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张大千及谢稚柳等大师作品走进百雅轩(组图)2012-12-17
活动现场 2012年12月15日下午16时,大师艺术雅赏活动——“大师艺术鉴赏会暨迎新酒会”在北京百雅轩798艺术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百雅轩联合北京秋菊艺术机构共同策划并推出,并得到了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华夏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艺术梦想基金、歌华文化集团、时尚传媒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作为百雅轩推出的“百贤雅集”系列文化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独具匠心的将东方画坛巨匠张大千、谢稚柳、陈佩秋等难得一见的合作作品与西方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共同陈展。半个多世纪前,毕加索、张大千两位东西方公认的艺术大师在法国曾见...
第二届中国春兰节举行 “兰花百咏”书画印展“绚丽绽放”(组图...2023-02-23
书画名家现场创作百米书画长卷。 徐盈盈 摄中新网绍兴2月19日电(郭其钰)2月17日—19日,2023第二届中国春兰节在浙江绍兴举行。包含100首诗词、100幅书法、100幅画、100方印章、100幅拓片的“兰花百咏”书画印展同步展出,三十多位书画名家还现场创作讴歌兰文化的百米书画长卷。第二届中国春兰节以“品兰韵振兰乡”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丰富兰文化、增进兰交流、提升兰产业,重在展示兰花文化、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促进兰花产业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兰花百咏”书画印展现场。 徐盈盈 摄据了解,“兰花百咏”书画印展融诗词、书法、绘画、印章、拓片...
柳村国画作品欣赏2009-07-29
丰收在水乡 1920年生。又名柳遵韩,字景文。出生于书画之乡浦江县横溪镇。1942年毕业于福建师专艺术科,师从吴茀之先生,在闽期间和46年后任国立艺专助教讲师时又得潘天寿先生的教益。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浙江省文联委员、浙江省美协副主席、浙江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杭州市文联副主席、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余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杭区文联名誉主席等职。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浙江省花鸟画家协会顾问、吴茀之艺术研究会会长、西泠书画院研究员、东方博雅社社友会会长。浙江余杭教师进修学校名誉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顾问。 数十年创作实...
谢稚柳书法作品欣赏2014-03-27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
汇集102件大师之作 这场美学盛宴于7月1日开展(组图)2023-07-02
记者从昨天举行的“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虞金顺‘中国梦’黄杨木雕系列作品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1日—7月30日,乐清市柳市镇将在温州云谷艺术馆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虞金顺的102件精品雕刻作品,以弘扬传统木雕文化,彰显新时代工匠精神。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雕刻材料的温州著名民间工艺品,它利用黄杨木的木质光洁、纹理细腻、色彩庄重的自然形态取材雕刻而成,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市作为黄杨木雕发源之地,目前已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人,浙江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25人,工艺美术从业人员达2000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虞金顺虞金顺现系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云谷艺术馆两件艺术作品获版权作品登记证书(组图)2023-12-20
为加强艺术作品版权保护,云谷艺术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证书申报。近日,《柳下集市》黄杨木雕笔筒和《柳市》细纹刻纸两件艺术作品分别获得由浙江省版权局颁发的版权作品登记。《柳下集市》黄杨木雕作品登记证书《柳市》细纹刻纸作品登记证书下一步,云谷艺术馆将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紧密结合各艺术门类特点和地域特色,为艺术工作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艺术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图)专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柳冠中2014-04-29
新华文化:柳老师您好,您怎样评价本次的
林凡梅花绘画的意境之美(组图)2016-01-08
林凡: 当代工笔画艺术大家。1931年生于湖南益阳,字翔宇。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创始人、名誉会长,中国诗词联学会名誉会长,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副院长,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名誉院长。出版《林凡艺术》《林凡集林》等个人专著20余种,发表艺术论文近百篇,参加各种展览100余次(获奖多次),并在国内及美、澳、日、港、台等地举办个人画展20多次,为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中国画、中国文人画无不具有鲜明的诗情画意,无不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之美。林凡的绘画艺术无论是工笔山水,还是工写梅花,都洋溢着浓浓的诗情,表现着清隽娴雅,瑰丽奇伟的意境之...
山水世界 笔墨传情 林之源山水画小品展在柳市展出(图)2019-04-11
观展 黄瀚 摄于山水处见性情,于笔墨处见功力,于留白处见意境。4月9日,林之源山水画小品展在柳市文化中心开展,共展出其近年来创作的山水画作品46幅。当天,来自温州各地的书画大家与众多书画爱好者参加开展仪式,共同徜徉于这一方山水天地、水墨世界。此次展览由柳市镇文化站、柳市镇文联、乐清市收藏家协会主办,柳市元心工作室承办,将持续到4月18日。奇山秀水 尽罗胸中林之源系中国当代山水画十大名家,字半溪,号石门山樵、冷香居士。出生于温州,幼时天资聪颖,好读书,喜临池;及长,学诗书、习字画,且兼攻金石。他曾游学祖国山水河川,时时展出新作,将奇山秀水尽罗胸中。在他的人生履历中,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章节”...
