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汤余铭  

 

  • 东洋风物说和镜(组图)2016-01-26

    图1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漫长的交往历史。从东汉光武帝赐“汉倭奴国王”金印册封当时日本九州岛上的倭奴国起,两国开始了长达2000年的交往。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日本从礼制文化到器物技巧无不仿效学习中国。铜镜作为一种典型文物,最能反映出中日之间的密切交往。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日本古代铜镜 由中国三国时期传入日本,日本古坟时期的墓葬出土有类似中国神兽镜的“三角缘神兽镜”,这些“三角缘神兽镜”一般被认为是由当时中原地区传入或是由吴地工 匠东渡日本所铸造。随着大量日本遣唐使进入中国,许多唐镜也随着遣唐使带进日本,今天日本的正仓院,依旧可以看到诸多当时流入日本的精美唐镜。从东汉到隋 唐,日本由于铸...

  • (组图)探访保利博物馆四大兽首:揭秘鼠兔首回归2013-05-10

     

  • 澄怀味象——水墨山水七人展在京开幕(图)2014-07-14

    “ 澄怀味象——水墨山水七人展”开幕式现场    由中国国艺书画研究院主办,北京铭扬国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国艺经典》杂志社协办,北京时晴堂艺术馆承办的“澄怀味象——水墨山水七人展”于2014年7月12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国国艺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赵喜军、著名画家彭国昌、赵春秋、王春红等200多人出席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田淑飞、李惠生、张光山、巩海宾、诸兆华、张少川、田辉等七位画家的四十余幅作品。田淑...

  • 收藏故事:遥远的铜鎏金佛2012-12-05

    日前朋友从四川托人捎来一组照片,为三尊铜鎏金佛像,正面、侧面、底足、铭文皆拍有特写镜头,画面比较清晰。据朋友说,他很喜欢这些铜佛,根据卖方的报价,他准备以40万元收藏,在四川请教了几位藏友,仍然吃不准,务请我们帮着把把关。 金铜佛像在我国流传已久,在北方大体分为汉传、藏传两大系统,最早的金铜佛像,在东汉末年便已出现,由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金铜佛像造型大都为磨光肉髻,宽衣博带,面容和煦,佛像背光为舟形,边饰火焰纹,佛像底足多铸有四足坐床,坐床边侧往往刻有铭文,记述供奉人名和年代,整座佛像金光灿然,形态苗条优美。真品由于年代久远鎏金部分磨损严重,未磨损部分亦有小片脱落,零散分布,若用高倍放...

  • 《变形金刚4》李冰冰造型高冷 细数进军好莱坞的中国女星(组图...2014-07-01

    《变形金刚4》日前已在国内全面上映,中国女星李冰冰在片中饰演女强人苏月明,造型走的是高贵冷艳御姐范路线,几何剪裁的黑色裙装或西服套装,十分豪气的金饰装饰在耳畔、颈项和腕间,深红唇色和甲油呼应,干练硬朗的女CEO气场就这样扑面而来。 李冰冰在《变形金刚4》中造型高冷气场强大   李冰冰在《变形金刚4》中饰演一位女强人   左至右:李冰冰出席《变形金刚4》纽约、香港、北京首映红毯造型

  • 艺苑名士吴湖帆(组图)2017-06-23

    吴湖帆像吴湖帆(1894—1968年),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以湖帆名世,江苏苏州人。吴湖帆富于收藏,为近代著名收藏家之一,藏有金石书画数千件。他的收藏一是来自祖父辈的旧藏,如吴大澂遗传的周代邢钟和克鼎。吴湖帆极喜爱这两件上古青铜器,名其室为“邢克山房”。吴大澂生前特别宝爱的古印40余方、官印50余方和将军印28方,后亦为吴湖帆收藏。二是来自夫人潘静淑的嫁妆。潘静淑曾祖潘世恩为清道光时宰相。伯父潘祖荫为清光绪时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其攀古楼所藏文物富甲东南。潘静淑过门时,嫁资中有宋拓欧阳询《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三帖,加...

  • “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书法作品展”亮相中国美术馆(组图)2018-05-10

    本次展览对观众来说,已经期待很久5月10日,由中国美术馆、银帝艺术馆联合策划、主办的“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书法作品展”精彩亮相中国美术馆。此次书法展旨在通过全面展示于右任先生多年以来的书法创作成果,展现其对书法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传承于右任先生的书法艺术,弘扬先生的爱国精神。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对作品进行仔细记录、研读据悉,此次展出的101幅于右任真迹,均出自朱奕龙先生的私人收藏,由鉴评委员会遴选而出,以镜片、楹联、立轴、碑志拓片等多种形式展现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风貌。此次展出的作品也选取了朱奕龙先生2016年捐赠于中国美术馆的于右任书法作品。中国侨联副主席、银帝集团...

