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张金荣中国画展在天津开幕(组图)2015-09-21
开幕式现场2015年9月19日《云淡风清•张金荣中国画展》在天津滨海新区乾庄书画院隆重开幕。此次画展由天津开发区梅林浩工贸有限公司、秦皇岛龙腾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乾庄书画院、龙腾书画院、张金荣艺术馆承办。中国国画家协会、中国书画世界行委员会、天津滨海新区有关部门领导、外阜书画艺术界和新闻传媒界有关人士及张金荣先生的家人亲友、老同学、学员代表共200余人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共展出张金荣先生90余件国画作品是张金荣近年来在写意中国画创作、探索的代表作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云淡风清•张金荣中国画展”展览现场张金荣出生在天津塘沽,自幼兴趣广泛,聪颖过人,虚心好学且多才...
《清明上河图》的五大谜团:画中是春天还是秋天?(图)2013-02-25
《清明上河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知的宋朝张择端名画。最近,云南大学教授苏升乾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清明上河读宋史》,引起人们对《清明上河图》的再度好奇和对张择端生存时代的关注。 哪幅《清明上河图》才是张择端的原作? 本来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有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石渠宝笈三编本”为张择端原作。但近年来在对画作的宣传中,因为“石渠宝笈三编本”年代久远且几经战乱,阳光、湿度、霉菌的侵害,使绢本设色的原作色彩退去,底本深暗,识读起来颇费眼力。于是常常以年代较近、色彩艳丽的“清院本&rdq...
四川千年石龙将现身 张献忠千船沉银谜团待解2016-03-16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这首一直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求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去年底,国内10余名权威专家齐聚彭山,并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流传数百年的童谣,终被证实。3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彭山区文管所了解到,经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门批准,石龙保护工程于14日当天全面动工,石龙将进行全面清淤,被掩埋的龙头和龙身将现世,3个月内石龙将有“出头之日”。石/龙/破/土高浮雕摩崖造像保存完美,全国少见57岁的赵尚春,是地地道道的彭山江口人,目前是彭山文管...
汉剧大师陈伯华离世戏迷收藏其物件数百件(组图)2015-02-02
闵先生收藏的陈伯华演出门票全部标有演出剧目和日期 对于70岁的武汉市民闵晏清而言,前天是这个冬日里最寒冷的一天。汉剧大师陈伯华仙逝的消息,让这位做了大师63年粉丝的老人,久久不能平静。 在世居汉口五代的闵家,70岁的闵晏清是不折不扣的“老武汉”。父辈对戏剧的痴迷,让他深受影响。无论是京剧还是汉剧,幼年时还不懂戏中意思的他,总爱随着父亲唱上一段、舞上一曲。 “没有欣赏过大师的表演前,我纯粹是图个热闹。”对闵晏清而言,1952年陈伯华重回舞台的一次演出,无意中将他带进了汉剧这个神奇的殿堂。陈伯华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让老人领略到汉剧独有的韵味。闵晏清接过舅舅的接力棒,开始收集“偶像”陈伯华的各...
中国“龙女”张凡凡的清新文化(组图)2015-04-23
张凡凡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崛起了一个文化思想--清新文化。清新文化倡导人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要秉持"清新"二字,激扬正气,清除污 垢。所以,这个文化导向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更适用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范畴。这个文化主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中 国"清新文化"的浪潮。出人意料的是,"清新文化"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孩--张凡凡。"气之清浊有体"。这里的"气"是与人的才能、性情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才情清浊对作品有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张...
张大千的悲哀——张氏履历笺证(组图)2013-01-07
解密《清明上河图》玄机:隐藏作者对社会的隐忧(组图)2013-02-27
(多图)古纸的收藏与拍卖2011-03-15
(图)收藏家张太无收藏故事:曾用一船银元换一部书2012-06-20
▲张家捐赠古籍廿四史。记者许石林摄影 ▲1985年6月19日,张仲德(右一)及钟金重女士(右二)向深圳市委书记梁湘(右三)、市长李灏(左一)介绍赠书。(资料图片) ▲图为清果亲王点定印。 张太无先生,四川著名中医大家,其家学渊源,文化修养深厚渊博,张太无先生行医,追比古圣先贤,其局量宽宏博大,目光所及,思维所向,不在于医术一技,而在六合八荒,古人称一代哲医。张家是四川望族,张太无先生的父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副主席张澜是亲兄弟。张太无先生热爱中华文化,关心人类命运,一生热衷收藏,倾心呵护文物典籍,是四川著名的收藏家,对所藏图书,有专门的藏书楼储之,其珍爱,不亚于苏州过云楼、宁...