刘顺平与文昌阁碑记(图)2022-08-19
摄影 鲍海春作者:林新华说起乐清书法家刘顺平先生,引起人们更多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石碑。从他2017年为《刘伯温纪念堂碑记》撰书以来,一发不可收,先后撰书了《刘公谷碑》《重修智广禅寺碑记》,还自费出版了三碑帖,他与石碑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文化界街谈巷议的一段佳话。提起石碑,不得不溯源文字和石碑的关系。人类文明的产生、延续、传播、发展极大地依赖了文字的发明与发展。据说中国的文字由上古时代的仓颉发明,但我更相信文字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共同创造的,仓颉或许仅在文字的整理、规范、统一、使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造字的代表人物。中国的文字先由象形字、篆字繁衍而来,赢政统一六国,自称始皇帝...
齐白石两幅画作题诗:诗画辉映意境融合2012-11-13
上海吴翰墨 早在民国时期,徐悲鸿就对齐白石有如此的高度评价:“白石老人之诗、书、画、印,独树一帜,自石涛、朱耷之后,没有第二个人能赶得上他了。”而当时的大翻译家、书画家林琴南亦有:“南吴北齐,可以媲美”之评价。 白石老人在其晚年,曾自评自己的一生艺术成就:“我的诗第一、印第二、字第三、画第四。”这其中自然有老人对自己画作的自谦之意,但从侧面也可知道,老人很看重自己的诗作。老人又自评说:“正由于爱我的家乡,爱我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
陈佩秋的“破圈”之路(组图)2020-09-08
普通人往往认为画家的历史地位取决于画得好不好,殊不知艺术史上的坐标,或者说是否领风气之先,才是决定一个画家历史地位的根本。画得好固然要紧,但对于画家的历史地位而言,有时却未必如人想象的那么重要。艺术史上的大家,主要体现在其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对于引发艺术风尚变迁的画家,人们称之为大师。举个极端的例子,历史上有许多画得很好的画家,连名字也没留下来,倒是有不少不善画甚至不太画画的画家,却成了历史上绕不开的人物,比如宋代的苏东坡和米南宫……前不久故世的陈佩秋先生,与她的伴侣谢稚柳一样,都称得上是影响艺术史走向的画家。当然,他们非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画得非常出色。本文要说的,就是陈佩秋包括谢稚柳,是...
盘点画坛的神仙眷侣 名作拍场走俏2015-03-03
文/艾祥 二十世纪以谢稚柳、陈佩秋包括更早一些的张大千为代表的溯源唐宋元高古绘画传统的艺术思潮,缘于对明清文人画过度发展的反思,特别是其中的“神仙眷侣”,在中国画坛可谓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谢稚柳与陈佩秋 记得2005年,北京华辰秋拍曾隆重推出“赵管风流——谢稚柳、陈佩秋书画精品专场”,在海内外艺术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它不仅是国内首个伉俪书画拍卖专场,而且拍品由陈佩秋亲自提供,结果上拍的44件拍品全部成交,总成交额3081万元,高出总估价两倍有余,平均每件作品的成交额达70万元。44件拍品中,成交价过百万元的就有6件之多。而从今天的角度来说,这些作品的价格可谓是非常便宜。 谢稚...
原来毛泽东也喜欢混迹收藏界(组图)2017-01-12
毛泽东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石砚与墨盒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一生爱用毛笔,故与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时读私塾的学生,人人都用砚习字,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乃家乡土产,砚虽小却为他学习古典文学打下基础,此砚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新中国建立之始,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
毛泽东藏书9万册 齐白石赠其传家宝(组图)2017-03-01
毛泽东一生喜爱文房四宝、古籍、书画、印章等鉴藏。他与著名收藏家和书画家交往中的许多趣闻轶事,说来令人兴趣盎然,十分感动。1石砚与墨盒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诗人,一生爱用毛笔,故与砚终身为伴。可他所收藏的并非端砚、歙砚等名砚,而是一般的青石砚。他所用的第一方砚台,长19厘米,宽12.5厘米。那时读私塾的学生,人人都用砚习字,此砚为韶山青石所制,乃家乡土产,砚虽小却为他学习古典文学打下基础,此砚现藏韶山毛泽东纪念馆。新中国建立之始,毛泽东的一方青石雕花砚为大画家齐白石所赠。砚长26厘米,大头15厘米,小头14厘米,厚2厘米,配有楠木砚盒。此砚原为齐白石心爱之物。白石老人本来想以此宝传家,但出于对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