个重点选题,涵盖了自公元前至1840年这段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美术家们将用五年的时间“画说历史”。如何让五千年文明史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面对挑战,四川本土画家是否做好了准备? 7月24日,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创作动...

  • 信札拍卖:取之不尽的资源 方兴未艾的市场(组图)2017-02-16

    1998秋拍香港蘇富比《黄宾虹信札》镜心,成交于6900港元近些年来,内地拍卖场上信札拍卖一浪高过一浪,出现了大量难得一见的名人与艺术家的往来信件,吸引了大量历史爱好者、研究者、书法爱好者和收藏家们的竞相追逐,拍卖场上也不断创出天价。一、先冷后热的信札拍卖国内名人信札拍卖最早开始于1994年,当年翰海首场拍卖书法专场中有徐悲鸿行书15通信札的册页,估价为10-12万元,平均每通信只有7千元,最后流拍了。而在2004年,依然在翰海,仅仅3通的徐悲鸿信札便以24.2万元拍出,每通平均8万元。让人记忆犹新的名人信札拍卖,应该是在2009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上,13通27页“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以150...

  • 纪念伟大的收藏家:萨马兰奇诞辰100周年(组图)2020-07-17

    7月17日是萨马兰奇先生诞辰100周年。2010年,我写过《奥林匹克收藏的教父——纪念萨马兰奇诞辰90周年》的文章,国家媒体及官方机构刊登,但可能是“教父”的用词原因,现在已多被删除。转眼十年已逝,我在萨马兰奇先生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用自己收藏的与萨马兰奇先生相关的藏品来“纪念萨马兰奇先生诞辰100周年”,并在北京宋庄艺术区个人展厅举办展览。同样,我个人关于萨马兰奇先生致力于奥林匹克收藏,乃至于他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贡献和影响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萨马兰奇与奥林匹克收藏1966年,萨马兰奇先生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67年,他在《奥林匹克评论》上发表了《奥林匹克运动和集邮》文章,对奥运...

  • 严文明:解决学术问题最终要靠学术讨论(组图)2013-05-10

  •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稿图展(组图)2022-04-18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稿图展海报“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石涛画语录》)艺术创作通过创作过程实现,这个过程往往是繁复的。从素材收集,到构思,到小稿创作,再到作品绘制阶段,是灵感与现实的凝结。而小稿,则在画家创作的整体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宋·邓椿《画继》)小稿,在中国画中也称“课徒稿”,不仅彰显画家的绘画能力,有时也决定着一幅画的成败。画家为了完成一幅作品,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都需要协调构图、作品规格、视点、结构、色彩、韵律、平衡、中心、明暗、光影等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绘制正式作品前,这些要素均须在画家的小稿中得到体现,并构...

  • 盘点鲜为人知的十大女富豪(组图)2013-09-22

      1、陈丽华。总资产55亿元,北京人,高中学历,香港富华国际集团主席,主要经营房地产业。她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可与故宫紫檀器物媲美。在《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榜上,60岁的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陈丽华排名第6位,身价6.4亿美元,媒体追捧她为“内地第一富婆”、“内地最富有的女企业家”。        2、李莹。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日本文学专业。走出校门即自己创业。1995年,德国歌德学院留学一年。2003年,当选为...

  • 当代书画的另类造假产业链2013-07-11

    书画造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题目。谈起它,首先联想到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等近现代大师,仿造的赝品充斥市场。但进入新世纪后,当代书画造假的情况也愈演愈烈。在经过2006年的打假之后,“现在造假依旧”,史国良这样形容目前的造假情况。 相对于古代、近现代书画的造假,现代书画造假有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很多人买当代书画非要和作者合影。 从天津到山东 “当代书画”,虽然我们在本文中用这个词,但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它直到2004年才被正式提出。在此之前,当代书画一直被拍卖公司设置在&ldqu...

  • 令人着迷的敷座而乐——朱永灵书法艺术(图)2014-10-09

    朱永灵书瓷   《百缘经》说佛陀率诸比丘去鹦鹉林,“各敷座具,在于树下,坐禅思惟。” ——题记 9月26日,济南微霾,朱永灵书法艺术展“敷座而乐”于山东省博物馆—— 这次朱永灵书法艺术展览与他以往各次个展略有不同,除了他的一些书法新作之外,还包括有家具、瓷器、紫砂壶、屏对、笔筒、笔洗、折扇、秘阁、压尺等等传统文人作画、作书的日常器物,呈现了他从“平常心”到“日常性”的变化逻辑。从现在流行的书法艺术展示到日常生活的器物,我...

  • (组图)清朝才子考场改字体痛失状元2013-09-25

    赵翼书法作品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都知道这是清朝诗人赵翼的名句,此诗一方面乐观地指出中华文坛人才辈出,从来不缺奇才伟才,李白杜甫是可以一代一代复制的,另一方面呢,其中也不乏赵大才子以“领风骚数百年”自诩的味道。 然而,就是这位领风骚于天下的大才子,一生都摆脱不了深深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来自于乾隆二十六年的一场考试………… 本版撰文/刘黎平 苦衷 军机处成为进士考生们的灾星 清朝乾隆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北京城举行殿试,当时已经在军机处上班的赵翼已经进入进...

  • 章太炎与乐清人朱镜宙的翁婿情(组图)2018-12-21

    1924年3月13日,辛亥志士、著名南洋华侨史专家、民国报人朱镜宙与章太炎先生的三女章㠭(“展”的古字)在上海一品香饭店携手完婚。这段婚姻一时间成为上海滩市民饭后茶余的佳话,而朱镜宙也因与章太炎的“婿翁”关系,为世人关注。温州博物馆珍藏的于右任贺联“视夜明显烂,传经血统尊”,还原了这场婚礼一个小细节。今逢章太炎先生逝世八十周年,以文怀缅。章太炎投身民主革命获识章太炎朱镜宙比章太炎整整年少二十岁,乐清人,与章太炎出生地浙北余杭,可谓一南一北,要说两人缘起,源于对革命的志同道合。清末民初,章太炎因《苏报》案名声鹊起,撰写的《訄书》和主笔《民报》均享誉海内外,被誉为辛亥革命的三大领袖之一。朱镜宙最早...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