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朱正发(组图)2021-04-22
朱正发,号茅山居士,江苏句容人,1963年出生。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届山水画创作研究工作室研究生课程班,颜真卿书法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句容市书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互联网联盟艺术总监、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画家。其作品被中国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日报、江苏省文化厅、文新传媒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2007年作品《茅山仙境》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新春特等礼品收藏。有多幅作品被日、美、港、澳等收藏。2008年作为大型主题长卷“永远的丰碑”组委会秘书长率队赴全国各红色根据地写生采风,其间...
换个角度看坡公(组图)2018-12-06
(宋)苏轼 致季常尺牍(又名《一夜帖》) 30.3×48.6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人看苏轼苏轼是个传奇的人物,他是文学史上的巨匠,跻身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比之诗人,是李白之流;他是书法史上的名家,黄庭坚赞其“震辉中州,蔚为翰墨之冠”;他是佛教上的清流,摄取儒、释、道之妙理,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虽因党祸,而辗转迁谪,寥落人生,终不得志,却又长于诗文书画,而留下了千古印记。从两宋时代的“士大夫无不规摹”到元明历代对其或抑或扬,苏轼不仅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标杆”,更是事涉政治背景、社会思潮、价值取向的“文化现象”。宋朝尚文,文章书画,不仅彰显着文人士大夫的修身治国之...
蜀锦、云锦、宋锦 谁是锦绣之冠 ?(组图)2017-12-22
清代彩织极乐世界图轴,亦称石青地极乐世界织成锦图轴 ,长448厘米,宽19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文人雅士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然而,正因其高雅的文化艺术内涵,宋锦自她诞生那天起,也注定了其高处不胜寒的命运,知者寥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彩织极乐世界图轴》“灵鹫球路纹锦袍”“红地盘条四季花卉纹宋式锦”“锦群地织金缠枝四季三多纹锦”和辽宁博物馆收藏的《织成凤仪图》堪称苏州宋锦的稀世珍品。此图原藏养心殿、乾清宫,上钤“乾隆御览之宝”“八徽耄念之宝”“乾清宫鉴藏宝”等印玺。图轴以一佛二菩萨为中心,上下左右安排了278个不同神态的菩萨、...
浅析倪瓒绘画题跋及影响(组图)2019-08-05
倪瓒《壶月轩图》(局部),台北故宫藏元代文人画家倪瓒的人生与书画都真正做到了“隐”和“逸”,书法既遒劲精美又率意简澹,画入“逸品”,风格萧散荒率,为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代表之一。本文从倪瓒存世的书画作品以及题跋进行解析,通过倪瓒的书法艺术并借以勾连出元代的书画交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中涉及的绘画题跋有倪瓒的自题,对他人书画的题跋和观款,也有他人对其绘画的题跋和观款。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在元代兴起,其显著特征就是超越了绘画以形取象的功用,强调并重视笔墨的运用,以书入画。赵孟頫有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见元·赵孟頫《秀石疏林图轴》自题,藏于故宫博...
浅析倪瓒绘画题跋及影响(组图)2019-08-05
倪瓒《壶月轩图》(局部),台北故宫藏元代文人画家倪瓒的人生与书画都真正做到了“隐”和“逸”,书法既遒劲精美又率意简澹,画入“逸品”,风格萧散荒率,为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代表之一。本文从倪瓒存世的书画作品以及题跋进行解析,通过倪瓒的书法艺术并借以勾连出元代的书画交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文中涉及的绘画题跋有倪瓒的自题,对他人书画的题跋和观款,也有他人对其绘画的题跋和观款。中国绘画中的“文人画”在元代兴起,其显著特征就是超越了绘画以形取象的功用,强调并重视笔墨的运用,以书入画。赵孟頫有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见元·赵孟頫《秀石疏林图轴》自题,藏于故宫博...
古代儿童都玩什么?(组图)2021-06-17
清代焦秉贞《百子团圆图》中国古代的孩子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各式各样的电子玩具,那么他们的童年都玩什么呢?其实,他们玩的游戏一点也不比今天的乏味。当时还有一些画家,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留下了许多生动传神的婴戏图。通过这些古画,来学学如何过一个中国古典艺术范的儿童节吧。花花草草都是孩子的心头爱在古代,可以说处处都是孩子的游乐场,孩子就是在大自然的摸爬滚打中一天天长大的。宋代画家苏汉臣有许多传世的婴戏图,描绘的都是儿童在庭院里嬉戏的画面。比如最著名的《秋庭婴戏图》,两个孩子头抵着头,专心致志地盯着鼓凳上的东西,那么问题来了:他们究竟在玩什么好玩的游戏呢?答案是——推枣磨。这种游戏在古代可以...
在古诗文中读懂春节(组图)2019-02-19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菜羹,正月十五看花灯猜灯谜……春节怎么过?古代诗词戏曲小说中藏着答案。——编者清代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卷》描绘了京城边际乡人互相打躬作揖,卖爆竹,打太平鼓,耍猴戏,跑旱船等迎春活动景象。画中游人市贩,松树桃竹,皆生动逼真,好一幅民间祥和太平的节庆景象。图为《太平春市图卷》局部中国人特有的年味,从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飘来的腊八粥香开始。然后,是祭灶、洒扫和贴春联的小年。范成大《祭灶词》便生动记录了当时民间祭灶的情形一近腊月,中国人特有的年味就一日浓过一日了。首先吸引人们的,是腊八粥的香味。腊八粥,又叫七宝五味粥,是每逢腊月初八用多种食材熬的粥。据《燕...
