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汤余铭  

 

  • 西周早期曾侯墓青铜器首次出境赴印展示(组图)2019-11-21

    1978年,由发掘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所引起的“曾随之谜”之争,困扰了学界长达36年。自2010年起,随着随州叶家山西周家族墓地和文峰塔曾国墓地的相继发掘,以及越来越多青铜文物的出土提供的考古资料佐证,“曾随之谜”的真相“一国两名”才得以解释。澎湃新闻获悉,11月13日,由中国湖北省博物馆与印度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礼乐·华章——中国湖北文物特展”在印度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据悉,此次展览以青铜器为主,其中就有叶家山西周早期出土的青铜器,且是代表湖北考古最新成果首次出境展览。象首纹铜鬲 叶家山出土    资料图1978年,在湖北的随州发掘了曾侯乙大墓,出土了湖北省博...

  • 140余件青铜器为你解锁金文世界(组图)2020-08-25

    最早的“中国”是什么意思?武王伐纣是什么时候进行的?西周的册命典礼要经过哪些程序?在近日开幕的“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找到。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精选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文物140余件,其中包括何尊、逑盘、胡簋等国宝级文物,带领观众走进神秘雄奇的青铜器与金文世界。解析神秘金文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由于器物表面氧化而生成的铜锈多呈青绿色而得名,因青铜所铸器物多用于祭祀吉礼,又称吉金。青铜器是中国商周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物质遗存,其表面铸刻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书风变化多样,不仅...

  • 国宝级文物兮甲盘归国首展(图)2014-11-10

    游客观赏“兮甲盘” 中国国宝级文物、西周重器“兮甲盘”,流落海外数百年“归国”后日前首次亮相武汉举行的中国(湖北)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引起海内外关注。     “兮甲盘”因制作者兮甲(字吉甫,即尹吉甫)而得名。尹吉甫是十堰房县人,为距今约2800年前周宣王的重要辅臣,是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兮甲盘”盘体呈圆形,盘沿边缘饰有花纹,底座圈足缺失。“兮甲盘”内底铸铭文133字,记述了周宣王伐...

  • 从王羲之到颜真卿 书法史都经历了什么(组图)2019-02-22

    最近于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超越王羲之的名笔:颜真卿”大展,大批书画重宝齐聚一堂,堪称一二十年一遇的书画界盛事,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就展览本身而言,此次东博是以颜真卿为核心,将自文字创始直至王羲之以还晋唐宋元明清书以人传的历代书法连缀成史,貌似突显颜真卿,实具梳理整个书法史的雄心。除稀世墨迹,更以大量名碑佳拓接续,清晰呈现中国书法与书体变迁的整体风貌。日本收藏中国书画由来已久,日人惜物,不少中国上古名迹,赖他们的宝藏而流传至今,如展览中的智永《真草千字文》,一直是历代师学王羲之书法的最佳墨迹范本,实书史重宝,因长期归私人收藏,极少露面。此次展览,集中了全日本公私收藏的精华,加上借自台北故宫博物院...

  • 河南安阳发现商代“册”族居葬区(图)2022-01-12

    邵家棚遗址车马坑中,有的殉马头上有贝壳串饰,并有青铜衬底、黄金贴面的泡饰挂在马的前额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中”字型大墓之上,3座“日”字型院落规整排列;大墓周围,伴有4座车马坑和数个陪葬墓;多件造型精美的青铜器上,刻有“册”字铭文……日前,商代“册”族居葬合一遗址在河南安阳邵家棚村被发现,对殷墟宫殿区形成拱卫之势。经过为期两年的考古发掘,位于殷墟保护区东南边缘、距殷墟宫殿宗庙遗址2.4千米处的邵家棚遗址,被考古学者判定为商代“册”族居住生活的重要区域。“在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册’族的记载。这次邵家棚遗址发现的多件青铜器上出现‘册’字族徽,所以我们认为‘册’族在该...

  • 再造厚土——刘建国中国画作品展在郑开展2015-09-29

    再造厚土——刘建国中国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2015年9月26日,由豫皖情文化艺术中心、北京陈钰铭水墨家园工作室、河南民盟书画院联合主办,豫皖情艺术馆承办的再造厚土——刘建国中国画作品展在郑州开幕。贾继勇将军,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钰铭,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会长、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副书记石品,河南省书协草书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豫皖情顾问侯和平,河南省民盟书画院院长李健强等相关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钰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陈钰铭,河南省学校艺术...

  • 中国近代美术史——作为标本的北平艺专(图)2013-07-19

    宗其香《嘉陵江上》1947年纸本设色。 继去年底“馆藏国立北平艺专精品陈列”之“西画部分”结束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再次展出“国画部分”,试图完成一次完整的叙事,以一所美术院校为单位,对中国近代美术史进行重探。       “西画部分”展出了两件李叔同的作品,十分罕见,据说是目前仅有的发现。给文化界带来惊喜之余,也给“国画部分”的展览做了一个引子。这位日后以佛学造诣为人们所铭记的大师,精通诗词、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不缺古风与禅意...

