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国首件文物戈出土 专家:破解曾随之谜尚需时日(组图)2013-02-28
被发掘的墓坑 今年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布报告称,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地出土了一件青铜器——戈。专家称,“这是汉东之地出土的第一件随国铜器,也是目前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出土随国铜器”,对破解困扰考古界30多年的“曾随之谜”有重大价值。 这件戈从何而来?它为何引发各界关注?何谓“曾随之谜”?它能否破解这个历史谜团?记者近日采访了省博考古专家,还原考古现场、细解文物详情。 ▲出土的青铜戈,表面有清晰的九字铭文: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 【还原现场】 险遭盗墓贼洗掠 省文物考...
匡时夏拍1.2亿元收槌 傅抱石作品874万元全场最高(组图)...2016-09-28
北京匡时2016夏季拍卖会800余件拍品以1.2亿元收槌。其中精品书画专场以6195万元领衔拍场,五台山人藏珍专场以1619万元全数成交,傅抱石的《松涧寻幽》以874万元摘得拍场桂冠。[精品书画专场6195万元领衔]“阁尚——精品书画专场”的五十余件名家扛鼎力作,不负众望以6194.7元领衔拍场,成交率达98.08%。其中傅抱石的《松涧寻幽》以874万元成交摘得首日拍场桂冠;黄宾虹的《黄山松林图》也拍出了690万元的成绩;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以448.5万元成交;林风眠的《仕女》张大千的《深山幽居》分别以345万元、253万元成交。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傅抱石的《松...
何以尊贵——何以中国2024-08-23
在中国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件中国西周早期的国宝级镇馆之宝——何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
何以尊贵——何以中国2024-08-23
在中国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件中国西周早期的国宝级镇馆之宝——何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收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尊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成王继...
山西发现周朝王卿高级贵族墓地 出土虢国重器(组图)2020-12-10
北白鹅墓地出土器物,盖内铸有铭文12行94字,含重文2字。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山西省考古研究院9日发布重大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垣曲发现9座春秋早期的王卿高级贵族墓葬,出土带有铭文的铜器近50件套。2020年4月至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垣曲文旅游局对位于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为120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9座,灰坑17个。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北白鹅墓地出土器物。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此次发掘墓葬级别高、规模大,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包括铜、玉、石、漆、陶、骨、蚌贝、铅、金、漆木、皮革、麻绳、竹等各类文物总计...
日记信札善本中见出的潘祖荫吴大澂交游(组图)2019-01-07
图1 张淇 《芝轩小像》苏州博物馆年度大展“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正在展出,展览通过梳理、再现潘氏“滂喜斋”、“攀古楼”、“宝山楼”的收藏,为观众展示了除向国家捐献大克鼎、大盂鼎之外、一个全面的苏州潘家收藏。在“滂喜斋”、“攀古楼”展厅中,有不少关于潘家与吴家交往的书画作品、日记手稿,其中吴湖帆、潘静淑收藏的《梅花喜神谱》便是最好的例子。潘家与吴家的交往要从潘祖荫与吴大澂开始说起,关于吴大澂、潘祖荫二人交往始末的考察,主要依据两家往来书札。特刊发苏州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军的《潘祖荫与吴大澂交游考》一文,分上下两篇,以供读者从当时丰富的日记书札中来看潘祖荫与吴大澂的交游,以及他们对金石书画的...
“扶桑止水——王纲怀捐赠和镜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2019-04-24
开幕式现场正值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08周年校庆之际,2019年4月21日上午,“扶桑止水——王纲怀捐赠和镜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和镜等展品74件,展览分为“早期镜”“蓬莱纹镜”“动植物纹柄镜”“族徽镜”“多宝纹镜”“特色镜”“蓬莱文化与和镜的使用”七个单元,年代跨越11至20世纪。本展是继2017年“必忠必信——王纲怀捐赠铜镜展”之后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二个铜镜类专题展览。展览为期一年,将持续展出至2020年4月19日,欢迎清华师生、校友及社会观众参观欣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致辞“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扶桑止水——王纲怀捐赠和镜展’,我可以非常骄...
2022年8月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信息(组图)2022-08-02
【编者按】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好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助力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北京文博”公众号于每月月初推介当月北京地区博物馆展览信息,便于广大观众及时、准确了解博物馆展览情况。按照当前博物馆疫情防控常态化开放要求,参观前请务必进行预约,参观过程中应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自觉维护参观秩序。北京市文物局2022年8月1日积厚流广——国家博物馆考古成果展展览时间:7月2日起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简介:今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初期草创、筚路蓝缕、与时俱进、时代新章,内容涉及国家博物馆百余年来主持或参与的约70个考古发掘和调查项目。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
第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专家评审名单揭晓(图)2023-08-02
2023年7月5日,北京润墨斋书画院联合鸿儒文化网主办“文化传承-第三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大赛”书画作品评审会圆满结束。本次书画大赛自2023年5月开始征稿,至2023年6月14日止截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书画家及书画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书画作品800余件,经过第一轮人气火热的争夺筛选,最后有200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评审由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评奖五个环节进行。经过评委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26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4件,三等奖6件,优秀奖14件(名单附后)。书法组:一等奖:陈吉安二等奖:周泰林、刘国清三等奖:苏章田、普周喜、刘学东优秀奖...
