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蒋学镛撰《鄞志稿》亮相西泠春拍(组图)2016-06-24
本次春拍,西泠拍卖征集到清乾隆年间蒋学镛撰《鄞志稿》手稿二十卷,此手稿是民国时期辑刊的《四明丛书》底本,堪为修纂方志的典范;是近年最重要之浙江文献,历年最重要之宁波史稿本;也是“谢山学派”代表作之一。《鄞志稿》内页鄞志稿二十卷(《四明丛书》底本)(清)蒋学镛撰,徐时栋、张寿镛校清乾隆间手稿本12册纸本鉴藏印:仁湖天孙阁藏书之印(朱)著录:(清)徐时栋纂《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清同治间鄞县刻本。出版:(民国)张寿镛编《四明丛书》第三集,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明张氏约园刻本。开本:25.5×17cm蒋学镛,字声始,号樗庵,浙江鄞县人。“谢山学派”全祖望入室弟子,尤得其史学之传。“谢山学派”是清...
记最美夏季荷塘写生(生宣)——画家李芳林(组图)2023-08-12
艺术简历李芳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画院写生创作基地签约画家,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中国珍宝岛画院院长,现居北京。2013年研修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2015年研修于中央美院,2016年研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理论研究与创作。师承蒋采萍、祁恩近、王冠军、于理 王天胜、苏百钧、胡明哲、郭继英、张导羲、桑建国、张艺、刘铁泉、王裕国等着多导师。主要荣誉与经历:2015.8中国画《鸣》入选第三届“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2015.9中国画《晨曦》入选“高洁品性兰惠人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201...
林岗百岁艺术展“大艺不言”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2024-09-14
9月11日,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百年辉煌·艺术名家”系列展览之一的“大艺不言——林岗先生百岁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杨先让、杜键、彭鸿远、曹春生、潘世勋、文国璋、孙家钵、孙景波、王同仁、高天雄、陈文骥、黄华英等;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安远远;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林岗之女、艺术家林延等亲友代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培元,党委副书记王晓琳,院长助理潘承辉及各院系、部门负责人与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主持。开幕式现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林茂在致辞中表示,此时为林岗做一次大型回顾性展览,梳理其艺术历程和学术脉络,展示林岗丰硕...
无翼书法小品新作赏(组图)2016-08-15
华山李澎 近照李澎,字无翼,号华山李澎,设计师、书法家、美术编辑。现为《中国墨宝》副主编、翰墨网艺术总监、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漫画研究会副秘书长、陕西省楹联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化艺术产业促进会会员、中兴文稿编辑社编委、陕西人大工作者书画研究会理事、陕西毛泽东书法研究会理事、西安曲江书苑副会长、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自幼受舅父影响,喜文弄墨。中专期间,系统学习素描、书法、国画、篆刻、油画等课程,收获丰厚。学习期间受到书画专业老师的偏爱,艺术水平和美术功底都有很大提高。大学期间,坚持研习历代名碑,课余向陕西书画界老师请教学习,收获甚多。毕业后从事艺术媒体工作和书法创作理论的研...
价值不菲的唐代书法真迹(组图)2019-06-05
随着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中国近现代巨匠作品已突破亿元大关。特别是那些顶级的、具有千年历史的艺术珍品,早已受到各大藏家的青睐。相对而言,珍稀的唐宋作品在市场上较为少见,大都珍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和大藏家手里。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具有重大历史文献价值的唐代书法真品,每一件鸿篇巨帙均出自大师之手,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熠熠生辉!这些耳熟能详的唐代书坛巨星是:颜真卿、怀素、孙过庭和杜牧等等(排名不分先后)…众所周知,唐代距今已一千多年,所谓“纸寿千年,绢保八百”,所以能流传下来的唐代真迹简直是凤毛麟角,倍加珍贵!根据近年拍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宋元作品的拍卖指数较引世人瞩目:其中元代赵孟頫作...
唐代最昂贵的书法真迹 每幅远超10亿元(组图)2019-05-09
随着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中国近现代巨匠作品已突破亿元大关。特别是那些顶级的、具有千年历史的艺术珍品,早已受到各大藏家的青睐。相对而言,珍稀的唐宋作品在市场上较为少见,大都珍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和大藏家手里。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具有重大历史文献价值的唐代书法真品,每一件鸿篇巨帙均出自大师之手,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熠熠生辉!这些耳熟能详的唐代书坛巨星是:颜真卿、怀素、孙过庭和杜牧等等(排名不分先后)…众所周知,唐代距今已一千多年,所谓“纸寿千年,绢保八百”,所以能流传下来的唐代真迹简直是凤毛麟角,倍加珍贵!根据近年拍卖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宋元作品的拍卖指数较引世人瞩目:其中元代赵孟頫作...
春风百五尽恽格 ——《湖山春暖图》赏析(组图)2022-04-19
清 恽寿平 湖山春暖图(局部)绢本 长卷 设色 57.6×618.2厘米 天津博物馆藏拾阶而上山门里,竹翠新晴抱馆庭。湖山春暖生芳草,渔舡鸣树阔野平。逐云凭栏惊叹看,只此青绿灼花红。明清更迭时代出生的恽寿平,是清朝艺术史上不可回避的开宗立派之画家。他参加过抗清义军,曾为学生、俘虏、养子、游僧,出生入死后以鬻画为生;他的山水斟古酌今,花鸟更是独开生面,上承徐崇嗣没骨画法,下启毗陵武进“写生正派”,他在时代的美学世界舛行,搛采古人,来去自如,意气如常。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画中,看不到征夫与丧乱的颠沛流离,也看不到战争与硝烟的动荡痕迹,相反,我们从《湖山春暖图》《仿倪瓒古木幽篁图》《仿董源溪山无尽...
