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李志向  

 

  • “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展在上海举行(组图)2013-08-22

    近日,“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如期举行。策展人李旭,以及参展艺术家代表谷文达、张恩利、喻红出席了发布会现场。   此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馆后独立组织策划的大型展览,策展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旭。展览将肖像为主线索,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录像和摄影等作品形态,全景式呈现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 展览分主题展和特别项目两大部分,主题展由五个分支单元构成,分别是“具体的人”、“内心世界”、...

  •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举办(图)2014-08-19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展览海报 2014年8月16日下午3:30,“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将在长沙力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由湖南省共青团团委、湖南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办,长沙黄红蓝美育集团、娄底行知教育集团协办,湖南青年美术家协会作为学术支持。展览特邀了周玲子、黄礼攸、彭毅、戴永强、曾传兴、禹云贵、冯晓阳、胡大虎、彭洪烈、丁虹、熊长虹、文鹏、何玲、胡柯、范飞、王峰、卿可钧、陈琪、陈石虎等46位扎根于本土的青年艺术家,同时还汇集了杨锴、康毅、阳磊、周艳阳、张万民、罗旦、汤涵等19位曾学习于黄红蓝艺术...

  • 中宇力度举办“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李洪海百扇书画展” 助力...2018-11-12

     11月11日,由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主办,泰中艺术家联合会、北大青鸟文化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厦门传世艺宫美术馆、中金银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李洪海百扇书画展”在北京举行。除书画展之外,由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出品,多位大师题写的茶具、心经杯、沉香桶等多件文创产品亮相,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新理念,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右起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原监事会主席秦永忠、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李洪海、中央数字书画频道董事局主席王平、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书记赵长青、原总政治部上将、原总政治秘书长李凤山少将、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宇力度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邢...

  • 佳士得与苏富比的内地实战(组图)2013-09-11

  • 流风叙韵——当代书画五人展隆重开幕(组图)2014-12-22

    展览现场由《中国水墨》杂志社主办、北京乐木文化协办的“流风叙韵——当代书画五人展”于2014年12月20日至2015年1月8日在北京乐木文化展出。开幕式于2014年12月20日下午2点开幕。本次画展的5位参展艺术家季酉辰、杨春华、张伟平、胡石、怀一几位先生均为新文人画的代表人物。展览的120余幅书画为近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大凡志同道合之人必有趣合,趣合则“会”,故古人有:以诗会友,以文会友,以画会友云云。今日画坛以画结友之事常见,虽别于古人之“难见”,但因“趣合”,便能常见。他们向往文人情趣,各具文思。又因为志趣相投,文思相近,携手便水到渠成。其中有空灵飘逸者,有沉静幽涵者,有儒雅清馨者,有淡...

  • 画布之上的牛形牛影(组图)2021-02-18

    文艺的母体是现实的生活与久远的文化。大凡某种题材能孳生赓续、经时不蔽,必因其与人之生存朝夕与共、情理互参。这些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渐融入文化史的清流。与人日常相伴的动物、牲畜形象很早就成为了文学和艺术创作的常见题材,进入图画、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与人类生活关系紧密、作为“六畜”之一的牛即在其中。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一般来说,回顾美术史上某种画题或某类形象的源流,多从画史典籍与画迹传播中寻找出处。牛的形象,在远古陶器、周秦的青铜器、玉制品及汉画像石等处已可寻迹,再至魏晋六朝正式走进文人绘画。如学者所言:“马和牛自古以来就是非常流行的绘画题材,因为他们分别代表着帝...

  • 浙江画院四十回望文献成果进京展在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2024-09-25

    开幕式现场9月23日,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画院主办的“湖山胜处——浙江画院四十回望文献成果进京展”在北京中国文联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画院党支部书记茹峰为展览启幕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永军,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诸迪,...

  • 画家向公立美术机构无偿捐代表性作品渐成风气(图)2017-03-16

    林风眠捐赠给上海中国画院的作品《黄枫》,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资料照片)近日,“捐赠”成为申城一连串艺事不约而同的关键词:“精艺报国———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捐赠作品展”于上海中国画院美术馆开展,汇集的共计60余件画师代表作,统统来自他们各自的无偿捐赠。上海“工人画家”杜家勤家属代表向中华艺术宫无偿捐赠14件杜家勤珍贵遗作。关于那个“钢花飞溅”年代的记录得以更趋完善。向公立美术机构无偿捐赠自己最有代表性的创作,在画家群体中渐成风气。在他们看来,最好的画应该留在美术馆,为观众共享。正因为他们的慷慨义举,观众才有了“眼福”,得以近距离欣赏更多的精品佳作。以作品被公立美术机构收藏为荣正于上海中国画院...