上海历史博物馆开放 千余件展品80%首次展出(组图)2018-03-22
上海历史博物馆外景在上海,有很多老建筑,诉说着不同的故事,那句熟悉的“侬好”,拉近了城市建筑和人的距离。在人民广场周边的灰色钟楼,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如今这栋建筑将以上海历史博物馆的身份向公众免费开放!这幢钟楼建筑见证了上海近百年的重要历史变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早期上海跑马总会大楼这幢楼曾经是百年前上海跑马总会,由英国思九生洋行于1926年设计,当时耗资200万两银子,在1933年建成,于1989年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一层的互动墙展开上海简史观众互动多媒体装置展厅一角看点千余件展品80%为首次展出走进上海历史...
苏州博物馆西馆10月开放(组图)2021-03-02
由知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是苏州标志性建筑,以探索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呈现而知名。据悉,历时三年动工建设的苏州博物馆西馆预计将于2021年“十一”对外开放。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与金鸡湖遥相呼应。西馆建筑面积 4.83万平方米,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设计参考了苏州古城街巷肌理的特点,由十栋边长为25米的单体相互连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组成,以展示苏州历史、苏州技艺、苏州书画,并设有国际交流、探索体验、数字VR等专业展厅。据悉,西馆国际交流首展主题定为古罗马文明,计划展出文物总量200件左右。苏州博物馆西馆是苏州狮山广场文化集群核心之一,预计2020年年...
汉代铜镜有“英文” 千百年来引猜想(组图)2016-03-08
新莽时期的四神规矩镜,纹饰图案内圆外方,无疑是古人“天圆地方”观念的反映。但其中的“TLV”到底是什么符号?有何象征意义?一直以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富有艺术感的汉铜镜 王莽虽是阴谋家、野心家,但他对周朝的文化非常向往,对艺术创造充满热情。正因如此,在历史上一闪而过的新莽时期,却留下了一批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如人们所熟知的“金错刀”、“契刀五百”等。铜镜方面,该时期的四神规矩镜,在中国铜镜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四神规矩镜,又称四神博局镜,因镜背上有神秘的“TLV”纹而得名。这类镜子,始见于西汉,新莽时期最流行。纹饰有繁有简,有的有铭文,...
洛阳发现曹魏皇家大墓(图)2016-11-18
考古专家参观曹魏大墓出土文物。洛阳日报 图据新华社电 2015年7月,洛阳一村民迁坟时意外发现一座大墓。经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年多的考古发掘,这座大墓日前被专家论证为曹魏皇家墓葬。它与此前发现的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洛阳曹休墓一起,使不为人知的曹魏皇家陵寝制度大白天下,同时揭开了曹操墓的诸多谜团。16日在洛阳举办的“西朱村曹魏大墓专家论证会”上,30余名与会专家达成共识:西朱村曹魏大墓规模宏大,虽遭严重盗掘,但出土了一批重要文物,显示出该墓应是曹魏时期皇家墓葬,对于曹魏时期皇家墓葬乃至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7月,西朱村村民迁坟时发现夯土,意识到可能有古墓,于是向文物部...
宋朝人民是这样摆摊的(组图)2020-06-08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法政均达到了相当的文明程度,接近现代。宋朝也摆摊展开《清明上河图》,我们会看到,汴河沿岸,是一排店铺,越靠近城市,越是繁华、人烟稠密,进入城门之后,更是商铺林立,除了前面我们介绍过的酒楼茶舍、饭店客邸,还有小吃店、小摊、修车铺、解库(银行)、书棚、香药铺、布帛铺、医馆等等。另按《东京梦华录》记述,汴梁宫城朱雀门外,“当街(卖)水饭、熬肉、干脯”,是饮食一条街;马行街...
刘成书法作品欣赏2017-02-06
刘成,中共党员,1966年12月生于东丰县,毕业于吉林工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大学本科,高分子工程专业,工程学士学位,国家一级美术师。斋号:唯道是从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全国社会艺术水平书法考试中心考官中国书法家协会“翰墨薪传”师资培训工程专家中国文联文艺自愿者协会首批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研究员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吉林省政协委员、文教委员会委员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长白山文联副主席长白山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书法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