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泠秋拍1.19-1.23 于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2022-01-17
2021西泠秋拍将于2022年1月21日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洲际酒店举槌拍卖,1月19日至21日预展。作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收官之作,本次西泠秋拍阵容强大,佳构云集,共推出23大专场,涵盖中国书画、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碑帖、篆刻印石、历代名砚、古董珍玩、文房瓷杂、造像艺术、中国历代钱币、油画雕塑、名家漫画、玉器玉雕、陈年名酒等诸多门类,再次为四海藏家带来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古代书画:汲古择珍 翰墨寄情中国古代书画及明清信札部分精品纷呈,众多名家佳作及古代信札手迹集中亮相。王铎存世最早年墨迹、恽寿平《罕见拟古山水册》等拍品极具学术价值,作品为明清美术史研究再添重要实物资料。同时,龚贤《山林茆居...
铸墨塑艺——邢少臣花鸟作品展在京开幕(组图)2018-04-24
开幕式现场2018年4月22日上午,“铸墨塑艺”邢少臣花鸟作品展,在中信国安静赏轩艺术馆隆重举办。 此次展览由中信国安静赏轩艺术馆主办,中国国家画院艺术基金、中国国家画院海外推广办、中国画论坛、今日鉴藏美术馆协办。展览展出邢少臣先生近期创作作品近五十余件,作品以小品、小尺寸作品为主。充分展现了邢少臣先生的艺术创作状态与艺术格局,已经引领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尚,为中国画坛做出了卓越贡献。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邢少臣先生致答谢词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有夏桂兰、王群英、沈建、刘勃舒、孙安民、李宝林、王培东、郭石夫、甘长霖、汤立、付京生、陈良敏、孔紫、戴顺...
“师严道尊”与“意义的回归”双展同时启幕(组图)2018-10-15
“师严道尊”现场图“意义的回归”现场图2018年是中央美术学院建校一百周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建校以来历史最长的专业学科之一,其教学发展及教师们的创作、科研都得到了学校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经历了一年半多的策划、筹备和准备工作,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造型学院和美术馆承办的“师严道尊: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教学研究展”及油画系和美术馆承办的“意义的回归: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进行时”双展于10月12日下午同时盛大启幕。这是一场学术的盛会,也是一份新的学术成果。“师严道尊”以油画系第三工作室发展的历史脉络为经,以不同时期的教学理念和创作特色为纬,通过对第三工作室不同历史阶段作品、历史照片...
古砖收藏在吴昌硕的学艺中有那么重要吗(组图)2017-11-01
吴昌硕是近代声名卓著的艺术家,在金石、书画、诗文等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当的成就和影响。他以古砖为媒,形成了一个广泛的收藏交游圈,结识了吴云、潘祖荫、吴大澂等良师益友,亦从古砖中汲取养料,以之入印、入书、入诗,进行一系列吸收转化的艺术创作,形成独特的面貌风格。作为一代宗师、海派巨擘,吴昌硕一直是艺术史研究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吴昌硕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既有关于其审美思想、艺术风格的宏观考察,亦不乏对某件作品之真伪、某日交游之活动的细微考辨。当然,如此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并非只有中国学者乐此不疲,而是中、德、美、韩、日等诸国学者共同关注的成果。由此来看,吴昌硕研究其实已是艺术史研究中的国际性课题。应该...
