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仕女画家笔下的“富贵与清雅”(组图)2020-07-08
(清)冷枚《雪艳图》(局部)以仕女为绘画对象是古代人物画的重要题材,而仕女画从专绘贵族妇女到泛指以美人佳丽为主人公的绘画作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唐代以来,历代不少画家接触过仕女题材的绘画,其目的或为传教化、或为表现古代女性生活、或为抒发作者特殊情感。周昉、张萱乃唐时仕女画名家,后来的宋画仕女也相当流行,而明清时期是古代仕女画最为兴盛的时代。清代以画仕女著称的画家有以宫廷画派为代表的焦秉贞、冷枚,也有以文人画派为代表的费丹旭、改琦,其表现的仕女以闺秀与阴柔为主要特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宫廷富贵——焦秉贞与冷枚(清)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册(十二开)——戒饬宗族》...
抟庐硃竹如赤龙——魏广君朱砂竹小议(组图)2018-07-05
艺术家魏广君 魏广君,1964年生,河南信阳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研究员,荣宝斋画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道教协会书画院荣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魏广君作品在中国,绘画自古便有“丹青”之说,所谓“丹”就是丹砂,亦称朱砂,《诗经》云:“颜如渥丹”,即形容人相貌艳美如同施抹丹砂。朱砂,又名赤丹、丹粟、汞沙、辰砂,是硫化汞的天然矿石,呈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经久不...
石涛与八大山人:终身未见 情深意切(组图)2017-08-17
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在艺术上,石涛是一位画家,同时又是甚有品位的书法家,他还是一位造园家。石涛没有为我们留下诗 集,读他的诗,要到石涛同时代朋友的诗文集、清人所编诗歌选集以及石涛画跋中寻找,寻找的确有些不便,但当你读到他的诗后,你就会觉得不虚此行。其诗有 云:“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开图幻神髓。”此翁岂作诗,直泻胸中天!石涛又是在中国绘 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一篇《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朱良志所著《石涛研究》,是对石涛的思想、作品和交游等做的综合考察,为理解石涛难懂的画学、变...
青铜器拍卖市场真的就要来临了?(图)2017-09-12
亚矣方鼎今年西泠印社春拍,青铜器《兮甲盘》成为拍卖会上的“眼”。作为青铜时代的国之重器,它在拍卖会上极其抢眼,出尽风头。十数年来,北方的嘉德、保利、瀚海、匡时;南方的西泠,书画瓷器玉器漆器杂件的拍卖,单件能有百万千万,已是大业绩。后来动辄上亿,比如最早的张大千、齐白石、傅抱石以及近一两年的潘天寿、黄宾虹。一开始是过亿就成大新闻,攀上高峰,创纪录,后来业界评论家指出:中国艺术品拍卖已经到了亿元时代,这已经不是新闻,而是稀松平常的事了。2016年潘天寿《鹰石山花图》2.43亿元。今年则是黄宾虹《黄山汤口》3.45亿元,达到了近年最佳的一个峰值。回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艺术品文物拍卖初起时的场景,沧海桑...
内地拍卖市场2017年是否触底回暖(组图)2016-09-23
南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盏近日,苏富比、佳士得领衔的2016秋季纽约亚洲艺术周落下帷幕。其中,佳士得推出的南宋“油滴天目”茶盏以7807万元成交,刷新建窑瓷器拍卖纪录。 苏富比纽约亚洲艺术周斩获6350万美元,成交喜人。中国艺术品不时成为海外艺术品市场中炙手可热的明星拍品,一些中国藏家更是热衷于海外竞拍。据《中国文物艺术品全球拍卖统计年报》显示,2015年海外地区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创造历史新高,达到了26.4亿美元(171.8亿元人民币),规模 超过中国内地成交额的一半。在中国内地市场下滑19%的形势下,海外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却一枝独秀,总成交额同比增长了14%。那么,中国文物艺术品...
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上拍佳士得香港(组图)2019-12-02
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11月27日,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拍卖将为众藏家呈献一件无论品质还是来源都极其出众的重量级拍品——明嘉靖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究竟这件流传四百多年的大罐背后有怎样的传奇与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来为大家逐一道来。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显赫的来源胡惠春居家照,本罐在照片左方,约1960 年代此青花庭院婴戏图盖罐造型敦硕、青料上乘,而且品相一流,加之原配罐盖完好无缺,洵为难得一见的典藏之作。而此罐的来源之显赫可与其珍贵程度相媲美——出自上海鉴藏界泰斗胡惠春先生(1911至1995年,又名胡仁牧)旧藏,原为一对。胡氏斋名“暂得楼“,曾向上海博...
