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杨力舟  

 

  • 青年艺术家受新藏家关注:有潜力也有风险(组图)2015-03-09

    贾蔼力作品《疯景1号》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陈宇强当贾霭力、李松松、王晓勃、管勇、宋彦军等一批青年艺术家,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且成交价持续上涨时,人们最后意识到:随着时光流逝,国内艺术领域中年轻一代以破土而出的方式宣告自己的成长,他们当中的“80后”已过而立之年,“70后”一批有的已过不惑之年。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和他们在艺术市场上的崭露头角让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关注他们。自去年的香港苏富比夜场上,贾霭力的《疯景1号》以1180万港元成交之后,关于投资青年艺术家的话题也是逐渐升温。日前,广州日报所登的《“潜力”书画作品是收藏富矿?》与刊登于南方日报的《青年艺术家市场升温,投资收藏抓住三...

  • 敦煌为洞窟沙丘胡杨等建数字化档案2014-12-23

    中新社兰州12月22日电 (南如卓玛)22日,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在甘肃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披露,敦煌目前建成投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的飞天云计算中心推动智慧旅游,即 将要给敦煌的洞窟、沙丘、残墙、烽燧、胡杨等全部上二维码户口,建数字化档案,做多语种“音配像”电子地图,让游客实现“把导游装进手机里”。詹顺舟说,目前,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依托飞天云计算中心建设智慧旅游景区,重点是WIFI全覆盖、自动导览、手机客户端服务,安装综合视频报警系统,游客流量监控系统和云终端门禁系统。“游客可用指纹、人脸、身份证、手机二维码代替纸质门票进出景区。”詹顺舟说,当地还建立了集搜索、展示、交易、管理和服务...

  • 杨飞云:少女系列作品欣赏2009-03-13

       开篇语:   杨飞云:“……慢慢地我摸到了绘画的源头,为古典绘画折射出的光芒和魅力所深深震撼。古典绘画为人类绘画史上的经典,在这部经典中我们几乎可得到想欲的一切:样式严谨精微,内质却开阔宏大;外貌具象写实,却表现出超然升腾的灵性之美;非常人性的表征,却又承载着神性的大境界……以写实而可触摸的质素,来唤起人的崇高理想与信心,唤起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精微,才能致广大,明妙理,方能行自由。美术需要艺术家有美感,若没有美感我们应羞于从事美术创作,因为美和善相连,是发端于心灵的东西。若对美失去了追求,恶就生出来了。我期望自己远离...

  • 满眼都是灾区鞋底,杨烨炘艺术展在沪开幕2024-08-14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近日,艺术家杨烨炘在上海M50艺术区举行个人展览《我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本次个展全部以“鞋底”作为艺术符号,旨在探讨人类存在的深层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通过行动与世界互动,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我想讲一个关于人的故事,很多人画头,画脚,画身体,或者画鞋子,但是几乎没人画鞋底,没有人看得起鞋底,鞋底纳污含垢,卑不足道,以至于不值入画。而我认为,鞋底却是最值得描绘和观察的,就像警察通过鞋底的蛛丝马迹来解题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音容笑貌,体态特征,甚至破解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认为鞋底藏着一个人最多的秘密,也是一个人的存在证据,是这个时代最值得研究的人类痕迹”。杨...

  • 满眼都是灾区鞋底,杨烨炘艺术展在沪开幕2024-08-14

    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近日,艺术家杨烨炘在上海M50艺术区举行个人展览《我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本次个展全部以“鞋底”作为艺术符号,旨在探讨人类存在的深层意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通过行动与世界互动,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我想讲一个关于人的故事,很多人画头,画脚,画身体,或者画鞋子,但是几乎没人画鞋底,没有人看得起鞋底,鞋底纳污含垢,卑不足道,以至于不值入画。而我认为,鞋底却是最值得描绘和观察的,就像警察通过鞋底的蛛丝马迹来解题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音容笑貌,体态特征,甚至破解一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我认为鞋底藏着一个人最多的秘密,也是一个人的存在证据,是这个时代最值得研究的人类痕迹”。杨...

