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汤余铭  

 

  • 港姐三甲出炉网友不关心 放言:就是为了看刘德华(组图)2012-08-27

         昨晚由TVB主办的2012香港小姐竞选总决赛在将军澳电视城举行。张名雅、黄心颖及朱千雪分获冠军、亚军、季军。不过这并不是之前TVB承诺的由观众一人一票选出的港姐。之前TVB承诺这次由刘德华、刘嘉玲这些大腕坐镇的评审席选出三甲,至于谁是冠亚军将由观众决定,负责港姐竞选统筹工作的余咏珊之前还保证相关电脑系统绝对经得起考验,可容纳超过100万人同时投票。可是昨晚正是由于投票系统崩溃导致观众投票作废。    不过与去年香港小姐竞选相比,本届总决赛还是蛮多看点的,毕竟刘德华亲自来表演魔术,刘嘉玲、赵雅芝这一众大腕来坐...

  • 重现人间的《五马图》藏着多少传奇(组图)2019-02-19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珂罗版黄庭坚《李公麟〈五马图〉跋语》东京国立博物院公布的《五马图》真迹局部近日,正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大展吸引了不少中国书画爱好者特意前往。除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件80余年未曾露面、一度被认为毁于战火的中国国宝级画作——《五马图》引人注目。被誉为“天下第一白描”的《五马图》究竟有何魅力?记者采访了赴东京一睹此画真容的画家、艺术评论家汤哲明。马的魂魄被“画”走了李公麟被誉为“宋画第一人”,北宋《宣和画谱》曾收录他的百余件作品。但传至今日,可信的只有《五马图》和《临韦偃牧放图》两件,至于《维摩诘演教图》《西岳降灵图》等都颇有争...

  • 自古文人多好“砚” 端砚收藏须知与市场行情(图)2017-04-19

    牟建平藏清代佛手端砚 广东博物馆藏清鱼形端砚 牟建平回忆我的端砚淘宝经历前一阵子,北京各大市场疏解升级改造,曾传闻潘家园旧货市场也要搬走,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我在那里“淘宝”的往事,曾经在那里买了几块上好的端砚,作为自己写字作画的文房用具。记得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末潘家园“铁皮棚”时期,那里经常有不少店家经营文房四宝,其中端砚更是必不可少的吸引顾客的玩意儿。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曾兴起了一股端砚收藏热,因为当时在国内旧砚还没有形成市场,价格低廉,更鲜有在拍卖会上拍,所以大量明清端砚精品都被日本买家批量买走。当时国内老砚台...

  • 汤文选国画欣赏2012-10-25

       汤文选(1925-2009)湖北孝感人。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霞宙。1949年毕业于武昌艺专,师从张肇铬、张振铎、王震宙。1951年进修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2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湖北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湖北省花鸟画刊授学院院长,东湖书画院副院长,湖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现任北京中华炎黄书画院副院长,寓居北京。一级美术师,擅长中国画。为:湖北四老之一(其余三人为周韶华,鲁慕迅,冯今松诸先生)。    明代徐渭开一代写意花鸟画新风,至今四百...

  • 《纪晓岚和他的时代》出版(组图)2019-09-16

    纪晓岚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传奇人物,风流倜傥,聪敏多智,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的同朝高官兼好友朱珪写过一首诗,形象地展现了他的一生: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糜,清污同一盅。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踯躅。本书作者之一李新永,是纪晓岚研究专家,北京纪晓岚纪念馆馆长,他对纪晓岚做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掌握了大量独特新颖,甚至可以说是那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第一手资料和素材,从而为本书的创作提供了扎实牢固的基础。本书另一作者尚建国,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尤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计有五百多万字作品问世,出版了《文化商人》《天空有...

