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动物形烛台(组图)2015-08-05
我国用烛照明的历史十分悠久。《楚辞》:“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战国秦汉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开始用瓷烛台。瓷烛台中,借用动物的造型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从考古发掘出土器物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狮形烛台、羊型烛台和骑兽俑烛台等。唐代烛台仍以陶瓷材质为主流。图11973年镇江丹徒县华墅公社西晋墓出土的越窑青釉狮形烛台(图1),高9.3厘米,长12.5厘米。张口,露齿,垂须,四肢伏地,长尾,背部有管状插孔。背部刻划鬃毛,腹两侧刻划卷毛纹。胎浅灰色,全器施釉,釉层均匀,釉色滋润,透明度高。狮形烛台过去定为“水注”,认为是盛水的文具。19...
今天是邮票诞生日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黑便士(组图)2019-05-07
作者 几苇渡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票面为黑色基调,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张面值一便士,俗称“黑便士邮票”。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教师罗兰·希尔,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票面为黑色基调,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张面值一便士,俗称“黑便士邮票”。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教师罗兰·希尔,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_ueditor_page_break_tag_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票面为黑色基调,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每张面值一便士,俗称“黑便士邮...
(李说当然644期)从美龄宫的惊艳看民国风水2015-11-10
三天前,多张南京美龄宫航拍照片在朋友圈掀起了追捧的热潮,从南京一直刷到了全国。俯瞰下的美龄宫,宛若一颗夺目蓝宝石,与深秋的法国梧桐树勾勒出一条“项链”。毫无疑问,这是蒋介石送给宋美龄的礼物,令无数痴心男女为“蒋公”的爱情和浪漫感动不已的是,一个爱的图腾,尽然在81年之后,依然绽放着感人的内存。 感动一定是情绪的产物,是不需要理智的推算,但是,偏偏有不懂情爱、没有情趣之人,一定要搬出事实真相,容不得半点浪漫。传说很美丽,现实很骨感。冷水就这样的泼了下来,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闻慧斌处长说,“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时任南京市政府工务局局长的赵志游设计美龄宫期间,是受蒋介石的授意...
城市之上——2020·第五届昆明美术双年展开幕(组图)2021-01-04
城市之上——2020·第五届昆明美术双年展海报2020年12月30日,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云南美术馆、云南画院、云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城市之上——2020·第五届昆明美术双年展”在云南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以“城市之上”为主题,将视角放置于中国“城市化”现代进程中关于城市与乡村、科技与艺术、人类与自然等问题的讨论,并以上海、深圳、昆明三座城市为坐标,围绕“历史文脉”、“当代景观”、“云端世界”三个单元结构来展开。清晰地向我们呈现出昆明、上海、深圳这三座的历史变迁、当代城市景观以及对于未来的遐想。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曾艳,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
唐伯虎难得一见的花鸟画(组图)2016-02-24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唐伯虎的花鸟画,传世作品不多,画风远法宋元水墨画,近师沈周的变革创新,刻意求精。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明 唐寅《岁寒三友图轴》上海刘海栗美术馆藏唐伯虎也就是唐寅,中国明代画家、文学家。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明 唐寅《梅花图》北京故官博物院藏图绘折枝墨梅,自题七言诗一首:“黄金布地梵王家,白压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枚清影写横斜。”抒发了自己的清高逸气。梅枝曲折向上,花朵随枝点染,笔墨十分干净筒练。画幅以大面积的空白,用潇洒飘...
80后大学毕业生辞职做时尚剪纸 称是一种寄托(图)2012-11-27
80后小伙辞职做时尚剪纸 各路明星“跃然纸上”,吸引了众多年轻人 一张纸、一把剪刀能变出什么花样?惟妙惟肖的动物剪纸?气势磅礴的山水剪纸?各色喜庆的年俗、婚庆剪纸?NO,这些已经太不新潮啦!昨天,一批“跃然纸上”的明星人物剪纸现身网络,个性的肖像剪纸巧妙地将古朴和时尚相融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得知,拥有这双巧手的是一位26岁的大男生,2个月前,他辞掉了月薪4000元的工作,一心扑在了剪纸艺术上,“做明星剪纸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剪纸,将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去。&rdquo...
中国富豪海外疯淘名画 菲利普亲王画像遭疯抢(组图)2017-07-03
当代毕加索--澳洲抽象派极简主义艺术大师:Demeter Land(德米特·朗地)为菲利普亲王绘制肖像,纪念菲利普亲王96岁生日据报道,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迎来了96岁生日,当天英国皇家乘骑炮兵部队鸣41响礼炮为他庆祝生日。澳洲抽象派极简主义艺术大师Demeter Land(德米特·朗地)为菲利普亲王绘制的极简主义肖像揭幕,纪念菲利普亲王96岁生日。此幅画像的限量版当日在全球官网向藏家首发。96岁生日后,从8月起, 菲利普亲王将“退休”,不再履行王室公务。菲利普亲王期待退休后能享受更多休闲时光,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从绘画、阅读到帆船运动、驾驶马车等,菲利普亲王的爱好非常广泛。_uedit...
就算陵墓位置选的再好,但明帝屡屡逆天行事,明朝的江山也不会一...2018-11-22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经常做一个奇怪的梦,他老是梦见两条龙在打架。其中一条大黑龙凶猛异常,另一条小龙只有躲闪,发出凄惨的叫声。朱元璋从梦中吓醒,忙把刘伯温找来,询问吉凶。刘伯温一听就明白了原因,但他没有点破。只是安慰说“可能是皇上太劳累了吧,过于分神造成了一种错觉。”虽然如此,朱元璋心头的疑问始终没有去掉,相反随着他生命尽头的来临,他更加感到心惊肉跳,总觉得有什么不祥的大事将要发生。为安安稳稳地把政权交到孙子手里,他可谓费尽心机。首先他把儿子们都分封到各地,免得将来叔叔夺侄儿的权,然后把一些可能威胁政权的功臣及其后代全部杀光,以绝后患。但俗话说百密必有一疏,将来夺权的恰恰就是他儿子朱棣。按理说朱元...