  • 展览现场丨“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2022-01-11

    2022年1月5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广西书画院隆重开展,这次展览共计展出400余幅作品,分为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水墨精神四个大的艺术板块,是长期艺术探索与学术思考的一个回顾性的阶段总结展览。作为从陕西走出的著名艺术家,杨晓阳在几十年的艺术创作中紧紧围绕“丝绸之路”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表现了大量丝绸之路沿线,特别是陕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的乡土民俗和自然风貌。在80年代中期的求学期间,他就曾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到达新疆,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边走边画,也从此结下了与丝绸之路的不解之缘。数十年过去了,他沿着丝路走过了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今天...

  • 杨济淮 李世银国画作品展暨艺术研讨会在豫皖情艺术馆举行(组图...2014-12-05

    相关领导和嘉宾参观展览2014年12月4日,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作部、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共同主办,豫皖情艺术馆承办的“杨济淮、李世银国画作品展暨艺术研讨会”在豫皖情艺术馆隆重举行。中国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院长谢冰毅,河南省美协顾问刘建友,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司马武当,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李学峰,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顾问、河南省美协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李明,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顾问、郑州市文联主席钟海涛,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信阳市文联主席殷丽,深圳市鑫天隆书画院秘书长罗光莹,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副会长杨广生,安徽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王彪,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主任赵祖宏、常务副主...

  • 著名山水画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杨延文逝世 享年80岁(组图)2019-01-11

    杨延文著名山水画家、中央文史馆馆员杨延文先生因病于2019年1月9日20时50分在京逝世,享年80岁。杨延文1939年生于河北深县,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吴冠中工作室,生前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春风杨柳 76×75cm风习习柳依依  97x177cm江浸月 122x245cm杨延文在学生时代所学为油画,在1978年进入北京画院时却选择了中国画专业。19...

  • 从杨佴旻的探索看传统水墨画的复兴之道(组图)2015-05-05

    杨佴旻《周末》32.2×56.4cm 2002年作 纸本设色作者:胡继华疑虑更兼恐慌,漫无边际的猜测总无法令人释怀。于是,打开画册,眼见为实:晚期印象派色彩铺陈、中国传统水墨的点线型构以及日本传统的抽象抒 情,融合为杨佴旻独特的水墨画语,自有一种韵律与气势交叠的生命涌流其中。初识画面,笔者感到,如此风格水墨画同传统规范下的水墨画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笔者翻腾网络,却不见杨佴旻太多的宣言。于是拨通了他的手机,做了一次简短的交流。低调的杨佴旻惜言如金,交谈中间,他有一句话特别让笔者感兴 趣,而且确实与笔者自心发生了共鸣。他说:生在今日,中国艺术家只能做而且只该...

  • 杨建国:艺术品市场步入理性消费期2017-12-18

    编者按: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艺术圈起起伏伏,从艺术创作到商业市场,有高峰、有低潮,有认同、有争议。作为艺术品的创作者,艺术家作品及创作状态不可回避地处于关注的中心,与此同时,围绕在艺术家们周围的画廊、拍卖、媒体等机构,共同勾画出当下艺术圈的生存状态。对于艺术现象,每个人角度不同、位置不同,认知也会不同。作为当代著名的艺术策展人、评论家,杨建国称自己是艺术家最好的观众。多年来,他凭借专业的艺术学识和敏锐的市场视角,推出、推介了一批实力派的中青年艺术家,成为众多艺术家和收藏家可信赖的好友。由于沉浸艺术圈多年,他对于当代艺术创作、艺术品收藏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走向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北京商报:当下艺...

