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杨力舟  

 

  • 从“国画六法”来欣赏中国画(组图)2022-03-23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民族绘画的统称,也称国画或水墨画。它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为调和剂,以毛笔为主要工具,以宣纸和绢帛为载体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特有画种。它植根于华夏浓厚的文化沃土之中,跨越不同时空,历经萌芽、发展、成熟、创新、再发展的诸多不同阶段,形成了融汇民族文化素养、思维方式、审美意识和哲学观念的完整的艺术体系。它与西方的油画形成了两座并峙的艺术高峰。▲北宋 范宽《雪景寒林图》笔墨浓重润泽,皴擦多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1、欣赏作品要看气韵早在1500年前,南齐的谢赫就提出了品画艺术的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六项法则。气韵生动,是对作品的总...

  • 画速写还是不是必需:一组三峡旧画稿引起的怀想(组图)2017-11-10

    青年供销员,1984年7月20日画于长江轮上(李公明图)近日整理旧文稿、画稿,终于找到在记忆中印象很深的一组长江三峡旅游速写。1984年7月,我和妻子从广州坐火车到武汉,然后转乘长江客轮,目的地重庆。逆江流而上,可以慢慢欣赏长江两岸景色,有些靠岸的地方还可以下船在码头周围转转,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我带着简单的速写画具,在船上、岸边画了一些速写。在岸上转悠的时候,来不及画的,就默记在心,回到船上赶紧画下来。三十多年过去,这组速写画稿不仅勾起岁月记忆,而且让我重新思考有关速写的问题。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长江边的船队1984年7月20日船过西陵峡(李公明/图)长期以来,速写...

  • 青年雕刻师于彬的核雕人生(组图)2015-05-27

     于彬作品 方寸之间,自有天地。橄榄核小不寸盈,在于彬的手里却能包罗万象,无数个鲜活传神的人物形象被他一一刻画在橄榄核上。近年来,核雕青年艺术家于彬在北京核雕界声名鹊起,受到了核雕爱好者的关注与认可。在核雕师中,1984年出生的于彬,并不算年轻,在这个多为20左右就出师的行业中,他应该算是晚生。在核雕这个领域,除了要具备一般雕刻所需要的雕刻基础之外,还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的刀具、特有的指功、特别的毅力和独特的构思,除了外在的努力,更需要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以及对核雕事业的热爱,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这也是于彬受到核雕爱好者认可的原因。_ueditor_page_brea...

  • 西安美术学院:走中国特色教育之路 办人民满意艺术教育2014-10-17

    陕西日报讯(见习记者高萌)凝聚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紧紧把握时代需求,肩负国家建设之重任是现代大学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美术人才,发挥科研创作与学术研究优势,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正能量则是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责任与担当。 由贺龙元帅倡建并担任首任校长的西安美术学院,与大雁塔东西相对,承十三朝古都积淀的历史文脉和延安文艺思想的浸染与蕴育,数十年来兼容并蓄、尊重个性,关注现实、服务人民,站在了时代文化阵地的前沿。这所与共和国同龄的高等美术学府,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和文化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联,形成了独具理念的美术教育形态,构建了富有中国...

  • 长得磕碜人气爆女星(组图)2014-08-18

        不算标准美女的刘若英,却生来就有一种很怀旧很忧愁的美,让人不忍心破坏。她就像一杯奶茶,虽然没有红酒的高贵典雅,没有咖啡的精致摩登,却散发着温润香浓的芬芳。刘若英的魅力就在于那份知性女子的风情,淡定从容的她总给人以大气和自然。        李宇春是超女中最男孩子气的女生,而且长相身材都不及同时竞技的张靓颖和何洁,但是她的人气却是所有人中最高的.只要有李宇春在的地方,哪里就有成群成群的"玉米",而且尖叫声呼喊声不断,由此可见虽然李宇春没有女孩子的那种娇气,但是走中性...

  • 艺术先锋人物——书画家彭利铭(组图)2021-08-13

    【艺术简介】彭利铭,1965年生于湖南涟源,长于京城,少时受中央文史馆前辈指点学习书画,后师从欧阳中石教授。历任第八届北京市文联副主席,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第五、六、七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四、五届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搭载神舟飞船遨游太空。多幅作品收藏或装饰在人民大会堂、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京西宾馆、中国文联大楼、北京市委、市政协等重要场所。自九十年代以来作品经常参加全国性大型展览。2019年,为迎接建国70周年大庆,应有关部门邀请,为天安门城楼大厅创作巨幅山水《大美中华》。三十余年来,热衷于美术评论、书画宣传、活动组织策划工作,曾...

  • 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将开幕(组图)2016-04-18

    海报“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是每年一届的关于当代装置艺术的国际学术论坛和展览,第三届即将于2016年4月17日15:00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在此之前已经在北京“圣之空间”和上海“龙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旨在推动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发展,发掘有潜力的装置艺术资源,把握装置艺术语法关系,完善中国当代艺术格局,丰富中华民族的当代艺术观点。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兴起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这种艺术形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产 生,是客观、理性、积极、系统的文化现象。在全球化格局之下,我们不仅仅是自我文化的觉醒者,也是世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参与世界文化的构建不仅...