  • 康熙乾隆喜欢用什么砚(组图)2018-05-22

    乾隆《砚谱序》昔日文房工具,今日艺术珍品,每方砚都反映出各个时期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向咏文房四事,谓笔墨纸砚,其中唯有砚最经久耐用,因而宋代米芾李之砚等存谱以藏,也是艺林佳话。乾隆皇帝喜欢砚,他在《砚谱序》中写:“内府砚颇夥,或传自勝朝或弆自国初,如晋玉兰堂砚、璧水暖砚,久陈之乾清宫东西暖阁。”砚台是文人几案必备之物,又流传有谱系,更是受皇帝重视,乾隆帝也念及“物繁地博,散置多年,不有以荟综稡记,或致遗佚失传,为可惜也。”故而“命内廷翰臣,甄覆品次,图而谱之,凡旧藏者若干枚,散置者若干枚,新获者若干枚,其弃置库中为之剪拂刮磨、郁为奇品者又若干枚。谱既成,欲命于敏中拟四六...

  •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2017-12-27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福建宁化 赖晨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

  •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2018-01-02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福建宁化 赖晨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

  • 曾伯克父青铜器群从日本追索回国后在湖北展出(图)2020-09-14

    微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图新华社武汉9月12日消息,12日,位于武汉东湖之畔的湖北省博物馆迎来疫后恢复开放的第一个大型文物特展——“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去年从日本成功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首次“回家”在湖北参展,丰富精美的出土文物,揭示了未为史书所载的曾国700余年的历史,让观众更好地领略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精选了湖北叶家山、苏家垄、文峰塔等重要曾国遗址出土青铜器,共分“始封江汉”“汉东大国”“左右楚王”“华章重现”四个单元,共计62件组文物集中呈现西周早期到战国中期的曾国青铜文化面貌。记者了解到,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此次展览借展了...

  • 从青铜器里看古代女性的品格(组图)2021-03-09

    出土于山西闻喜的窃曲纹匜。山西青铜博物馆供图中国历代与女性相关的青铜器7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那些千百年前发生在“神仙姐姐”身上的故事,时至今日依旧“光彩照人”。当日,山西青铜博物馆举办一场名为“青铜器里的姐姐们”直播活动,带民众了解那些藏在史籍中不为人熟知的古代女性,借此颂扬古代女性的优秀品格。由山西省公安厅追缴回归的“晋公盘”是国家一级文物,盘内180余字的铭文记载,它曾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之女孟姬的陪嫁之物。“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孟姬远嫁千里之外的楚国,换两国太平,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女性的奉献和担当。”山西青铜博物馆志愿者讲解员梁秀琴介绍。一件出土于山西闻喜的春秋时期文物——窃曲纹...

  • 汉代扬州经典食用漆器赏析(组图)2015-11-02

    沈海泯在《中国工艺美术鉴赏》中说:“汉代漆器工艺已达黄金时代,以其应有尽有的种类、精美华丽的装饰、轻巧精致的造型著称于世。”新中国成立后至 今,扬州近郊发掘的五百余座汉墓中,出土了数千件漆器及其残片。扬州汉墓中出土的漆器几乎囊括了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规模、品种、技艺等各方面取代了青 铜器。在扬州博物馆编著的《汉广陵国漆器》一书中对此评述道:“从有关器物的纪年铭文及许多漆器出土时已被磨蚀的迹象判断,很多漆器在入葬时已经使用了数 十年的时间……这些器物皆有极其鲜明的地方风格,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汉代广陵漆器的艺术特征。”这从汉代扬州食用漆器的造型与制作技艺上就可窥见一斑。杯杯相叠、严丝合...

  • 法国华裔画家李自力油画作品展在多伦多开幕(图)2012-10-05

  • 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组图)2020-11-16

    展览现场新浪讯,2020年11月13日,《知己有恩——齐白石的师友情缘》特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与观众见面。此次展览围绕齐白石艺术交游进行研究、策划,重点选取了与齐白石人生历程与艺术发展息息相关的六位关键人物:胡沁园、王闿运、陈师曾、瑞光、梅兰芳、徐悲鸿,从他者的视角聚焦齐白石,共汇集了各馆珍藏的齐白石及其师友书画、文献作品100余件套。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画作,一封封娓娓道来的书札,都向观众讲述齐白石与师友之间艺术交往的点滴故事,为近现代美术史的书写增添一份温情,更为当代美术的研究与发展引发新的思考。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知己有恩 齐白石 1933年 2.2cm×2.3...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