河北发现25张清代地契 最早一张落款为乾隆年间2015-05-21
本报邯郸电(通讯员董建华 记者邢云)日前,磁县磁州镇固城村一户刘姓村民在收拾房间时,无意中从一个老柜子的箱底翻出来一个泛黄的布包,里面装有25张清代至民国期间的地契、开除 执照、房产土地证等,其中保存完好的有20张,年代最久远的一张地契落款为清乾隆二十年的官契,距今已有260年历史。这些陈年纸张是从清乾隆二十年九月(1755年)到民国三十年,共计25张的土地买卖契约,上面大都是记录了祖辈买卖土地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纸页已经泛黄,但大部分字迹和印章清晰可辨,除了少数有点破损外,其他均保存完好。据当地文史专家认为,土地买卖契约和地契本身并不稀罕,一般是记录当时土地买卖和宅基地情况的,但像这...
张明:室庐清靓 明清宣德炉如何收藏2015-04-09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认为宣德炉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文人的情结、皇宫的贵重与宗教的庄严结合在一起 孙行之“我希望我生活的空间不断有美的装饰,所以我一直在拓展收藏,加宽收藏领域。”藏品已成为张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同的日子里,我会更换 不同的藏品放在书房中,这是自我状态的一种表达。”张明的收藏开始得早,谱系也宽,从最初的钱币、玉器到瓷器,再至宣德炉以及诸类文玩,甚至当代水墨,每 一步收藏门类的拓宽都自成体系,比如明清宣炉。他手中的宣炉涵盖了各种炉型和款式,数量保持在百件左右。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与何朝阳 一同编纂了《明清宣德炉》一书,对宣德炉的历史沿革...
张明:室庐清靓 明清宣德炉如何收藏(图)2015-04-09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认为宣德炉的可贵之处在于:将文人的情结、皇宫的贵重与宗教的庄严结合在一起孙行之“我希望我生活的空间不断有美的装饰,所以我一直在拓展收藏,加宽收藏领域。”藏品已成为张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同的日子里,我会更换不同的藏品放在书房中,这是自我状态的一种表达。”张明的收藏开始得早,谱系也宽,从最初的钱币、玉器到瓷器,再至宣德炉以及诸类文玩,甚至当代水墨,每一步收藏门类的拓宽都自成体系,比如明清宣炉。他手中的宣炉涵盖了各种炉型和款式,数量保持在百件左右。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宣德炉收藏家之一,张明与何朝阳一同编纂了《明清宣德炉》一书,对宣德炉的历史沿革、工艺、藏玩风...
学者称《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化名 意为选择端王2014-04-04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著名学者汪宏华撰文新解《清明上河图》,揭开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作者张择端密码。汪宏华指出:张择端实为化名,意为选择端王赵佶。详文如下: 艺术注定含蓄,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伴随悬念,小说如《红楼梦》,画作如外国的《蒙娜丽莎》,中国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两宋官方和民间竟然都无记录。有关张择端的孤证是金朝的官员张著在《清明上河图》记下的题跋。写于北宋灭亡60年后,公元1186年清明节的隔天:“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仍有谜待解(图)2013-03-01
张献忠宝藏传奇:顺治时沉银 咸丰帝曾下旨捞掘(组图)2016-01-14
陈建生近来,有关张献忠“宝藏”的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一批权威考古专家聚集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宣布基本确定彭山“江口沉银遗址”为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张献忠“宝藏”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三百多年来,围绕它又发生了哪些故事?这里我们就为读者一一道来。提起“宝藏”、“寻宝”,或许最能刺激人们心底某种原始的欲望,因此在全世界都大行其道。中国的“宝藏”传奇,最有名的应该就算张献忠“宝藏”了。这事儿后来被演绎得越来越神奇,甚至有人有鼻子有眼地宣称,这笔财富的价值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还有人演绎了这样的故事:张献忠的后人逃往海外,在印度洋上建立了国王岛、酋长国,几百年来一直没停止过寻宝行动……演绎归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