回流文物青铜虎鎣将于29日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图)2019-01-28
记者获悉,流失海外百余年、去年曾在英国被拍卖的圆明园文物青铜“虎鎣”将于2019年1月29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2展厅,面向公众展出。据悉,本次展览是国博鲜有的以单一文物为主题策划的主题展览,将全景式展现“虎鎣”本身的器物特点和流传历史。展览分三大单元,从器型、铭文、功能、纹饰、器座等多方面详细介绍对“虎鎣”的初步研究成果,对“虎鎣”从流失到回归的历史过程进行呈现。
考古专家谈2013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忍痛割爱(组图)2014-04-10
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9日揭晓。考古界的专家们表示,2013年度好项目太多,名额却只有十个。经过优中选优、好中挑好、忍痛割爱地评选,最终选出十项。各有精彩,各领风骚。由于光明日报曾经报道过绝大多数项目,故这里仅将十个项目简要介绍,以飨读者。 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牺尊资料图片 1、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 ——发现姜姓羌族聚落 位于宝鸡市区正南的渭河南岸台地上,共清理墓葬15座,出土了各类文物共计230余件(组)。其中,多达92件的青铜礼器与26组铭文及族徽符号,特别引人瞩目。墓地周边还发现数座同时期灰坑,说明这里曾是居址,弥补了以往这类居址遗...
默观- 鲁晓波水墨作品展·西班牙巴塞罗那2025顺利开幕2025-01-24
2025年1月21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国艺术家鲁晓波教授的水墨画展“默观”在巴塞罗那的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MEAM)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意大利美术学院全国协会主席、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前院长Claudio Rocca策展,展出鲁晓波教授近年来的15件精选水墨作品,展览围绕“默观”这一主题,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和哲学的独特思考。在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女士,策展人、前意大利美术学院联合会主席、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前院长 Claudio Rocca,皇家艺术协会主席Jose Felix Bentz,亚洲之家多元文化与跨文化项目负责人Gaellé PatinLaloy以及艺术...
默观- 鲁晓波水墨作品展·西班牙巴塞罗那2025顺利开幕2025-01-24
2025年1月21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国艺术家鲁晓波教授的水墨画展“默观”在巴塞罗那的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MEAM)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意大利美术学院全国协会主席、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前院长Claudio Rocca策展,展出鲁晓波教授近年来的15件精选水墨作品,展览围绕“默观”这一主题,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和哲学的独特思考。在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女士,策展人、前意大利美术学院联合会主席、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前院长 Claudio Rocca,皇家艺术协会主席Jose Felix Bentz,亚洲之家多元文化与跨文化项目负责人Gaellé PatinLaloy以及艺术...
默观- 鲁晓波水墨作品展·西班牙巴塞罗那2025顺利开幕2025-01-24
2025年1月21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中国艺术家鲁晓波教授的水墨画展“默观”在巴塞罗那的欧洲现代艺术博物馆(MEAM)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意大利美术学院全国协会主席、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前院长Claudio Rocca策展,展出鲁晓波教授近年来的15件精选水墨作品,展览围绕“默观”这一主题,展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命和哲学的独特思考。在开幕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塞罗那总领事孟宇宏女士,策展人、前意大利美术学院联合会主席、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前院长 Claudio Rocca,皇家艺术协会主席Jose Felix Bentz,亚洲之家多元文化与跨文化项目负责人Gaellé PatinLaloy以及艺术...
展览上新!这些数千年前的彩陶讲述着灿烂黄河文化2024-04-16
“汤汤大河 生生不息——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特展”正在济南市博物馆展出。展览立足于山东地区黄河文明的源起、发展与精神内核,汇集山东九地文博单位的代表性的文物200余件。200余件文物展现生生不息黄河文化济南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其杯身薄如蛋壳,色泽黑亮均匀。蛋壳黑陶高柄杯的陶质地细致紧密,表里透黑,不渗水,表明了山东龙山文化制陶业的发达以及陶工们的智慧和技巧。济南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策展人 于筱筝:我们这件蛋壳黑陶高柄杯,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薄和轻,它的整个口沿非常宽且薄,最薄的地方是只有0.2毫米,整体只重70克。烧成火候非常高,在当时,烧制黑陶可以达到1000℃的...
