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施江城  

 

  • 良渚遗址: 向世界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组图)2019-08-21

    引言: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考古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中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创新,专业考古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为世人呈现中华大地上如“满天星斗”的璀璨文明。“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说起新中国的考古成就,良渚遗址大发现是其中耀眼夺目的一颗明珠。从杭州市中心出发,往西北方向驱车约一小时,就可以到达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在5000多年前,这里曾经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灿烂的文明。195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

  • 6位名家书画义卖40万元 将捐助尿毒症患者换肾2014-04-15

    本报3月7日刊登《小伙患尿毒症害怕“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爱心联盟重疾救助基金施援手》一文,报道了患上尿毒症的小伙孔卫俊认为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他担心自己随时可能失去这一切,极其重视生命的价值。该报道引起社会多方关注,企业家、书画家等5人还成立爱心联盟重疾救助基金,专门筹集资金帮助孔卫俊换肾。4月11日至4月16日,武进淹城博物馆,中南海特聘画家、国务院国礼特供艺术家缪法宝、常州市美协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江可群以及常州本土著名画家徐慰刚、张振、朱利群、马晓领等书画名家携带精品力作参加《大爱慈济——书画义卖展》。 本次义卖展展出书画作品50余件,涉...

  • 旅美华裔摄影家作品参展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会议(组图)2012-09-29

  • 笔上明城画里金陵 书画巡回展(组图)2017-10-27

      “笔上明城·画里金陵”书画巡回展介绍江苏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笔上明城·画里金陵”四地书画巡回展览将于2017年10月28日下午3:30在南京城墙解放门段临湖厅隆重开幕。本次书画展将在南京、泰州、江阴、盐城作四地巡展,不仅展出艺术家以城墙为主题的作品,还邀请著名学者纪太年老师开展现场艺术主题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城墙、参与申遗和保护工作。时维三秋,恰逢重阳,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自是乐事。在南京城墙解放门,不仅可以欣赏当代艺术家的精品画作,钟山龙蟠、玄武烟柳、九华塔影等金陵胜景亦可一览无余。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筹办机构主办单位:南京市文广新局 南京晨报...

  • 重庆古钓鱼城考古新发现:面积应超13平方公里2012-07-19

    昨日,考古专家、重庆市考古所副所长袁东山对外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古钓鱼城面积应该超过13平方公里,要比现在我们看到的钓鱼城大5倍以上;威名远扬的“一字城”是正宗的“重庆造”,它在元代通过战争远传东南亚。 新发现一: 面积超13平方公里 袁东山从2004年开始对钓鱼城进行考古发掘。他介绍,去年5月,市文物考古所在配合钓鱼城城墙遗址修缮工程的文物调查中,新发现了南一字城西城墙上段。今年,市文物考古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据了解,目前钓鱼城的面积为2.5平方公里。“真正的古钓鱼城面积应该超过13平方公里。”袁东山介绍,通...

  • 书画艺术滋养美好生活(图)2021-08-20

    萧县书画家们讨论画作萧县是首批命名的“全国书画艺术之乡”,有着厚重的书画发展史和浓厚的书画文化氛围。目前,全县能文善画者有4万余人。近年来,该县为进一步繁荣书画事业,提升“全国书画艺术之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培育和壮大书画艺术人才队伍,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从普及、提高、激励三个维度先后面向全县书画爱好者、书画专业人才和书画高端人才,实施了“田园普及计划”“狮虎行动计划”“英才激励计划”三大培训工程。十年来,当地通过三大培训计划已培养书画爱好者近2万人,艺术院校学生4000余名,600多人成为安徽省级以上书协、美协会员,38名书画家成为中国书协、美协会员。筑起人才高地今年暑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 北京公布大运河遗产(北京段)保护规划2012-09-07

    北京市文物局官方网站5日公布了大运河遗产(北京段)的保护规划,要求各区县严格执行规划内容,加强运河沿线文物保护和管理,促进运河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据悉,中国将于2014年正式进行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北京市文物局要求辖内规划、市政、水务、园林、建设等部门,配合做好大运河申遗的基础工作。    大运河是中国重要的线性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其中,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范围为“北京市、天津市、河...

  • 文物鉴藏:长城工牌到底是什么(图)2018-07-11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 张晓东在现存的史籍和文物中,有关长城修建和施工等方面的文字记录和实物并不多。在嘉峪关长城博物馆藏有一块“长城工牌”,它的发现使我们掌握了长城施工的实物资料,对长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城是如何施工建设的,地方志等文献记载较少。工牌作为长城修建历史的真实见证,为我们提供了古代修建长城翔实、可靠的历史佐证。1975年,“长城工牌”在嘉峪关关城到石关峡段长城的城墙顶部夯土中被发现,而这段长城现在被称为暗壁,它和关城南段的明墙在明代统称为肃州西长城,“长城工牌”的位置距肃州西长城北端约1公里处。这块“长城工牌”为青石质小石碑,碑体较规整,高19厘米,宽11.5厘米,厚2厘米。两面...