扬州画派中的“人间烟火”(组图)2020-05-08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举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说较为著名。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八怪”的绘画以写意花鸟著称,其笔意“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往往“自成一家”(张庚《国朝画征录》)。值得关注的是,“八怪”的山水、人物中不时出现的园林景致清新秀丽、别有逸趣,虽非“八怪”艺术之典范,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扬州园...
扬州画派:名臣盐商与画家(组图)2020-05-06
提到“扬州八怪”,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板桥的竹石、李方膺的松梅、边寿民的芦雁、华嵒的山花翠鸟一类。他们都是活跃于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扬州地区的画家,画史有时称其为“扬州画派”。关于“八怪”其说互有出入。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列举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说较为著名。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人。“八怪”的绘画以写意花鸟著称,其笔意“纵横驰骋,不拘绳墨”,往往“自成一家”(张庚《国朝画征录》)。值得关注的是,“八怪”的山水、人物中不时出现的园林景致清新秀丽、别有逸趣,虽非“八怪”艺术之典范,却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扬州园...
(多图)中国古代最猛的女人们2012-03-14
启封历史厚重的卷宗,四大美人的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把四大美女形容的美仑美奂。其实,除了他们,从春秋末期到清代康熙年间,时间跨度在两千一百多年,还有以下的美女也十分令人思慕。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嫔,赵飞燕、赵合德孪生姐妹的情敌,真名无考,婕妤是标示妃嫔的等级的一个称号。她是贤德与美貌合一的象征,是宠辱不惊的典范,具备作为皇帝的亦师亦友亦妃的综合型魅力,堪称学者型美女!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羞花“的震撼力。唐玄宗李隆基儿...
施公亭碑记2024-12-25
施元孚(1705一1778),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生于乐清柳市蟾河堡,时人誉为“乐清徐霞客”。曾随宿学徐翔云遊,从此襟怀顿开,文行俱进,绝科场,乐山水,耽优游。具有“我读我书,不关王者”的超脱情怀。施元孚三十六岁时,远游苏会闽峤,行程七千余里,所到之处,必有游记。壮遊归来,遂立志为雁荡山、白石山立传。清代《道光乐清县志,人物上.文苑》传曰:“施元孚……邑庠生,居蟾河。力学甘贫,工古文。耽情丘壑,家近白石山,时啸咏其上。尝草笠木屩,遍访江浙名胜……有《雁山志》十三卷、《白石山志》五卷、《释耒集》四卷行于世。”县志中既独立列传又录文章二十多篇。史志留名,多见于达官显贵,施元孚一介布衣,却使鸿...
施公亭碑记2024-12-25
施元孚(1705一1778),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生于乐清柳市蟾河堡,时人誉为“乐清徐霞客”。曾随宿学徐翔云遊,从此襟怀顿开,文行俱进,绝科场,乐山水,耽优游。具有“我读我书,不关王者”的超脱情怀。施元孚三十六岁时,远游苏会闽峤,行程七千余里,所到之处,必有游记。壮遊归来,遂立志为雁荡山、白石山立传。清代《道光乐清县志,人物上.文苑》传曰:“施元孚……邑庠生,居蟾河。力学甘贫,工古文。耽情丘壑,家近白石山,时啸咏其上。尝草笠木屩,遍访江浙名胜……有《雁山志》十三卷、《白石山志》五卷、《释耒集》四卷行于世。”县志中既独立列传又录文章二十多篇。史志留名,多见于达官显贵,施元孚一介布衣,却使鸿...
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优秀剧目展演拉开帷幕...2023-12-08
12月6日晚,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颁奖典礼暨优秀剧目展演开幕演出在广州友谊剧院隆重举行,省有关领导,省直有关单位、各地级以上市文化和旅游部门代表,各参评剧目代表,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朋友、媒体朋友出席了颁奖典礼,共同见证了广东文艺的又一次喜悦丰收,并观看优秀剧目展演开幕演出——话剧《背影》。第十五届广东省艺术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宗旨,先后举办了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评奖、美术书法作品评奖、小型节目评奖、十佳舞台新秀评选、优秀文旅融合演艺项目评选、广东文艺名家成...
中国嘉德春拍:书圣高致(组图)2017-04-17
唐太宗爱好书法,尤喜王羲之,他在《晋书·王羲之传》传论中说:“察详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馀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今季嘉德古籍推出“书圣高致”专题,集得“书圣”王羲之及《兰亭序》相关题材碑帖善拓5件,包括宋拓二件、明拓二件,环顾千年书史,王羲之仰法先贤,垂法后世,百世书道,心慕手追,此人而已!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过云楼 旧藏唐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记宋拓本1册 纸本25.6×12.7 cm专题中首屈一指之物为宋拓过云楼旧藏《唐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记》。《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撰写,后由沙门...
无意插柳柳成荫(图)2013-05-21
1500年前,一对“天之娇女”双胞胎在齐鲁大地诞生,她就是《郑文公碑》上、下碑。 《郑文公碑》现存两处石刻。一处立于山东省平度县城北大泽山的天柱峰,因刻制在前,称上碑。碑高3.5米,宽1.5米,碑文19行,每行50字,共881字。另一处立于山东省掖县东南8公里处的云封山,因刻制于后,称下碑(以下简称《郑文公碑》或《郑碑》)碑文刻在一块孤立的半圆形巨石上,碑高3.4米,宽4.5米,51行,前半除首6行外,每行29字,后半除末5行外,每行23字,计1236字。上下两碑均刻于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年)。《郑碑》自问世后,到北宋的600年间,一直静卧于丛山峻岭之中,有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