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王明明  

 

  • 人物故事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同根生殊途归(组图)2015-07-16

    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格外引人关注。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以下简称“前者”)(图1左),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墓主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生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洪武二十四年(1391)册封为郢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安陆(今湖北省钟祥市),卒于永乐十二年(1414)享年二十七岁,谥号曰“靖”,永乐十三年(1415)葬于城东二十里清平村宝...

  • 解析明式椅类家具年代之密码(组图)2015-03-30

    图1 明万历苏州王锡爵墓出土的四出头官帽椅三视图核心提示>>>明式家具之椅类,尚无实例提供直接的年代凭证,但历史也非彻底绝情,明代考古成果和各类刻本版画插图从侧面提供了线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素、无联帮棍的黄花梨椅子多属明代晚期。各类明式黄花梨椅子,何者为明制,哪个又是大清生产?古家具界尚未有公认的标准,留下众说纷纭的探讨空间。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图2 明万历上海潘允征墓出土的南官帽椅明式家具之椅类,尚无实例提供直接的年代凭证,但历史也非彻底绝情,明代考古成果和刻本版画插图从侧面提供了线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素、无联帮棍的黄花梨椅子...

  • “中国(临沂)国际艺术大展”即将举行(图)2014-11-20

    2014中国(临沂)国际艺术大展是由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与临沂市王羲之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大型学术群展。学术总顾问为刘骁纯,学术支持团队为:陈明、陈孝信、杜曦云、郭雅希、彭锋、盛葳、王小箭、夏可君、徐虹、杨卫。  前言  刘骁纯  我认为当前是艺术观念全面开放的时代,在当代语境的前提下,前卫与守成共存、具象与抽象共存、学院与大众共存、架上与架下共存,这之间没有高下,高下在于艺术家的创造性和艺术质量,艺术批评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也在这里。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关于展览:  第一部分:本次大展一共分为十三个主题展(按拼音排名):  一、名家艺术展:  策展人:郭丽华、穆周行...

  • 学者称《清明上河图》作者是化名 意为选择端王2014-04-04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著名学者汪宏华撰文新解《清明上河图》,揭开了其中最为关键的作者张择端密码。汪宏华指出:张择端实为化名,意为选择端王赵佶。详文如下: 艺术注定含蓄,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伴随悬念,小说如《红楼梦》,画作如外国的《蒙娜丽莎》,中国的《清明上河图》。作者是谁?两宋官方和民间竟然都无记录。有关张择端的孤证是金朝的官员张著在《清明上河图》记下的题跋。写于北宋灭亡60年后,公元1186年清明节的隔天:“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

  • (组图)盘点那些被诅咒的稀世珠宝2012-10-17

       就像一场因缘际会,那些不信邪的权贵达人在强行拥有后并无法逃脱厄运的诅咒,他们或是破产,或是销声匿迹,或是被送上断头台。一桩桩,一件件,使人们不得不重视那光耀背后的杀气和阴云。 希腊国王奥托为妻子阿玛利亚定做了这顶王冠   戴安娜王妃佩戴“珍珠泪”皇冠    世间一切皆有因缘际会,几世几代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人却因同样拥有过一顶王冠而逃不出命运的诅咒。这顶王冠叫做“珍珠泪”。      “珍珠泪&ldqu...

  • 北京荣宝2014年春拍精品瓷器赏析(组图)2014-05-23

    北京荣宝2014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6月11-15日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本场拍卖依然延续荣宝拍卖的精品路线,中国书画、古董珍玩、油画、当代水墨、珠宝钟表等多个专场的逾千件拍品登台亮相,精彩丰呈。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荣宝拍卖“来源最可靠,自律最严格”的经营理念。

  • (多图)稀世奇珍背后的诡异诅咒2012-06-20

         世间一切皆有因缘际会,几世几代看似完全没有关联的人却因同样拥有过一顶王冠而逃不出命运的诅咒。这顶王冠叫做“珍珠泪”(TheCambridgelover’sKnotTiara)。 戴安娜王妃说过:如果女人只能拥有一颗珠宝,那必定是珍珠!而“珍珠泪”就是那顶戴安娜王妃在众多场合让人印象深刻的珍珠王冠。  

  •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赏析:同根生 殊途归(组图)2015-06-09

    图一赵雄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四百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约一百多件。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格外引人关注。左(下同):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出土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右(下同):武汉市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湖北省博物馆馆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以下简称“前者”),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明代郢靖王墓。墓主郢靖王朱栋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生于洪武二...