其实喵星人早已入侵古人生活(组图)2016-11-24
武则天今年的一部小清新电影《假如猫从世界上消失了》,其中有一句台词“不是人在饲养猫,而是猫在陪伴人”,想必戳中了很多爱猫人的泪点。那么,铲屎官们想不想知道喵星人在中国的饲养历史呢?武则天因被诅咒,不许在宫中养猫中国史前考古专家吴汝祚先生曾撰文提到,河南汤阴县城东白营村,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曾挖掘出一块猫骨,其年代测定为公元前2160年。吴先生推测,中国人试图饲养家猫,最早要追溯到四千多年前。我们知道,同样有着悠久养猫历史的埃及,将猫的形象神格化,巴斯特就是埃及的猫神。同为文明古国,咱们中国在这方面也不遑多让。《礼记·郊特性》中有云:“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
墨色浓淡处 看丰子恺的“朋友圈”(组图)2019-01-30
作为上海海派艺术馆开馆展,眼下正在热展的“海上丰采——丰子恺艺术特展”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展不仅是近几十年来丰子恺作品在上海的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更开先河地呈现了他的“朋友圈”。弘一法师、鲁迅、马一浮、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郑振铎、俞平伯……透过一张张泛黄的手稿和书籍封面,在墨色浓淡处,依然可以端详并体味那一代文化人之间的君子之交。丰子恺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就像他的好朋友、作家郑振铎所说的那样:“态度很谦恭,却不会说什么客套话,常常讷讷的,言若不能出诸口。我问他一句,他才质朴的答一句。”丰子恺的另一位好朋友——作家、语言学家方光焘也有类似的描述:“悲哀愤怒时,你不过皱一皱眉头;快乐欢愉时,...
一张国画一个故事《苏武牧羊》(图)2012-09-17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覆,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四听茄声,入耳动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少亏。能叫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首歌词是清末民初的辽宁学者蒋荫堂先生所作。歌颂西汉时大臣苏武的,歌词通俗易懂、慷慨悲壮,唱起来委婉动听、回肠荡气、感人肺腑。唱完全曲,对苏武“艰辛备尝、不辱使命”的民族气节更加敬佩! ...
目击道存:米芾(组图)2015-03-10
《宝晋斋法帖》中的王羲之《王略帖》陆一中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黼,字元章,别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净名庵主等,世居太原,后迁徙襄阳,最终定居镇江。他是北宋开国功臣 米信的后代,生于世代簪缨之家。据说米芾幼年聪颖,过目成诵,年幼时便能写一手漂亮的擘窠大字。稍长以后博闻强记,不乐科举,而喜欢好高骛远之论。米芾 18岁那年(1068年),靠着母亲阎氏与宋英宗高皇后的一点旧情,荫补了一个秘书省校字郎的小官,从此开启仕途。后30余年宦游在外,多担任些无足轻重 的官职。直到宋徽宗崇宁朝,才复召入京,初任太常博士,后又改任书画博士。大观二...
那些近年来被尤伦斯抛售的高价藏品(组图)2017-06-26
距离尤伦斯正式发表申明“打算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及个人艺术收藏托付新主”已经快有一年了。2017年6月4日,保利春拍现当代艺术版块“尤伦斯男爵藏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举槌,其中主打新锐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还突破性地引入装置类拍品。但是很明显的是,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抛售,尤伦斯手中重量级的藏品已经越来越少了。那么他们近年抛出了哪些重量级的作品呢?丨2009年丨《写生珍禽图》宋徽宗 6171.2万2009年5月29日,北京保利春拍的“中国绘画艺术夜场”上,推出了尤伦斯夫妇珍藏的18件中国绘画作品,以100%的成交率拍得1.7亿元。《写生珍禽图》是该场上的第一拍品,卷共十二段,全长521.5厘米。画作采用的...
仇英本清明上河图不是张择端的重复 背后藏了什么(组图)2020-06-03
创作于九百多年前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和创作于近五百年前的仇英《清明上河图》,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联?两图所描绘的场景、事物和风俗制度是历史真实的反映还是艺术的虚构?对两图中存在的疑惑问题如何进行合理的解读?原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通过爬梳考辨,查询了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实迹,析义探微,集结成《张择端、仇英〈清明上河图〉释惑解读》(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北宋社会风俗画巨作,其后摹本、仿本、别体本和再创作本层出不穷,其中尤以明仇英《清明上河图》最为著称,摹本之多,难以计数,各《清明上河图》版本流传于国内及世界各地,传播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世界艺术史...
齐白石:继承与创新造就的艺术大师(组图)2016-01-11
编者按:本专栏从即日起,将刊发李人毅撰写的《中国当代画家研究·花鸟卷》中所收录的30位画家。本书所收录的画家,无论是大师还是发展中的画家,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是:齐白石、陈海萍、喻继高、孙天祥、王子武、邹惠泉、杨福音、陈永康、白磊、唐世和、耿起峰、方楚雄、王胜华、崔兆礼、吕应鑫、韩殿君、莫迎武、汪新林、顾扬、苏宗胜、顾利君、叶建兴、胡世芳、杨萍、徐志敏、佘雪萍、时永平、朱荣华、张铁威、李正安。(以年庚为序)本书一经面世,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目前正在热销中。现为方便更多微友的阅读,每天刊载一位《花鸟卷》中所收录的画家。敬请关注!齐白石,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原名纯芝,字渭...
乾隆帝偏爱制薄如纸的痕都斯坦玉(图)2015-08-10
清乾隆 “桐荫仕女图”玉山子蒋卫东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清高宗乾隆是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25岁(1736年)登基,在位六十年,爱玉成痴,算得上是中国千古帝王中爱玉的第一人。乾隆皇帝酷爱玉,并有着自己的玉器审美观。据邓淑萍先生统计,他一生所作有关玉器的诗文800多首(篇),其中由题目可推定属于古玉类的就有约 280首(篇)。在玩赏古玉之余,他兴致勃勃地为许多古玉填制了诗文,并命宫内造办处的玉工将诗文镌刻在玉器上。好古的结果,导致乾隆帝热衷于仿古,他常 命玉工或照古代器...
2014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公告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