香港苏富比秋拍预热 元代书法珍品现身(组图)2017-08-31
香港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秋拍将于10月1日举行,呈献逾百件精品,涵盖元明清翰墨珍宝,焦点包括有元代张雨《致伯清信札》,书风清新雅致;明代文征明《行书忆昔次石亭韵四首》大卷,气势磅礴;另有唐寅画、文征明题《群卉图卷》,二十四种花卉错落有致,争艳夺目。苏富比亚洲区中国古代书画部主管左昕阳表示:“本季秋拍汇聚来自欧美及亚洲之收藏,包括美籍华人藏家何兆骥先生珍藏的明清书画十五幅,以及日本重要私人收藏,其中以饭田家族旧藏的三件明清书法最为突出。”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重点拍品张雨《致伯清信札》水墨水纸 镜框,估价:1,600 至 2,000 万港元张雨,元代着名道士,多才艺,工诗...
“明月入怀——汪海华中国画展”恭王府启幕(组图)2017-07-21
展览名称:恭王府艺术系列展“明月入怀—汪海华中国画展”展览时间:2017年7月19日-8月2日展览地点:恭王府 安善堂主办单位: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展览活动部协办单位:心道(厦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雅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汪氏三炉纸 太月香学 爱家集团 藏真文化 乐活辣妈俱乐部 一号书房 北京华艺悦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立秋传媒画家 汪海华“明月入怀—汪海华中国画展”将于7月22日在恭王府安善堂开展,本次展览主题“明月入怀”四字为著名艺术家吴悦石先生题写,吴悦石先生在展览序言中写道,“海华...
萌态可掬:瓷器中的动物形烛台 (组图)2015-11-12
来源:99艺术网我国用烛照明的历史十分悠久。《楚辞》:“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华容备。”战国秦汉时已有各式精致的铜烛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制瓷 业的发展,开始用瓷烛台。瓷烛台中,借用动物的造型设计是一种常见的手法。从考古发掘出土器物来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狮形烛台、羊型烛台和骑兽俑烛台等。唐代烛台仍以陶瓷材质为主流。1973年镇江丹徒县华墅公社西晋墓出土的越窑青釉狮形烛台(图1),高9.3厘米,长12.5厘米。张口,露齿,垂须,四肢伏地,长尾,背部有管状插孔。背部刻划鬃毛,腹两侧刻划卷毛纹。胎浅灰色,全器施釉,釉层均匀,釉色滋润,透明度高。狮形烛台过去定为“水注”,认为是...
这组文物极可能是一代蜀王的王之重器(图)2018-07-19
“邵之飤鼎”铭青铜鼎。虎斑纹铜戈7月18日,《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览布展完毕。本栏图片均由四川博物院供图7月19日,“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展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在210件/套文物中,除三星堆、金沙文物外,规格最高的古蜀遗珍,是四川博物院馆藏、新都马家乡木椁墓出土的一组青铜礼器和兵器。据介绍,无论是马家乡木椁墓的墓葬规模还是出土文物,都呈现出古蜀文明末期恢弘磅礴的王者之气。经过考古学家多年研究,认为墓主极可能就是一代蜀王。文物与盗墓贼擦肩而过记者18日在国家博物馆布展现场看到,在三星堆纵目面具等“网红”文物面前,马家乡木椁墓的出土文物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但仔细一...
中埃考古合作:文明与文明的碰撞(组图)2020-10-30
9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把我国的考古工作从“一项重要文化事业”提升到了“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这样一个崭新的高度。中国埃及联合考古项目中方执行领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贾笑冰认为,这一提升,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的深化和具体化,指出了考古工作在加强文化自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
明清圣旨在西安展出 展出的最长圣旨达4米多2014-04-30
“圣旨到!”这是在古装戏里常听到的台词;但真正的圣旨何等模样,见到的人并不多。从即日起至7月7日,西安市民可以到伫立了六百余年的巍巍钟楼上,细细品读36道尽显皇权的圣旨。 36道圣旨尽显皇权 据了解,此次《奉天承运—明清圣旨臻品展》由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和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联合举办,展览主要以明清圣旨为主,囊括正统、天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各个时期的圣旨。展出的臻品,包括滕王阁管理处带来的27道圣旨,以及长安张氏家族珍藏的9道圣旨。 据钟鼓楼博物馆副馆长陈斌介绍,圣旨,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布告臣民、委任官吏、...
江口沉银:杀人魔王沉银与屠杀两大传说浮出水面(组图)2017-03-24
张献忠江口沉银一直是历史之谜,其沉银地点历来众说绘纭。2017年3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通气会证实,今年1月开始的彭山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在两个多月后取得了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10000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至此,“大西王”张献忠的稀世宝藏之谜终于被揭开。1646年11月,张献忠命陨西充凤凰山后,大西政权宣告结束,由他聚敛的金银财宝成为无主之物,不知去向。这次打捞前,关于他的稀世宝藏有很多种说法,成都曾流传一首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据说,与歌谣配对的,还有一张“藏宝图”,图上标有张献忠金银宝藏的具体位置,以石牛和石鼓作为暗记。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