  • “汲古循道——壬寅燕居雅什展”在海上印社艺术中心拉开序幕(组...2022-10-27

    上海作为近现代以来的中华文化重镇,文人层出不穷,文化名家大师也不绝于世,文人书房文化的传承不绝如斯。书房中的摆设,如字画对联、佳笔名砚、金石鼎彝、印章、诗文小稿、拓片手卷,以及种种器物文玩,或可心赏,或摩娑把玩,或与良友共击节,或顺心遂意而用。书房中的小小雅物,照见中国文人的天地心。10月25日,由海上印社、上海书画善会主办,普陀区文化馆协办,海上印社艺术中心承办的“汲古循道——壬寅燕居雅什展”在海上印社艺术中心拉开序幕。展览呈现了沪上文人、知名书画艺术家、收藏家雅什把玩的艺术品一百六十余件,基本展示出了当下海上文人们的艺术生活状态与情趣。展览现场所谓燕居,即晏好之居,平安之居。雅什者,即风雅...

  • 江西首次展出八大山人印章、海昏侯漆木器(组图)2022-11-16

    已发现的仅有的两枚八大山人朱耷印章实物、海昏侯刘贺墓首批文保修复的精美漆木器、疑似越王勾践后人墓出土的有铭文兵器……16日,一批珍贵文物在江西南昌首次展出,反映近年来江西地区的文物相关工作成果。“赣地宝藏2022——新时代江西文物成果暨江西省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当日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展。展览的一大特色是文物考古成果首度荟萃,省内32家文博单位联合展出200余件(套)展品。首次对外展出的展品包括:“雪衲”和“傳綮”印章——这两枚印章实物是国家一级文物,2018年在奉新县耕香庵遗址中被发现。印章的主人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他因为在艺术上的独特建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古代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 2020深圳湾公共艺术季“智识城市”大展(组图)2020-11-23

    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曾经说过:“人类的智识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以“智识城市”之名,深圳这座快速发展的现代都市,正以艺术思考当下,昭告未来,创造着现代城市文明的新形态。“智识城市”展览现场新浪讯,11月21日,2020深圳湾公共艺术季“智识城市”大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和深圳人才公园同时举办。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智识城市”展览总顾问徐里发来致辞本次“智识城市”大展不仅邀请到百万英镑拍卖纪录的英国最富有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全球公认的当代艺术大家安尼施卡普尔,德国新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克里斯托弗·勒布伦,“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

  • 天价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密码(组图)2018-04-11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赵无极油画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黄宾虹《黄山汤口》清康熙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2017年的海内外艺术品市场是个“天价年”,不仅达·芬奇的《救世主》以4.5亿美元创造了西方艺术品的天价,在国内齐白石《山水十二屏》也以9.315亿元的天价刷新了中国艺术品的天价。从这些书画、瓷器、油画、青铜器、家具等天价艺术品,可以清晰看出当下的市场热点和未来方向。黄宾虹大热标志艺术品市场走向成熟在2017年嘉德春拍上,黄宾虹92岁创作的山水画《黄山汤口》创出3.45亿元的天价,令人瞠目。这幅近现代的画作价格不仅超越了古代山水画大师的成交价,甚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这样的画坛巨匠也甘拜下风。黄...

  • “必忠必信——王纲怀捐赠铜镜展”向清华106周年华诞献礼(组...2017-04-30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杨冬江主持开幕式2017年4月29日,正值清华大学建校106周年校庆,“必忠必信——王纲怀捐赠铜镜展”开幕式上午10点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大厅举行。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王岩,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58级校友、本次展览捐赠人王纲怀先生,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原党委副书记庄丽君,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宋军,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家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尚刚,清华大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蒋耘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卢新华以及清华大学校友会、教育基金会等机构人员、...

  • “汉东大国”的青铜史诗(组图)2022-01-17

    湖北随州,炎帝故里。1978年,随州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惊艳世人,让史籍未记载的曾国引起学界关注。同年,随州市博物馆创建。几十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越来越多的宝藏被发现。随州市博物馆新馆毗邻擂鼓墩古墓群,现藏有文物1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18件(套),藏品以商周青铜器居多。博物馆基本陈列以“汉东大国”为主题,包括“炎帝神农故里”“屹立汉东——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曾(随)国迷踪”“曾侯乙墓”“擂鼓墩二号墓”“汉风唐韵”“追回的宝藏”7个常设展览,并设有曾侯乙编钟乐团演奏厅和湖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展厅,多角度讲述了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发生的传奇故事。西周半环形龙纹铜钺。(随州...

  • 唐代名相李绛固守直道行终生(图)2016-08-16

    李绛(764-830),中晚唐之交名臣,历仕德、顺、宪、穆、敬、文宗六朝。史称其仪表俊伟,气质高洁,不管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皆固守直道,表里澄澈。《新唐书》赞其“伟仪质,以直道进退,望冠一时”,是一位“巨德大臣”。直言谏君忠国事李绛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任监察御史。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又以监察御史兼任翰林学士。此后四年间,官职数次迁升,并于元和四年担任翰林学士承旨,位诸学士之首。中晚唐时期的翰林学士,实为皇帝秘书,被视作“天子私人”,职权极重,至有“内相”之号。李绛充分发挥这一职位的特殊职能,“孜孜以匡谏为己任”,极力向宪宗进直言,宪宗也多听之行之,元和初年朝廷频出善政德政,...

  • 500余古今名砚在沪亮相 “飞天砚”难得一见(图)2013-04-17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