  • 袁姗姗被黑霸气秀腹肌 杨幂自黑自乐玩嗨(组图)2015-07-15

    实习生吴婷/文新浪娱乐讯 近日,曾被网友痛骂“滚出娱乐圈”的袁姗姗发布了《在网络暴力中捍卫自己》的演讲视频,从观众不断爆发的掌声中,我们隐约感受到了大家对眼前这个女演员的 改观。当然你可以从“黑姑娘”“新生”“人言可敬”的字眼中读懂一个明星所承受的一切,也许真的是“你承受多大快乐,就必须忍受多大痛苦”,但这一事件却 让大众关注到了“明星被黑如何转身?”这一命题,哪些明星曾被无数次戳中心伤,却又再次乘风破浪,扬帆于文艺界,你可曾知晓呢?Type1:懒理争议 自我反省一边是网友骂得热气腾腾,兴致盎然,而被骂的一方却并不在意,摆出一副貌似“高冷”的姿态。这一热一冷相映生辉,还真让人感觉他们是...

  • 杨佴旻的色彩水墨:见证中国社会思潮之变迁(组图)2016-06-08

    作者:何翠云谈到画家杨佴旻,不能不谈到传统水墨画与新水墨画之论争,多少年来,传统水墨革新,已经成为一个跨世纪的命题,从20世纪初,一些有志于艺术革新的先驱们如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等渴望创新突破传统,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与主张,身体力行,并做出一些创造性的实践与贡献,为后来者铺垫了道路。杨佴旻就是这样一个继往开来、不停探索创新的后来者。谈到杨佴旻的画,不能不谈到他在绘画艺术道路的孜孜求索、开拓与创新,谈到他中西融合的新水墨画以及他独创的杨氏技法,更不能不谈到整个社会思潮之变迁。爱之越深忧之越切 学生时代始为中国画命运担忧杨佴旻 山里人 1987年作 纸本设色1985年杨佴旻还是一个学生...

  • 贺文斌:“江南波普”海派当代精神的回归(组图)2018-07-25

    贺文斌 媚娘·媛见到贺文斌的作品,那充满春色的姑娘,她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站在破败的古城脚下,睁着略带迷惘的眸子带一丝丝魅惑。不经意的就会激起你心海的涟漪。年轻艳丽的女性或躺或卧在的厚重沧桑古城园林中,看似格格不入的元素强烈冲击着观看者的感官和内心。我们在贺文斌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对中国社会变迁的思考和某些荒诞的批判。贺文斌是出生于陕西,是地道的西北人,我们却在他的作品中见到南方水乡,苏州园林等南方传统文化元素,感觉到一个异乡人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贺文斌 媚 120x140cm2008-2011著名批评家杨卫这样评价他的作品:...

  • 杨飞云:少女系列作品欣赏2009-03-13

       开篇语:   杨飞云:“……慢慢地我摸到了绘画的源头,为古典绘画折射出的光芒和魅力所深深震撼。古典绘画为人类绘画史上的经典,在这部经典中我们几乎可得到想欲的一切:样式严谨精微,内质却开阔宏大;外貌具象写实,却表现出超然升腾的灵性之美;非常人性的表征,却又承载着神性的大境界……以写实而可触摸的质素,来唤起人的崇高理想与信心,唤起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精微,才能致广大,明妙理,方能行自由。美术需要艺术家有美感,若没有美感我们应羞于从事美术创作,因为美和善相连...

  • 杨俭朴国画作品欣赏2017-03-28

    杨俭朴,1957年生于四川南充龙门镇。自号返朴堂主人。1995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研修班”。现为四川中国画研究院画师,四川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特邀画师。2012年当选21世纪最具收藏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人物画100家。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全国以及海内外画展并有部分作品获奖,入编多部大型画集并发表于多家报刊杂志。曾经先后在成都、郑州、兰州、北京及日本东京、大阪、韩国首尔、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举办个展和联展。多幅作品为国内外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出版有《杨俭朴国画集》、《当代名画家技法解析——杨俭朴写意人物》、《中国当代名家名作——杨俭朴国画篇》。画家涉猎广泛,勤学...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