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再推汝窑 或将再刷世界拍卖纪录(组图)2017-10-26
北宋 汝瓷天青釉葵花洗 成交价1.69亿人民币苏富比拍卖行半个月前正式发布消息称,本年的香港秋拍将推出一件乐从堂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乃私人收藏传世四件汝窑之一。“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为四件私人收藏汝窑之一,品相堪称完美。直径13厘米,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致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自然内敛的气息充分展示了北宋时期之美学修养。这种修养是什么?乐从堂堂主曹兴诚对此津津乐道:“禅宗在一个时代的哲学、美学、信仰,当然会影响到器物。禅宗讲求生活要很单纯、简单,所以宋代汝窑、官窑都是‘极简美学’。汝窑单色,构造非常简单。简朴当中,巧思就花在比例上面。它的高矮、胖瘦、弧度等都很考究。所以...
掐丝珐琅将是未来有待挖掘的潜力股(图)2017-05-04
去年,珐琅彩瓷器再次以千万元级成交价进入大众眼帘。“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和“清乾隆 珐琅彩黄地八卦镂空转心瓶”分别以3571万港元和1401.84万元人民币成交,再一次引起收藏圈的关注。华艺国际拍卖副总裁王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拍卖界,每次能出现一件品质好的珐琅彩瓷器,都是一件让人瞩目的事。”同时他估计:“作为采用珐琅工艺的一种,掐丝珐琅也将是未来有待挖掘的潜力股。”每次出现品质好的瓷胎珐琅彩都是一件让人瞩目的事去年11月,佳士得香港2016秋拍“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中,一枚小巧玲珑的“清雍正 珐琅彩胭脂红地梅竹纹酒圆”尤为引人注目。杯底以蓝料书“雍正年制”款。此款...
拓片题识再现朱熹《游云谷诗》真迹(组图)2017-12-07
十五年前, 笔者偶见一份朱熹自书《游云谷诗》书法长卷拓片。朱熹书《游云谷诗》书法长卷分引首、书法(诗及题款)、尾跋三部分。长卷拓片共18页。首页为明太祖朱元璋题引首,书“照古腾今”四字,加盖“洪武御书”印;卷中朱熹自书行草诗文156字(诗129字,题款27字),共10页半;诗文前后盖有篆体“高趣”闲章与“熹”印章,还盖有“河东南转运使印”“晋府口子图书”“商丘宋荦书画府印”“宜兴世家商丘陈淮书画之印”“多宝阁”“宣尉使之图书”等10方篆体、九叠文等印章;卷尾6页半,历宋金元明清,有真德秀、刘克庄、李戡、张伯英、黄溍、袁桷、存仁、干文传、吴廷、宋荦、鲍桂生、李鸿章、鲍源深等13位钜卿鸿...
在成都遇见东坡——苏轼主题展开展(组图)2022-11-30
“高山仰止 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11月29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幕,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等39家博物馆珍藏的274件与苏轼主题相关文物亮相,其中一级文物39件,包括苏轼真迹《潇湘竹石图》《阳羡帖》手卷等。苏轼《阳羡帖》手卷 旅顺博物馆藏据四川博物院总策展人谢丹介绍,此次展览包含“苏轼主题文物特展”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两个篇章。主题文物特展以“东坡真迹”及其相关文物为核心展品,辅以图文版面、情境设计、多媒体投影等展示手段,分为序、一门三杰孕于蜀、跌宕起伏的一生、千年一遇的全才、人间有味是清欢、东坡颂六个版块,展示了苏轼在治国理政、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及其精神品质。_ueditor_pag...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2017-12-27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福建宁化 赖晨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
福州关于郑和的两件国宝(组图)2018-01-02
《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福建宁化 赖晨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人民对航海事业的伟大贡献。对此,福建人民特别是福州闽江口劳动人民也出了大力。福州是郑和下西洋的驻泊地与开洋起点,从郑和首次航海算起,距今已经有610年了。他在福建的遗物饱经沧桑,剩下的寥寥无几,如长乐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郑和铜钟”,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第一首直接史料,可以修订补充文献史料记载中的某些失误与不足之处。郑和碑是明朝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郑和等在长乐时,立在南山天妃(后)宫的石碑,是现存有关郑和航海史的七方珍贵刻碑之一...
恽寿平国画作品欣赏 2016-01-14
恽寿平(1633—1690),初名格,字寿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别号南田,一号白云外史、云溪史、东园客、巢枫客、草衣生、横山樵者。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画家。创常州派,为清朝“一代之冠”。特点是以潇洒秀逸的用笔直接点蘸颜色敷染成画,讲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为满足,有文人画的情调、韵味。其山水画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韵、情趣取胜,与“四王”、吴历并称“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诗文和书法,诗被誉为“毗陵六逸之冠”。书法主要学褚遂良,被称为“恽体”。恽寿平早年向伯父恽向(明末山水画家)学画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黄公望、倪瓒,并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后转为以画花卉禽虫为主。他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高明柱书法欣赏(图)2021-06-24
人物简介:高明柱,1952年生人,字敬之,号寻径斋,河南邓州人,居北京。书法家,诗人,国学大师,国家高级书法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物,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获书法艺术硕士学位、法兰西皇家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学位,苏富比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中华国粹》诗词研究专刊第一届理事会副主席、联墨艺术报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国家网络艺术馆名誉馆长。人民美术艺术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书画艺术网首席学术顾问...
