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大家风韵艺术展在山东崔杨美术馆隆重举行(组图)2016-10-11
2016年10月2日至15日,由央视网商城大家艺术馆主办、山东德州崔扬美术馆承办,山东宁津县委宣传部省协办的“央视网大家风韵艺术展”在山东德州崔扬美术馆隆重举行。崔扬美术馆馆长任廷水、著名画家范杨、德州市美协主席吴山石以及山东德州宁津县委有关领导、策展人倪琳琳、王圆圆等出席了本次展览。图:开幕式现场到场200多位嘉宾及艺术收藏爱好者中国书画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传承着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从美学角度而言,它是孕育和发展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起点,书画艺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次展览汇集了北京20余位艺术家80件作品,或取材于百姓...
第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获奖作者名单公布2014-02-26
第五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是由成都蓉城美术馆、中国美术研究院、中国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成都蓉城美术馆策划承办的大型艺术活动。自2009年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每届展览均涌现出一批精品佳作,展览现已成为中国高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届学年展共计收到来自全国千余所高校的投稿作品7931件(有效稿件)。展览评选遵循“广泛掇英,宁缺毋滥”的原则,最终评出:美术造型类获奖作品185件,美术设计类获奖作品343件,获奖率约为6%。获奖作品充分代...
唐代酒器双鱼榼:双鱼美器盛酒自香(组图)2015-06-18
河北井陉出土邢窑白釉双鱼榼说到双鱼榼,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对白居易的《家园三绝》应该不会陌生,诗中就有一句“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说文解字》将“榼”解释为“酒器也”,可知双鱼榼是一种酒器,外形似连体双鱼状,并且榼两侧均有一至两个环形系,便于系绳携带。作为盛酒器的榼出现时间较早,《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有“使行人执榼承饮,造于子重”。至唐代,榼非常流行,文献中常有“瓶榼”“壶榼”等的记载。郑 綮《开天传信记》云:“唐代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美酒盈瓶。”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相泌以虚诞自任。...
徐州84岁民国建筑整体平移240米为地铁让路(组图)2016-03-15
在电脑操控下,三辆庞然大物以每小时30多米的速度缓缓驶出老地基。 朱志庚 摄中新网南京3月14日电 (朱志庚)3月14日上午11时,在经历了五个多月准备工作后,江苏徐州一座民国建筑的平移工程终于进入了最关键环节,在三辆巨型无人驾驶平板车托运下缓缓开始了240余米的漫长平移之路。徐州当地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是采取拆建而是采取迁移的办法保护文物,引来民众广泛点赞。这座民国建筑名为“同和裕银号”旧址,位于徐州老火车站西侧大马路路北,始建于1932年,混合结构,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主体两层,高约12米,方石基础,水磨石砌墙。一楼菱花铁窗,藻井门楣,体现了西式建筑风格。二楼为居室,顶为平台。...
安以轩袁姗姗 长相普通却演绝世美女(组图)2014-07-02
安以轩
历史文物何以大规模消失2015-02-04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12年,各地共上报文物行政违法案件317起,2013年上报236起,2014年上半年仅上报了80起,呈明显的“不正常下降趋势”。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舆情监测发现的文物被破坏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 原中部某省领导到邻省任职后,在一次全省干部大会上拍着桌子说,他原就职省份的文物局“就是发展的绊脚石”! “有这样的领导,这个省的文物保护会好吗?”国家文物局督查司有关人士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 2014年,国家文物局对100个古城不可移动文物的消失情况进行普查。对于地方自查上报的数字,国家文物局选择10个县区,用卫星和其他手段进行复核,发现出入很大。如以这10个县区的...
番僧来朝:嘉靖皇帝也难欢喜(图)2018-10-29
《达摩图》(明代吴彬,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射雕英雄传》里,江南七怪数千里跋涉,终于在蒙古找到了郭靖,夜里在荒山上等着考验他的时候,不意间发现了草丛中的三堆骷髅头骨,头骨上还有五个手指插出来的窟窿,不禁大惊失色。“黑风双煞”的骷髅头道具,记得在看电视演绎时,带来的恐怖效果确实非同一般。但要是回到明代,可能就不会有这般的恐怖效果,有一段时期,骷髅头骨还是送礼的流行呢。万历十四年(1586),王世贞在生日时为避宾客,躲在青浦的泖塔中诵经焚香,不料还是被好友张佳胤获得踪迹,派人送来了两样生日礼物:一个“异僧颅骨”,一套白玉杯盘。颅骨颇费好友搜寻苦心,尤显珍奇,王世贞于是欣然收下(《弇州山人续...