  • 刘翔摔倒退赛引众明星关注 王菲微博鼓励(组图)2012-08-08

  • 西安育贤书法高考高继承导师工作室对书法就业形势分析(图)2017-04-06

    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教育部的重视。艺术类专业建设不断完善,自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设书法专业,到2016年已有近200所高校招书法专业考生,而这个数据到现如今已不断在扩大,选择通过书法考入理想大学已成为优选捷径!一、书法高考前景分析随着近几年中小学陆续开设书法课程,书法教师全国性紧缺。据统计,书法教师缺口达到数十万,而通过1、 教育行业大学培养一个合格的书法教师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所以在今后几年书法专业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2、 文化部门事业单位有专业从事书法研究的工作部,如:文化馆、文联、博物馆、艺术馆、书法协会、书画院、艺术研究院等都需要专业书法...

  • 李小山:一位画家的史诗(组图)2016-08-30

    杨佴旻 《春色》 2016年  96.5x60cm  纸本设色作者:李小山一、他这个人我与杨佴旻虽然结识时间已久,但真正在一起相处,则机会不多。以我的直观感觉,杨佴旻不是高调的人。与许多喜欢做画外功夫的画家相比,他宁愿守在画室里埋头画自己的画。我一向比较逆反,当多数人过于收敛和谦虚,不愿抛头露面,我便对那些敢于自我肯定,甚至自我膨胀的人发出喝彩;而在人人冒充大师及泰斗时,我对那些自谦的人低调的人怀有好感。对前者的喝彩,是因为当某人在万马齐黯一片沉寂之时敢为人先,体现的是一种勇气和魄力;对后者怀有好感,是因为现在依靠自吹自擂做自我推销成了愈演愈烈的风气,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

  • 技扬华夏 艺成宗师——黄杨木雕名家王凤祚艺术评析(组图)2023-02-16

    王凤祚《牛郎织女》(1953年作)黄杨木雕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并称“浙江三雕”,以“木中君子”黄杨木为创作对象,借助材料本身质地细腻、颜色金黄、纹理精美的特点,营造出造型生动、色彩华美、人文内涵丰富的艺术特色,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由于木雕艺人多数身处社会底层,接受教育有限,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依靠师傅手把手带徒弟的经验传授方式代代相续,没有规范教学,也没有理论指导。因此,陈陈相因、传承有序、取舍由人就成了木雕技艺也是黄杨木雕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特色。其中,“技”是长期训练实践的积累,“艺”是才智与创意融合的结果,“术”是获得认可后形成的方法或范式,综合拥有了这三者的木雕...

  • 1300幅手绘连环画被私自出版 11名艺术家维权成功2014-10-16

    28年前,11名连环画艺人精心绘制了画册却未能出版;与出版社终止合作25年后,才发现当年手绘的1300多幅连环画竟已被出版社私自出版了两次。在多次协商无果后,这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艺术家不得不将出版社告上法庭。杨浦法院审理后认定出版社构成侵权,老艺术家的智力成果终受保护。 艺术家集体创作《水浒后传》 1986年初,某美术出版社想要出版一套《水浒后传》主题系列连环画,并委托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的吴冰玉帮忙组稿、编绘画册。在吴冰玉的邀请下,郑波、刘履端(笔名刘琦)夫妇及黄大华等11名连环画艺人参与了画册绘制。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创作,包括《大闹登州》、《群雄结义》、《智取金鳌岛》、《血溅柳塘湾》...

  • (图)石家庄一女大学生设计“绳”服获大奖2014-11-10

    盛杨(前排右一)带领穿着自己设计的“绳”服的模特上台领奖。记者董昌摄    燕赵晚报讯(记者董昌)穿上用绳子做的服装走上舞台,迎来一片喝彩声。昨日,石家庄一名大学生设计的“绳子服装”在河北省服装设计大赛上荣获二等奖。    昨日,在第十届河北省“服装设计”大赛决赛现场,来自省内多所院校的大学生设计师将一套套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通过一位位大学生模特在T型台上展示,现场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       &nb...

  • 力耕十年!这位乐清人举办雕书画印艺术展(组图)2023-10-02

    9月28日上午,力耕十年——高公博雕书画印艺术展在温州城市大学举行。在这场时间和艺术的对话中,你会找到周而复始下坚持的力量。本次展览由温州市文联、温州城市大学、温州博物馆主办,乐清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展览现场。胡艺兵 摄从时间里寻找答案高公博1965年入行黄杨木雕艺术,1993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3年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50年来,高公博以10年为一个阶段,第一个十年学习黄杨木雕圆雕技艺,此后每十年一个阶段,探索根雕、劈雕、意雕以及百国之木的艺术创新。此次展览,高公博带来黄杨木雕劈雕作品外,还有100幅励志为主题的书法作品、100幅京剧绘画作品和100幅温州百工篆刻...

  •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组图)2014-08-26

      张凡凡    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崛起了一个流派--清新文化。清新文化倡导人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要秉持"清新"二字,激扬正气,清除污垢。所以,这个文化导向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更适用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范畴。这个文化主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中国"清新文化"的浪潮。出人意料的是,"清新文化"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孩--张凡凡。    张凡凡,系文化学者,诗人,词曲作家,书画家,歌唱家,传媒人,...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