  • 该如何拯救被挖空的中国2013-12-26

    在南京高淳区砖墙镇和安徽省宣城水阳镇、狸桥镇交界的水阳江河道上,每天有数百村民云集疯狂挖宝,数十名文物贩子则云集此处收购。据称有不少村民靠此发财,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不少村民都挖到瓷器、陶器还有古钱,这样的挖掘持续了很长时间,整个河岸被挖得千疮百孔,江岸上被遗弃的瓷器碎片随处可见。有的村民甚至动用挖掘机来挖宝,对文物的损坏非常严重。 农民没有受过教育,看到地里埋藏着文物,认为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每个人都想去啃一口,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一夜暴富。如果我们可以谅解没有文化的农民对文物的破坏,那我们能够原谅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开发城市的开发商、城市的管理者对...

  • 蓬皮杜与上海五年展陈合作开启(组图)2018-01-15

    西岸美术馆效果图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签署协议中,提及了有关上海西岸与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的合作项目,这也使一直以来有关上海西岸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五年合作展陈项目尘埃落定。目前,首个常设展已开始积极筹备,预计2019年初开幕。据透露:“中法两国将根据2017年11月24日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联合声明的决定,加强教育、文化和科学交流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双方将通过经验交流与培训等方式积极推进合作,对作为两国文化多样性体现的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为此,双方支持蓬皮杜中心和上海西岸艺术博物馆(下简称:西岸美术馆)共办展览和研讨会。双方同意在互利基础上在教育、影视、...

  • 叶岚担任叶浅予研究会首任会长(组图)2017-06-30

    叶浅予研究会会长叶岚"叶浅予研究会"成立暨"叶浅予研究会成立作品展"于2017年6月24日上午在国画艺术大师叶浅予的故乡浙江桐庐叶浅予艺术馆隆重开幕。著名画家吴山明任名誉会长,著名画家叶岚当选为首任会长。研究会有会员一百二十余人,会员来自全国各地,许多会员都是活跃在书画艺术界的知名人士和各地区美术书法界的领军人物,有中国美术学院吴山明、朱颖人、蒋曼萝、柏建斌。中国艺术研究院赵文江,浙江画院邢鸽平、刘伽郡,南京艺术学院成军、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院胡晋、江南画院宋晓赟、宋依农,美术报刘一丁以及知名书画家孔雨田、葛寒冰、蒋釆、吴建民、施悦儿、邓学梅、郑曼玲、叶少波、李生祥、李明、聶晖、方霁等优秀艺术...

  • 探索早期楚文化入湘遗存(图)2021-01-26

    1月9日,罗子国城遗址(罗城遗址)考古发掘及专家现场会在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举行。与会专家认为,罗城遗址北部小洲罗地点出土大量春秋中期甚至更早的遗存,属于湖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批典型楚文化遗存。这充分说明,罗城遗址是目前所知典型楚文化进入湖南最早的地点之一,可谓湖南被正式纳入中原王朝治理体系的起点所在。罗城遗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古罗城村。遗址主要由城址区及外围的聚落组成。城址区现大体可见长方形的城垣,东西长约620米,南北宽约320米,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城垣的东、北、西三面挖有壕沟,南面为李家河。从以往调查情况看,在罗城城垣的外围,还分布有小洲罗、小洲熊、鸡公滩、马...

  • 展200余件玉器 呈良渚文化魅力(组图)2017-12-28

    图为良渚文化镂空神人纹玉冠状器“截至目前,我们已在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核心区发现了300多个遗址点,发掘和研究工作仍在深入进行。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让西南地区的市民更加切身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晔27日在重庆如是说。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图为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琮当天,《王国的尊严——玉器与良渚文明》展览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200余件(套)玉器首次亮相山城,该展览以“玉之沃土——王国”、“玉之灵魂——信仰”、“玉之高贵——礼俗”、“玉之精湛——绝技”和“玉之升华——传承”五大部分组成,从各个层面全方位讲述良渚文化中的玉...

  • 舟楫千里读千年:国博大运河文化展 恍若置身河岸(组图)2020-11-04

    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经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古代运河是哪一条?答案是:中国的大运河。11月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170件/套展品,辅以多个数字影像和互动项目,系统展示大运河的开凿历史、通航功能、漕运管理、工程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国家博物馆首次全面系统展现大运河及其衍生出的深厚文化底蕴。蜿蜒曲线打造的展览空间,让观众如同置身“河岸”。“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展览海报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邗(hán)沟,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组成,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彰显了中国古代先贤们的伟大创造力和无穷智慧,...

  • 鉴宝画廊名家扇面展美都收藏大观园开幕(组图)2014-08-05

    北京美都收藏大观园许进强(左)与策展人于淼(右)主持展览开幕式 2014年8月3日,近扇尽美----鉴宝画廊名家扇面艺术展在北京美都收藏大观园举行,本次参展的60位艺术家均是书画界著名、知名的老中青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主题涵盖了花卉、山水、人物、书法,在有限的尺幅内展现了无线的艺术天地。参展艺术家有(排名不分先后)卢禹舜、赵卫、纪连彬、邢少臣、秦学、张军博、周松竹、岳增光、唐朝轶、樊峰、只宏伟、陆柏年、张殿清、刘钻、付振宝、计建清、盛鸣、施江城、孙立琨、汪新林、寇俊宝、张继华、谢景臣、魏殿松、赵凤祁、朱佩之、冯春明、张宏林、王敬之、秦健春、壁光、李刚、王世利、徐如铁、郭丰、黄红涛、付熙...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