  • 大道无垠——谢志高画展2014-12-19

    2012年6月5日至6月13日,著名画家谢志高首次个人作品展览“大道无垠——谢志高画展”将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南方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共展出作品200余件,主要展出他历年创作的大型主题性创作和水墨小品,同时展出的还有他早年创作的部分连环图画、插图和写生稿,全面展示谢志高从艺来50余年的美术创作历程。谢志高原籍广东省汕头市,1942年生于上海,初中毕业即考人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尔后升该院中国画系,于1966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河北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中国画,年画和连环画的创作,并不断有作品参展、发表和获...

  • 文物凭空消失折射了什么2015-08-06

    李绾心一个地方若让人觉得美不胜收,多年之后故地重游必定是一桩极好的美事。旧时种种涌上心头,再夹杂今时今日的感悟,真是别有一番滋味,让人久久回 味。可是, 如此平常的美事,对于福州的文史爱好者薛先生来说,却成了“痴心妄想”,他近日带朋友前往曾经去过的福州鼓楼区冶山游览,却发现冶山南侧两栋他钟爱的古建 筑被拆毁了。“怎么就被拆了呢?”怀揣着无处寄托的情感,薛先生追问。随着当地媒体的进一步调查,不但发现这两处古建筑皆在福建省文物局公布的“全省第三次 全国文物普 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中,且其中一栋被拆的时间为2012年。更为可悲的是,在进一步与当地文物部门沟通中,竟然发现当地文物部门浑...

  • 集善仁美·助推圆梦”优秀残疾人艺术家百人推介第二场活动在京举...2020-11-08

    活动现场11月6日,“集善仁美·助推圆梦”优秀残疾人艺术家百人推介第二场活动在京举办。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徐钢,著名书画家太康、赵勇、黄添喜、石英宝、潘小永、常秀林等专家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共推介单桂体、赵靖、王勇松、郑明清、钱宗文、李维民、李也、刘嵩琛、赵丽、郭立、霍胜、陈银香、王正鹏等13位美术类优秀残疾人艺术家。推介活动搭建了残疾人艺术家学习交流平台,帮助残疾人艺术家与高端艺术平台对接,展示残疾人文化艺术成就,增进社会各界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创造力的了解。活动上,各位专家对残疾人艺术家的作品逐一进行点评,给予充分肯定,并现场交流、授课。赵勇表示,近年来,在文化艺...

  • 北大书法所“文化书法与美育国策”学术论坛成功举行(图)2022-09-08

    2022年9月3日下午,北大书法所“文化书法与美育国策”学术论坛成功举行。 北大中文系副主任、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苏东,北大书法所名誉所长、北大社科部原部长、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出席论坛并致辞,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肯定了北大书法所的文化书法理念,论坛的举办也体现了北大书法所在学术研究上的新时代拓展,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书协理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王岳川做《美育十大问题与文化书法时代格局》的主题演讲,对美育与文化书法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多方面的阐释,强调了美育与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王岳川教授首先...

  • 说床话榻释坐姿(组图)2015-12-18

     山东汉安丘庭院百戏画像,画中贵族独坐一榻(贵族坐榻局部) 山东汉安丘庭院百戏画像,画中贵族独坐一榻译珍4P:说床话榻释坐姿原著/藤田丰八 译注/董玉库 编辑/张嘉奇上一篇文章中关于坐姿的说明,表明古代中国人不是坐在床上,就是坐在地上。可是在《说文》中,除了床之外,并没有列举其它坐卧类家具(除掉附属物几、帷、枕、筵、箦等)。可以推测,在汉代可能再没有什么坐具了。长狭而卑曰榻到了汉末,刘熙的《释名·释床帐》里,除了床字以外,还有榻字,“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小者曰独坐,主人无二,独所坐也。”《说文》中没有“榻”字。《康熙字典》对“...

  • 从传统走来——中国画第七回邀请展开幕(组图)2012-11-12

    “从传统走来——中国画名家作品展第七回邀请展”开幕式剪彩 由《水墨中国》杂志、中国网络电视台鉴赏频道主办,中国画学会学术支持的,从传统走来——中国画名家作品展第七回邀请展于2012年11月10日下午3点于北辰国家会议中心国艺美术馆开幕。 从传统走来是以李宝林、于志学、吕绍福为发起人,每次邀请十余位当代著名水墨山水画家,至今已成功举办六次主题画展,2011年秋天在成都画院成功举办,深得好评。今年又将举办第七回邀请展,此次展览规模阵容更为庞大共共邀请了34位山水、人物、花鸟的著名画家,更具学术影响力,从而促进南北方艺术...

  •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 博学善导遗世独立(组图)2014-10-28

    李叔同:培养后人严肃教育博学善导遗世独立 说起李叔同,可能有人会觉得陌生,但提到这首广为传唱的《送别》恐怕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歌的词作者便是我国近代艺坛上的这位杰出的先驱人物:李叔同,也就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艺术造诣卓越的全才:培养丰子恺、刘质平等名人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九月初四圆寂于泉州。他是我国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