420余件(套)陶瓷珍品长沙展出(图)2021-12-27
唐白釉褐绿彩花口碗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结晶,是人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创造之一。日前,“吉光片羽——湖南考古出土陶瓷特展”亮相长沙博物馆特展一厅,共展出湖南省内11家文博单位收藏的420余件(套)陶瓷珍品。此次展览从目前中国最早的陶片之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陶片讲起,以时间为序,分为“化泥为器——史前文化高地上的山河遗珍”“陶瓷之间——华夏进程中的陶瓷嬗变”“红焰轻花——晋唐陶瓷业高光时刻的双峰巨塔”“窑满三湘——宋元陶瓷业繁荣昌盛的湖南气象”“新生之路——传统陶瓷手工业的现代转型”五个部分,依托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结合420余件(套)历代陶瓷珍品文物,为观众呈现近两万年以来湖南陶瓷发展与...
宋代曾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组图)2016-10-21
我国制造茶具的历史十分悠久。茶具又称茶器,最初都称为茶具,到了唐代,陆羽《茶经》中将采制所用的工具,称为茶具,把烧茶泡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宋代又将茶具、茶器合称为茶具。最能代表宋人生活、文化趣味的,莫过于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宋代饮茶之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突出表现在城市中茶肆、茶馆、茶坊林立,茶汤品种繁多。茶坊、茶肆等是市民阶层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充实文化生活的场所。宋代饮茶内容丰富于前朝,“点茶”广为流行,“斗茶”时尚兴起。点茶即以茶瓶中煮沸的水,冲点放在碗中的茶末,称为“点茶”。宋时一般饮点茶多用白釉、青白釉、青釉盏等。斗茶是先斗色,再斗汤。徽宗皇帝亦常与臣属...
(李说当然756期)集美大桥石碑突然断裂说明什么?2016-02-29
这是一条影响面极大的新闻,今天早上,多名网友爆料称,厦门市集美大桥出岛方向刚过下穿隧道出口不远处、由江泽民主席题写的“集美大桥”石牌突然断裂,半块多的石牌砸落在草地上,压坏了栏杆,占用右侧半个车道车,造成早高峰车辆拥堵。 集美大桥,起于厦门本岛环岛路与五石路的交叉口,以桥梁方式跨过浔江港海域,在集美乐海路上岸,沿乐海路途经嘉庚体育馆、大学湾,接集美大道,直达厦门北站,全长8.43公里,其中跨海部分3.82公里。驾车从集美大桥跨海只需八分钟。2007年03月,集美大桥建设开始,2008年05月集美大桥整体完工,创下世界同型桥梁的建设速度的2—3倍。在大桥出岛方向不远处、就是江泽民主席题...
台北故宫战国汉玉璧赏析(图)2017-03-23
战国—汉玉璧,吉星福、张振芳伉俪捐赠。玉料呈青色、半透明,体扁平、正圆形。内外两缘修饰突起素宽边。通体雕琢卧蚕纹,两面纹饰相同,琢磨精工。中国玉器在新石器时代由于区域特色产生了北方玉器、中部玉器(包括东部西北部)、南方玉器三大体系。而南方玉器正是琮、璧、冠、佩的发源地。近年出土于余杭安溪乡的青玉璧,正反两面皆有图文铭刻,从此开启了玉璧的神秘装饰美学之路。而本件玉璧的纹饰正是袁周以来流行的主要纹饰之一。
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如何擦出火花(组图)2015-12-14
“一茶一绘“第二期“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一茶一绘“第二期“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茶如人生,淡中有味,虚怀若谷,怡然自得。由二十二院街艺术区主办的“一期一绘”活动在温暖的午后如期进行,承接上一期“黑度的反思-现代哲学性的思考”的余温,由盈艺术中心举办的“一茶一绘“第二期“当代艺术与城市文化”于12月5日在北京二十二院街艺术区顺利开讲。凛冽的北风驱散了雾霾,在温暖的午后,煮一壶好茶,论一论艺未尝不是当下文人情趣之所至。随着一声箜箜玄音,开启对话活动的序幕,本期“一茶一绘”活动特别邀请到今典艺术集团副总裁、今日美术馆副理事长、《东方艺术》杂志主编曾孜荣作为活动的主持人;对话嘉宾是著名人类学家、北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