黑定:定瓷中的黑天鹅(组图)2012-09-24
传为苏东坡铭的端石东井砚(组图) 2018-12-24
11月26日,佳士得香港2018年秋拍中,北宋文豪苏轼的《木石图》(又称《枯木怪石图》)以4.636亿港元成交,刷新中国古代书画拍卖最高历史纪录。宋代是中华文化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苏轼又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苏轼的诗词、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不仅如此,苏轼还凭借其豁达、乐观的心境以及“九死南荒吾不恨”的精神,在国人心目中堪称“中国文人第一人”。当然,就是这样一个人,其一生坎坷,几起几落,但他一天也没有放弃过爱砚、玩砚和藏砚。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方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为苏东坡所用的端石东井砚。...
从古希腊到近现代 看红色在欧洲艺术史中的演变(组图)2020-10-15
红色是一切色彩的起源,是人类最早掌握、模仿、制造出来的色彩,也是最早被区分出不同色调的色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红色曾是权力、财富和尊严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欣赏和赞美。到了中世纪, 红色的宗教意义有所加强……近期,法国历史学家、高等研究应用学院研究员米歇尔•帕斯图罗(Michel Pastoureau)撰写的《色彩列传:红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欧洲的“色彩历史学”,讲述红色在欧洲艺术史中的作用的演变。《色彩列传:红色》初始之色——从远古到古典时代末期在欧洲,漫长的数千年里,红色曾经是唯一的色彩,只有红色才配得上“色彩”这个称谓。无论从年代顺...
拍卖市场跌宕起伏:盘点内地36件过亿拍品(组图)2015-09-22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2015年春拍。在嘉德的“大观”书画夜场中,两件近现代作品成交过亿:潘天寿的代表作《鹰石山花图》以2.79亿元创下潘天寿画作的最高拍卖纪录;李可染山水巨制《井冈山》以1.265亿元成交。从而使得内地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过亿元成交的拍品达到了36件。 一、2009年——艺术品拍卖“破亿元”的开端最早出现过亿元拍卖品是在2009年。从2009年的春天开始,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明显出现了反弹,拍卖市场迅速升温,成交急剧放大,资金入场明显。而2009年最令人振奋的事情,是从秋季拍卖开始,拍卖场上开始出现“破亿”的拍品。2009年10月18日,在中贸圣佳拍...
浅谈中国文人与琴棋书画(组图)2024-01-07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一下文人的定义,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定义。何谓文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有学历,有知识,是文人吗?其实,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文人。在中国文人的定义里,有三种可以规格为真文人。其一,真性情(等下会谈到),真正的文人,首先,他一定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不做作,不世故,天真烂漫,不事圆滑。遵从内心,不亢不卑,率性而为。其二,个性鲜明,不落俗套,不谙俗尘,腹有诗书,谦冲自牧。其三,人格独立,价值独立,心之所向,素履所往。也就是他们所言,为了追求自己需要的学问,慨然前行,不惧风雨,不避风险。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猖狂”,或者说是“书痴”。作家林语堂先生曾经说...
民国美术史上的“社团现象”(组图)2018-01-29
据许志浩《中国美术社团漫录》等相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民国30余年中,全国各地及海外留学生组织的各级各类美术社团就多达300余个,这在几千年的中国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数众多的美术社团的存在及其活动,对民国画坛格局产生了近乎决定性的影响。民国初期的画坛,上承清代“以地别为派”的余绪,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地域性的绘画群体。就全国而言,民初有三大绘画重镇,即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域性绘画集群与绘画流派的形成,与绘画社团的大规模涌现是分不开的。高剑父 《英雄独立》 1930年作 175.5×59厘米 设色纸本款识:时杰老兄鉴政。庚午秋月,春睡画院灯下。剑父。钤...
“叶城之光——中国画家赴俄写生八人展”即将开幕(组图)2017-09-29
叶城之光——中国画家赴俄写生八人展 开幕时间:2017年10月8日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7年10月8日至10月15日 主办单位: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 欧洲同学会留俄(苏)分会 学术支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 北京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展览地点:中国油画院美门艺术馆(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艺术街1704号) 参展艺术家:王贵胜、韩春启、古 棕、叶 南、荣苏和、秦 烨、廖正定、黄远鹏 张雄艺术网北京报道 由俄罗斯圣彼得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