韩滉的《五牛图》到底有多牛?(组图)2020-09-18
引言:600个春秋,又一个庚子,紫禁城岿然屹立。这座城,曾拥有她的帝王早已纷纷没入时光、灰飞烟灭;喜爱她的人民却每天来来往往、人山人海。人们真的爱她。爱她久历时光激荡美轮美奂,爱她坚忍百年坎坷纳宝藏珍,更爱她的一砖一瓦中所独具的魅力——华夏文明延绵不绝的生机、中华民族超脱浮沉的豁达,还有一群故宫“匠人”们痴迷不悔的信仰。我们将选取6件故宫国宝,讲述其经历的传奇故事,以此致敬那些曾为这座城奔走、奋斗、奉献的人们。它是“故宫藏历代书画展”“石渠宝笈特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等诸多重磅展览中毫无争议的“C位”展品,不仅如此,它还是精美艺术图册中必不可缺的上宾、文创品牌...
拍卖行业新格局 收藏圈“私下交易”渐兴(图)2017-08-31
张宗苍《松阴清话图》,在北京匡 时2017春拍中以5117.5万元成交艺术区马路边“私下卖宝”家住北京酒仙桥的老李没事儿就爱往798艺术区转悠几圈。近来连着好几天,他发现一个怪现象:以前车少人稀的万红路突然热闹起来了,总有好些个熟络的邻居掺杂在街角人群里,做起了艺术品买卖。“前些年他们都会把家中所藏宝贝送到拍卖行去,现如今不少公司关门大吉,只好改街边交易了。”老李早些年也是艺术拍卖会常客,看到街边的热闹买卖,尤其几位好友成功易手的经历,更令他心动不已。家住琉璃厂附近的王江生便是其中一位。上个月他在琉璃厂西街以六万元卖出了前些年从某拍卖公司买回的一张尺幅不大的画。老李还记得那幅画是他俩一起从拍卖...
国博百年中国百年雕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组图)2013-01-05
熊召政历史散文系列图书出版暨谢新《坐听云起时》新书在西安曲江...2016-10-19
谢新、熊召政、吴克敬2016年10月18日下午3时,熊召政历史散文系列图书出版暨谢新《坐听云起时》新书发布活动在西安曲江书城举行。发布会由《坐听云起时》作者、新华网湖北分公司副总经理谢新主持,作家、湖北省文联主席、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湖北省文史馆馆长熊召政应邀出席。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到场嘉宾到场嘉宾此外,作家、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总编辑李勇,作家、教授、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西安乐游原高尔夫俱乐部董事长陈维礼,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红春等也作为嘉宾光临现场。发布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主办...
壁画保护漫谈(组图)2017-11-14
“第三届曲江壁画论坛——以壁画艺术史研究及保护修复技术研究为中心的国际学术会议”日前在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落下帷幕。来自国内外近六十位壁画修复、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其报告主题包括“佛教壁画与犍陀罗艺术的传播”、“希腊克里特岛壁画”、“阿塞拜疆‘喀什凯奇克’ 遗址壁画”、“敦煌壁画”、“新疆达玛沟遗址出土壁画”、“片治肯特古城的壁画及修复”、“墓葬壁画”等,涉及中国古代壁画乃至世界范围内濒临灭失的古代壁画及其附着的寺庙、殿堂、墓葬等文化遗存的方方面面。伊马仕・加吉耶夫(阿塞)给曲江艺术博物馆馆长周天游赠送礼物“曲江壁画论坛”是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独立筹办的国际性专题论坛,曲江艺...
科海追星·张飙诗书二百七十篇(组图)2022-04-18
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让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在科学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人民美术网特别持续推出科海追星·张飙诗书系列,以飨读者。以此向创新、严谨的科学家们致敬!让我们一起跟着张飙先生的诗书走进这些科技巨匠,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张飙简介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军地书画研究院院长,和平世界书画院院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曾举办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让文物活起来:故宫国博也萌萌哒(图)2015-05-19
漫画图 今年5月18日是第39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年度博物馆年检备案情况,截至2014年底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了4510家,比2013年度增加了345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新华社记者采访了两位世界级大博物馆的“掌门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听他们晒家底,畅谈博物馆该如何“创建可持续发展、服务社会”。谈比肩“世界一流”故宫、国博无疑是我国博物馆行业的翘楚,晒起家底,两位“掌门人”都颇为自豪。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故宫博物院拥有...
康熙用他的珍赏妆点一扇记忆之门(图)2016-01-26
清康熙郎窑红釉梅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原标题:康熙红和康熙窑) 那一日,在一间已被淘过无数遍的店铺里,又无意中发现了一个郎窑红的烛台。郎窑乃康熙朝的督陶官郎廷极所烧之窑,以其红釉器最为名贵,人称“郎窑红”。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曾烧出史上最好的红釉器,红极一时,红光万丈。但自明中期之后,红釉器却日暮江河,以至沉落。只是到了康熙仿烧宣红,恢复了已失传两百多年的高温铜红釉技术,才终于烧出了一代名品郎窑红。郎窑红的口沿因红釉垂流而形成白边,俗称“灯草边”;然由于修胎工艺超绝,到了底足却再无垂流,令人称奇,俗称“郎不流”。郎窑红与宣红其实类而不同,其最明显的呈相并非幽玄的橘皮釉,而是鲜艳的牛毛纹,故法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