  • 王铎墨迹添彩荣宝秋拍2014-11-28

      北京荣宝2014年秋季拍卖会将于11月29日至30日在亚洲大酒店开槌。本次拍卖会分为9个专场近1300件拍品,涵盖了中国书画、新水墨、中国油画、雕塑、古董珍玩及工艺品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本场“王铎诗文稿墨迹专场”让藏家能近距离观赏王铎的诗文手稿,并从诗词文赋中感受王铎的心态与命运。  王铎诗文稿墨迹靓眼  今秋,北京各大拍场都出现王铎的精品,其中,中国嘉德的“王铎的笔底毫端”专场引人瞩目。此次北京荣宝推出的“王铎诗文稿墨迹专场”同样不容小觑。  据介绍,该专场的拍品为王铎晚境10多年间创作的诗文。论其史料价值,诗中多有涉及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李自成起义、清兵入关等事件,是探究明末清初历史的...

  • 王明炎画展《意象世界》亮相国家画院美术馆(组图)2013-11-07

  • 康熙瓷器款识的变化2013-02-28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历时61年。康熙一朝瓷器上的款识也多种多样。譬如,官窑款多以“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或是三行青花楷书款,到康熙晚期,又出现少量的篆书款识。再如,康熙前期,还常见干支纪年款,“康熙辛亥中和堂制”便是康熙十年生产的瓷器。至于御用的珐琅彩器,上面只书写“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料款。 不过,康熙早期的官窑瓷器,多半是没有年款的;民窑尽管落有康熙年款,但是好景不长。观复博物馆[微博]馆长马末都先生在他的《马末都说收藏瓷器篇(下)》一书中,这样认为:“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写款。原因是康熙认...

  • 居家男or帅总裁 wuli凯凯王演绎腕表大片(组图)2015-11-05

    导语:他是《伪装者》里的明诚,《琅琊榜》里的靖王,《他来了,请闭眼》里的李熏然。wuli凯凯王在演绎每个角色的时候总能展示他“颜好手美低音炮”的特点。既然手美,那就少不了带些手表了!在对王凯的采访中,他也表示手表是自己会选择佩戴的饰物呢!从他的照片中都能看出,无论是居家男、还是帅总裁,腕表总能被“美手”演绎的特别高级好看呢!万宝龙明星尼古拉斯·凯世单按钮计时表王凯佩戴万宝龙明星尼古拉斯·凯世单按钮计时表演绎帅气总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王凯佩戴万宝龙明星尼古拉斯·凯世单按钮计时表演绎帅气总裁万宝龙明星尼古拉斯·凯世单按钮计时表_ueditor_page_break_t...

  • (图)明代墓葬出土的元青花鉴赏2011-05-25

    明洪武4年汪兴祖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青花瓷发端于唐代,但是,真正的大发展是在元帝国时期。元青花独特的艺术价值、日益上涨的经济价值和流传甚少的现状,使其成为古陶瓷界万人瞩目的巨星。 在元青花中,有10件出土于九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本文拟将它们从元青花中梳理出来,一一列举如下,再加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元青花提供些许对比资料。 一、明代纪年墓葬中出土的元青花概况 第一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四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高足碗高11、口...

  • 真实与传奇:唐寅的故事(组图)2015-01-04

    唐寅 落霞孤鹜图 189.1×105.4cm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书画家唐寅因受科举舞弊案牵连,丧失了仕进之路,从此靠卖画为生。他信佛教,好诗酒,游戏人生。唐寅身后,经过后来者小说、戏剧等一步步渲染,他的形象逐渐塑造成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本文将从多方面揭示这一建构过程,看真实的唐寅形象如何被后世精心包装,并最终成为世人心目中的“传奇”艺术家。  特邀撰稿 张长虹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引言:唐寅《落霞孤鹜图》绘危峰高耸,山腰云雾缭绕,山脚下柳荫中一阁临江,一文人静坐。图左上题云:“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晋昌唐寅为德辅契兄先生作诗意图。...

  • 明鲁王朱檀墓出土水晶鹿镇纸(图)2012-10-11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