国宝的形成:台北故宫精品展(组图)2017-11-28
宋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在举办“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展出历代书画精品45件,其中包括国宝级书画34件。据介绍,擘画“国宝的形成”特展,主办方希望通过书画菁华的展览和诠释,向海峡两岸的观众推介古物分级制度的宗旨与成果。这次特展的展品包括国宝级书画34件、重要古物11件,其中有东晋王羲之(303—361),唐代韩幹(8世纪),以及宋代燕文贵(967—1044)、文同(1018—1079)、徽宗赵佶(1082—1135)、高宗赵构(1107—1187)、陆游(1125—1210)、朱熹(1130—1200)、苏汉臣(12世纪)、牟益(1178—?),元代高克恭(1248—...
说蔡襄不属“宋四家” 应是历史误会2016-07-27
原标题:说蔡襄不属“宋四家” 应是历史误会文:蔡显良(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君谟近世称第一,笔力与古肩相挨。”“国朝君谟书第一,大字劣于行与草。”前两句诗出自北宋末李纲的《浔守李侯以所蓄法书十轴相示题卷末》,后两句诗出自南宋王十朋的《不欺室三字参政张公书也笔力劲健如端人正士俨然人望而敬之因成古诗八韵》。两人均在诗中不约而同地称赞蔡襄的书法为宋代第一,可见蔡襄的书法在当时具有非常大的名声与影响。其实,北宋文豪苏轼早就说过这样的话:“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
萧娴书法欣赏2012-08-31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别署枕琴室主。贵州贵阳人。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大字闻名乡里。13岁时便以丈二匹榜书震惊广州,受到诸多前辈的褒奖。15岁应邀参加宋庆龄发起的名家书画义卖,受到孙中山的赞赏,勉励其精益求精,以艺报国。1923年,萧娴女士随父迁居上海。每日临书,创作不辍。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更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谪佳,书艺大进。1932年,萧娴的篆书《临碣石颂》集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成为知名书法家。抗战期...
对饮挥毫 米芾与苏轼谁更疯癫(组图)2017-03-14
米芾诗牍册·行草书盛制帖页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米芾二三十岁遍临古帖,仿古仿到逼真,他向别人借来古帖,借一还两,由主人自选,主人有时选了他临摹的,他就把真迹收入囊中。苏轼用“巧取豪夺”一词来调侃他。有人说,他是疯子,他却在一次聚会上说:“世人皆以米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米芾与苏轼相差十四岁,两人交往的时间长达二十年,二人的交往经历,更成就一段佳话。首次见面苏轼让米芾铺纸米芾求画竹之法眼界大开书法有天才,但书法天才和别的天才有点不一样,像画画,唱歌,也许没受专业训练,也没有明师指点,天才们稍微花点心思,就厉害得不得了。但是书法,你再怎么有天赋,可是不读书,不思考,遇不到明师点拨,仍然徒费年...
苏士澍:将取消书法国展(组图)2017-09-05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调研考察宁夏书协工作,传递了一个书法新信号:正在考虑取消国展。近日,中国中协主席苏士澍先生来到宁夏书协调研考察宁夏书协工作,宁夏文联副主席宋鸣主持调研座谈会,宁夏文联主席、书协主席郑歌平,中国书协顾问、宁夏书协名誉主席吳善璋,以及宁夏书协主席团全体成员参加调研座谈会。在会上,苏主席说以后中书协综合展览将只设兰亭奖,国展可能要取消。兰亭展今後也只设优秀奖或佳作奖,不设等级奖,这点上苏主席讲的很明确。单项展以后可能不评奖了,只评选出入展作品,奖项可能就不设了,我们从这次中书协主办新人展,楷书展不设奖项看,就是一个信号,单项展评奖环节可能要取消了。_ueditor_page_bre...
诗花墨雨花鸟画展亮相《中国书画》杂志社美术馆(组图)2016-03-08
展览海报“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书画家邀请展•花鸟画展(第一回)” 嘉宾合影“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书画家邀请展•花鸟画展(第一回)” 展览现场“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书画家邀请展•花鸟画展(第一回)” 展览现场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的“诗花墨雨-《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书画家邀请展•花鸟画展(第一回)”于2016年3月3日在《中国书画》杂志社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来自十位《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院聘画家的写意花鸟画作品五十件。《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康守永、参展画家萧丽、郭丰、郭煌以及《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助理张丘识、艺术交流中心主任...
徐建融:《苏小松画集》序2014-07-29
小松虽然出身於美术学院的国画系,但他的国画却有别於大多数美院出身的“美术”中的国画,而是属於“国学”中的国画。这两者有何不同呢?打一个比喻:“美术”中的国画好比“美术学院”中的英语,而“国学”中的国画好比“外语学院”中的英语。具体而论,吴湖帆、张大千、谢稚柳、陆俨少属於“国学”中的国画。而李可染、蒋兆和、黄胄、周思聪则属於“美术”中的国画。“国学”中的国画,更讲求画家的传统文化修养...
苏轼何以一直被视为文化偶像(组图)2018-01-31
苏轼诗词里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苏轼作为一个风景名胜的“代言人”,他的品牌价值究竟有多大?苏轼发明了哪些美食?苏轼的朋友圈什么样?2017年是苏轼诞辰980周年,他的各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成为北京一所小学贯穿全年的探究性学习主题。当人们惊讶于小学生的认知视野和学习方法如此前瞻的同时,也不能不叹服东坡先生穿越千年的影响力。从宋朝到今天,苏轼何以一直被视为文化偶像?1936年林语堂举家赴美时,有关苏东坡及其作品的书籍是他一再精简的行李里不可割舍的部分,也在旅居海外时给了他丰富的精神食粮。林语堂给出一个全景式的答案:“我们未尝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