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风景油画作品展北航艺术馆开幕(组图)2013-01-05
开幕式现场 油彩赞美自然,笔触演绎西部。2013年1月1日,“克利风景——马克利油画作品展”在北航艺术馆开幕。来自中国西部的艺术家马克利用丰富的油画色彩、粗砺大胆的笔法,描绘西部大山大水的大美,抒咏生命不息的自然情怀。展览由中华文化促进会、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航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主办,北航艺术馆、甘肃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北京嘉蕴环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观看了展览,并欣然提笔书写“富采自然师造化,凝注真情西北风”对展览的举办表示祝贺。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
名家名作——走进著名书画家姚家恺的艺术世界(组图)2023-11-11
【艺术简历】姚家恺(嘉凯),1960年出生,北京人,号潭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结业,师从姜成楠、贾又福、张立辰、宋涤、王阔海等老师,并取得了诸位名家细心指教,多幅作品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等报刊上发表,《秋幕啸风》被日本广岛“心连心”美木馆收藏,2011年在北京展览中心举办个人展,2015年在河南郑州美术馆举办7人联展,出版《姚家恺画集》,多幅作品被加拿大、瑞士、新加坡、日本等国际友人收藏,2017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播出电视片《京城石子姚》专题的报道。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绘画年鉴理事,中国华艺书画院理事,北京子母石画院院长。潭石画且...
骚坛盟主 大雅扶轮——记晚清诗人、乡贤黄梦香2024-04-12
(一)去年写了一篇关于黄式苏的文章,近来总想写写他的祖父黄梦香。黄梦香(1832-1867),字子兴,号昆南,柳市沙岙桥头人,因住宅被火,寄居外家象阳荷盛。后卜地邻村高园,营构新宅,于屋东辟楼三楹,起名“古香楼”,藏书万卷,潜心研读。每当春秋佳日,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由黄梦香首倡,招郑梦松、郑梦白、郑梦江、郑一环及王环张鸿书为社友,并定九秋雅集,名曰“秋社”。每以“秋”为题,六社友各作诗三十首,合计一百八十首,总名《秋社联吟草》,犹如东晋“兰亭雅集”,为晚清乐清骚坛增添一景,成一时之盛况。当时名满天下的“咸同诗雄”,长洲江弢叔摄职乐清长林场盐课大使,居住于翁垟塔山,与乐邑诸文士结交,尤与黄梦香...
尚意荆楚 —— 湖北当代书法篆刻晋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开幕2024-01-05
张昌尔、左中一、夏潮、李昕、张士军、徐涟、熊召政、秦捷共同启动开幕仪式1月3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指导,中国国家画院、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尚意荆楚——湖北当代书法篆刻晋京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部分嘉宾合影展览开幕式上,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士军先后致辞。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孟庆星介绍展览有关筹备情况。中国文联相关部室领导、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有关专委会委员代表、中国文联相关部门负...
丁酉腊八专稿:扬州寒竹画中诗(组图)2018-01-23
《残菊抱香伴竹石》 李人毅绘扬州寒竹画中诗李人毅/文悠然间,又一个腊月到来了,望着窗外的雪景想起了三年前,2015年的此时我正在扬州,住在位于个园左邻的朋友家,从晚秋到腊月一直在各个景点画写生。先是日复一日的画竹石,不觉中腊梅开了,就顶寒冒雨画古梅,接着画起了隋堤的杨柳,还寻找扬州百年树龄的古树,一株株画了起来,不觉已有三百余幅。我的写生扬州是和读史联系在一起的,买到了市面几乎所有介绍扬州的书籍图片来读,古人吟咏扬州的诗词也是案头必读物,走进历史又面对现实,流连忘返于扬州文化中。那个秋冬之时,有好多扬州人都在街头、在庭院、在湖岗之间多次看到我的身影,有的为我拍照留影,成为扬州的一景。...
古往今来话玉器(组图)2020-11-27
玉一直是华夏人民所喜爱的珍宝之一。它不但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同时也是情操、道德的化身。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有“玉是精神难比洁”之描述。自古以来,华夏民族就把玉看得十分神圣和尊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就作为国家的重器而使用。到了周代,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当时对玉器的颜色、形状都有严格的规定:如只有天子用的圭,才可以在中央穿孔;用来礼天的璧,规定要用苍玉;礼地用的琮,要用黄玉;用以礼南方的璋,要用赤玉……战国至西汉早期玉镂空龙纹环古时玉的价值,在黄金之上。“先王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管子》)秦代以前,国玺是以金银制作的。而“完璧归赵”中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后来为秦始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徐德润花鸟艺术(组图)2018-05-05
徐德润·艺术简介徐德润、男1937年6月出生于济南,中国艺术研究院山东翰林画院院长,中国文化政策委员会专职画家,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国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国际名人画院名誉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加拿大世界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人事部艺术家委员会学部委员、中国翰墨促进会员、湖南省美术馆特聘画师。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一、为联合国成立50周年创作大型中国画作品《华夏神韵图210×860cm》、《万事和平图》,获世界华人作品大展、“金杯奖”“特别贡献奖”,以中国花鸟画技法表现重大国际题材做出了成功展示,作品被联合国总部收藏。《齐鲁名人》杂...
徐渭VS陈淳:一个穷疯 一个富狂(组图)2017-12-26
在艺术家梵高的故事里,有三个关键因素:1、有才华,但怀才不遇2、穷3、可能是个疯子翻看中国书画史,还真有这么一位明代“梵高”,他叫徐渭,被称为绘画“疯子”。徐渭1521——1593年,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别号。有才华,毫无疑问,看看他的粉丝团:郑板桥自称:“青藤门下一走狗。”齐白石曾说:“青藤(徐渭)、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颜真卿)。”_ueditor_page_break_tag...