  • 《纪晓岚和他的时代》出版(组图)2019-09-16

    纪晓岚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传奇人物,风流倜傥,聪敏多智,一生学宗汉儒,博览群书,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的同朝高官兼好友朱珪写过一首诗,形象地展现了他的一生: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抑扬百代上,浩博衡锱铢。食肉不食糜,清污同一盅。非真佛不度,凭君意踯躅。本书作者之一李新永,是纪晓岚研究专家,北京纪晓岚纪念馆馆长,他对纪晓岚做了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掌握了大量独特新颖,甚至可以说是那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第一手资料和素材,从而为本书的创作提供了扎实牢固的基础。本书另一作者尚建国,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尤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计有五百多万字作品问世,出版了《文化商人》《天空有...

  • 成败皆在《石渠宝笈》(组图)2020-04-07

    “成也《石渠宝笈》,败也《石渠宝笈》。”这句话在参与蒐集和编纂《石渠宝笈》的乾隆词臣董邦达身上得到生动体现。董邦达浸淫于编纂《石渠宝笈》的天时地利之中,历览前贤画作,对其艺术创作来说功莫大焉,这段时期其艺术创作也达到高峰。然而,《石渠宝笈》给他带来的消极一面也是十分凸显的。在其画中,除了无懈可击的精湛技法外,所展现出的个体精神与笔墨个性微乎其微。作者认为,清代以来的《石渠宝笈》研究中,时人书画都是被边缘化的。对词臣董邦达个案的探讨,或许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石渠宝笈》的各个层面,从而更清晰地洞察清代书画鉴藏史上一座不可绕过的重镇。清·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纸本设色,201.5x154厘米,北京...

  • 回溯先民生活 垣曲北白鹅出土文物山西展出(组图)2021-04-13

    山西北白鹅周代墓地部分出土文物布展完成。 张云 摄10日下午,《燕姬的嫁妆——垣曲北白鹅考古揭示的周代女性生活》布展完成。这场以山西北白鹅周代墓地部分出土文物为主体的展览,将带领观众一眼穿越2700年,回溯先民生活。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2020年度共抢救性发掘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9座,晚期灰坑17座,发掘面积近1000平方米,出土铜、玉、骨等各类文物500余件套。出土的50余件铜器发现铭文,内容16篇,涉及“中氏”“太保”“太师”“中大父”“華”“虢季为燕姬媵甗”等内容。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山西北白鹅周代墓地部分出土文物布展完成。 张云 ...

  • (多图)清代画圣黄慎铭端砚鉴赏2011-06-08

    图1黄慎铭端砚 黄慎,“扬州八怪”中的杰出人物,素以画、书、诗三绝著称于世。他的绘画、书法和诗词至今仍留存不少,但却很难见到其藏砚、铭砚和砚诗的文字。查阅《西清砚谱》、《中华砚学通鉴》和蔡鸿茹著《中华古砚100讲》等书,均未见有记载黄慎的砚和铭。虽然黄慎画过《东坡玩砚图》,在图上题写东坡端砚铭:“与墨为人,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懿矣兹石,君子之侧。匪以玩物,维心观德。”但不是他自己的藏砚和砚铭。即使酷爱收藏古砚的徐世昌,在论及黄慎时,也只讲他“有《蛟湖诗抄》。瘿瓢鬻画养亲。山水出入仲圭、子久间,恒出新意,自拔于前人畦径之...

  • (图)名医张应鳌铭明山石砚鉴赏2011-05-09

    明山石砚 这是一方清末文人用的砚台,长15、宽10、高2.3厘米。砚作长方形,规整简洁,光素无雕饰,有原配红木砚盒。砚面呈古瓶状,瓶身作砚堂,瓶口至肩部为墨池,内含墨锈,砚缘平直圆浑,背面平展。砚为湖南明山石,石质细润,颜色深紫透红,砚身缠绕一圈浅绿色石带,俗称“紫袍玉带”,十分悦目。 砚背刻行书铭文四行:“德醇性温,慎守吾身,以葆幽人之贞,助心画而斋珍。光绪丙申仲秋,海峰铭”。后钤篆书“海峰藏珍”长形印。铭文虽短,但文采隽雅,书法雕刻均有功力。 查名人名字号辞典,称“海峰者”,清末有十几...

  • 郑和下西洋随行副使寿藏铭首展南京 为实物证据(图)2012-07-10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随行副使洪保寿藏铭(拓片)。 夺目的金银玉器,绚丽斑斓的明朝宝石,色彩鲜艳的青花瓷……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见证了郑和时代的辉煌。7月9日起,“郑和时代”文物特别展在南京市博物馆正式开展,共展出文物两百余件。其中,于2011年发现的随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副使洪保的寿藏铭(拓片)为首次向公众展出,为研究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及明代造船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洪保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所带的副使,寿藏铭是指墓主人生前就已经刻好的墓碑。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吴阗表示,一直以来,证明郑和七下西洋的文字记载不多,除了正史中的少...

  • 杜尚:“我没想要改变身份 而是想要有两个身份”(组图)2019-12-26

    马塞尔·杜尚于1968年10月1日去世。在他逝世后,有人奉他为神,有人咒他为魔。《新闻周刊》撰稿人汤姆金斯采访了艺术家杜尚,并写了《杜尚》这一传记。汤姆金斯从杜尚的艺术创作入手,极力挖掘杜尚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理念的形成过程。1959年,《新闻周刊》撰稿人汤姆金斯被指派采访艺术家杜尚。汤姆金斯对于杜尚的理解很深刻,《杜尚》并非是停留在表层叙事的普通传记。这是一部相当成功的作品。作为资深的艺术评论家、《纽约客》的长期撰稿人,汤姆金斯一开始就从杜尚的艺术创作入手,极力挖掘杜尚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理念的形成过程,这部传记同时也体现了汤姆金斯本人高超的艺术素养和洞察力。马赛尔·杜尚撰文&nbs...

  • 汉代铜镜有英文千百年来引猜想(组图)2016-03-07

    图1:新莽时期镶嵌绿松石 四神规矩镜文/图 钟葵新莽时期的四神规矩镜,纹饰图案内圆外方,无疑是古人“天圆地方”观念的反映。但其中的“TLV”到底是什么符号?有何象征意义?一直以来,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富有艺术感的汉铜镜王莽虽是阴谋家、野心家,但他对周朝的文化非常向往,对艺术创造充满热情。正因如此,在历史上一闪而过的新莽时期,却留下了一批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如人们所熟知的“金错刀”、“契刀五百”等。铜镜方面,该时期的四神规矩镜,在中国铜镜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四神规矩镜,又称四神博局镜,因镜背上有神秘的“TLV”纹而得名。这类镜子,始见于西汉,新莽时期最流行。纹饰有繁有简,有的有铭文,有的无铭...

  • 成都画家在伦敦欧洲美术馆办展(图)2013-02-18

    画家梁红展出作品《仕女》 成都画家展示东方艺术魅力 2月15日,“欢乐春节”成都——伦敦文化艺术展在伦敦欧洲美术馆伦敦馆举行,来自中国成都的张自启等7位中国国画家和英国画家吉莉安•韦英、金斯顿大学美术博士丹恩•黑斯及特纳奖获得者格里森•派瑞等画家的60余幅作品参加了展览。在当天的展览上,中国驻英国大使、文化参赞、成都市政府代表、英国皇室代表、伦敦市长(或其代表)、英国国会议员、成都知名艺术家、伦敦各大媒体人士共约1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酒会,并参观了展览。       海外...

  • 第二届湖北国际潮玩艺术展在汤湖美术馆开幕2024-07-01

    6月29日,由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汤湖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礼赞新时代——第二届湖北国际潮玩艺术展”开幕式在汤湖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件潮玩作品,涵盖雕塑、陶艺、插画、设计、动漫等多种艺术类别。潮玩艺术家们以创新为驱动力,在“技”与“艺”的交融中传递出潮玩艺术作品特有的视觉张力、生活厚度与精神内涵。开幕式现场。汤湖美术馆 供图“希望本次展览能成为一个特殊的场域,引发观者对传统文化与社会新潮、数字科技与艺术创意共生关系的思考,在具有审美生活化的潮玩之中获取独特的艺术体验与文化记忆。”@武汉2024轮值主席、汤湖美术馆馆长王心耀认为,此次展览促进了中国传统...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