拍场上如何“解暑”?(组图)2020-08-14
南宋 佚名《槐荫消夏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宋 《柳荫高士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 董邦达《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在历代书画中,可以看到古人或长夏掩关、澄怀静坐、赤膊消暑,或槐荫高卧,饮伏茶、烧伏香,甚至还有心静自然凉的。而AB君今天要说的是消暑必备的工具——扇子。现藏故宫博物院的沈周《江亭避暑图》扇页就非常值得一提,它是将清爽、平淡的审美意趣与清凉避暑的主题十分契合的一件作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明 沈周《江亭避暑图》扇页,故宫博物院藏这件作品是一幅笔笔紧贴诗意的画作:绘夕阳下,高士策杖至江亭避暑的小景。扇面构图为左右开合式,设色以绿色...
著名画家孟宪成艺术展亮相澳门好评如潮2023-12-27
12月25日,由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北京五洲和平书画院、珠海市美术家协会、澳门大湾区商业投资促进会、澳门恒宇集团、澳门游艇会主办的《著名画家孟宪成艺术展》在澳门金碧文娱中心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委员、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会长吴志良,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美亚集团董事长李国兴,孟宪成之子、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澳门书画艺术联谊会会长李秋平,原中国舞美学会副会长、孟宪成关门弟子毕启亮,中国电影海外推广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步亭,中国唱片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赵大新,国资委考核局李小龙局长、五洲和平书画院执行院长刘文迪,妈阁庙高管李咏心,澳门大湾区商业投资促进会会长曾厚沃,巴西中国友好交流会会长赵冬生,澳门大学法学...
博物馆里的树(图)2021-09-24
卡西欧·瓦斯康切洛斯 《穿越巴西如画风景之旅》系列之三十七,2015,棉纸喷墨印画迄今为止已知世界上最古老的森林化石可以追溯到3.85亿年前,植物生物量约占地表总生物量的99%。相比之下,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只不过短短30万年,仅占地球生物总量的0.01%。面对这个实际上占据地球生命体系核心位置的物种,人们会想到什么?这正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树,树”所呈现的主题,通过呈现近30位来自中国、拉丁美洲、印度、伊朗以及欧洲艺术家涵盖绘画、摄影、影像、装置、手稿等不同形式的200余件作品,从美学的角度观察和表现树,不仅呈现了树木本身的壮美和丰富多样性,也同时警惕人类通过砍伐森林造成的破坏可能带来的...
李书成国画作品欣赏2019-03-01
【艺术简历】李书成,男,汉族,1962年5月出生,海南文昌人,出生于海南石碌,全日制本科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书画家协会主席、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常务副会长、广东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广东书画艺术》杂志社总编辑、《广州文摘报》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画院中国书画课题班李书成工作室导师,曾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画院副院长、油画雕塑院副院长。 《和谐空间》国画在国画创作方面,大胆探索以侧锋技法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所画城市、山水重意趣而非形体,形散而神不散,以情运笔,以...
曾旭东的书法四略(组图)2023-06-02
《王勃诗句》2015《毛主席诗词句选》2000年《弘道养正》2018年2000年曾旭东在参展作品前曾旭东的书法四略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曾旭东是书画家研究中的一个特殊的个案,当我提出要把他的作品整理成专题发表时,他说:“这是我从来没想过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持这种心态的书画同仁,学习书法与绘画的初衷是自娱自乐,与成名成家不搭界。在他们看来,习练书法就是一种兴趣和爱好,更是生存需要,就像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重要。这种无欲则刚的艺术追求,使书写中的一撇一捺,成为了一个个纯净的精神符号,净化着人的心灵。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曾国藩家训·肃雍和鸣》20...
高圆圆银屏变迁史:从清纯高中生到美艳熟女(组图)2013-11-22
当下,播的最火的国产剧当属剩女题材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咱们结婚吧》是高圆圆暌违荧屏五年之久的“回归之作”,剧组主创、业内人士在欣赏该剧之后,都纷纷力挺高圆圆“已经实现了演技的自我突破,带来了堪称惊艳的表演”,导演刘江更用“大放异彩”来形容她在剧中的表现。毫无置疑,剧中高圆圆的扮相足够惊艳,就像一场专门为高圆圆定做的电视秀,这个出生于北京市通州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今年34岁的女星们大放异彩。34岁的她与第一部中作品的样貌形象相差不多,却早已不是一个风格。让我们一起会看下“女神”高圆圆...
吴湖帆旧藏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图)2015-12-25
冬日赏梅:吴湖帆旧藏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冬日赏梅:吴湖帆旧藏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冬日赏梅:吴湖帆旧藏宋刻孤本《梅花喜神谱》《梅花喜神谱》为南宋末年宋伯仁编绘,重刊于景定二年即1261年,这是一部极有艺术价值的专题性的画谱,为历代画家、版本鉴藏家所珍藏。作者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湖州人,曾任过监淮扬盐课官职,工诗,善画梅。这部画谱分上下卷,按梅花从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八个阶段,画出不同姿态的梅花一百幅,每幅配有题名和五言诗一首。全书分上、下两册,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情态的木刻画谱。宋人称画像为喜神,因而此书名为《梅花喜神谱》。传世南宋孤本《梅花喜神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