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绘画中的酒与酒文化(组图)2020-02-05
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中,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酒在中国人的心中,可以是社稷之酒,也可以是礼仪之酒;是雅集之酒,也可以是异域琼浆。不同时期的酒与酒祀、酒宴被赋予不同的精神内涵,而其核心则在于对物质生产的美好向往与追求。(西周) 禁组合 长89.9厘米 宽46.4厘米 高18.1厘米 〔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西周时期,酒作为礼制的化身,被更为规范地使用在国家政治活动之中。自周公制礼作乐始,九鼎八簋就成了礼仪等级制度的象征。《公羊传·桓公二年》何休注:“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鼎、簋皆为壬食器,鼎以烹牺牲,簋以盛稻粱,可见“周人重食”的西周时期,《周礼》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
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墨香校园”研讨会在京召开2023-12-20
在刘艺书法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术社团的作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高校人才培养的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美育教研中心于2023年12月17日联合召开刘艺书法研究会成立十周年暨“墨香校园”研讨会。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孟云飞教授主持研讨会。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主编仇加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团委副书记郑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艺术教研室主任王瑶,刘艺书法艺术研究...
王阔海作品赏析(组图)2023-03-11
【艺术简历】王阔海,1952年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人大、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生导师。 站在中国画历史的制高点上——张清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理事、著名画家张清智看“刘曦林老师对话新汉画艺术创始人王阔海”之后...
孙方禅意书法作品欣赏2017-04-14
孙方艺术简介孙方 男,汉族,江苏铜山人,1924年10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1947年又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历任《江汉日报》《湖北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等职,1983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自幼喜爱书法。擅长行草,所作质朴遒劲,流畅自然。孙方先生在1983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擅长行草,所作质朴遒劲,流畅自然。受表伯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先生的影响尤深。孙方先生是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的创建人之一,八二年书协成立,被选为秘书长、副主席。八四年参加创办《书法报》并任首任社长。八五年参加筹建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任副会长、会长。现任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中国新汉画创始人王阔海——2023【向两会献礼】(组图)2023-03-09
【艺术简历】王阔海,1952年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原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七届理事,中央电视台《大型高端人物访谈》栏目艺术顾问,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清华、人大、荣宝斋画院高级研究生导师。 名家学者评价王阔海的新汉画 王阔海的新汉画,是借汉代之杯斝,满斟个性化的美酒,以浇自己胸中之块垒...
国画大师蒋兆和女儿:民国旧书里发现父亲的画2013-02-17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兆和创作了一幅哀悼抗战烈士的作品,这幅作品发表在1946年3月的《上海图画新闻》上,中文题目为:“爸爸永不回来了!”但是这并不是该作品首次出版。最近在《书摘》杂志2013年第1期看到吴兴文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本1946年出版的书《北平景光》,并说书中有蒋兆和的作品。《北平景光》鲜为人知,国家图书馆与首都图书馆有收藏,均为特藏保存本。在网上有幸购得一本,打开一看,方知书中刊登的正是《爸爸永不回来了》这幅作品。该书出版于1946年1月,早于《上海图画新闻》。 《北平景光》是一本写给外国人到北平旅游的英文小册子,全书图文并茂,介绍了北平城的历史,北...
气温降至冰点!去看几场展览暖暖心(组图)2017-12-11
气温虽已逼近冰点,但艺术展览却在沸点,上海博物馆自“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后,将推出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众多对中国油画影响极大的作品将齐齐亮相;龙美术馆的向京个展也将展示一位女性艺术家看世界的态度。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伦敦女王画廊分别展示乾隆和查理二世的艺术形式,剖析东西方审美的不同和融合。上海: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展期:2017年12月15日 - 2018年3月4日地点:上海博物馆“巡回展览画派”始于1863年,俄国皇家美术学院的14名应届毕业生,不满于必须用圣经或古代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规定,最终与皇家美术学院决裂,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同时,他们...
当代工笔花鸟艺术名家:李宗原(组图)2017-08-08
【艺术简历】李宗原,1968年生于山东平邑。号小石头、吉原居士。1999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大学艺术系,2002年毕业于北京画院首届高研班,师从恩师王庆升、王文芳等,2008年结业于中国美协高研班。2012年结业于教育部首届书法教学与创作高研班,进修于荣宝斋画院张旭光书法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牡丹书画协会会员,北京市老舍研究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王文芳工作室助教。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作品《蝴蝶》获“北京大学生作品展”一等奖;《浥香》入选“当代牡丹书画大展”并被收藏;199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画展,2000年在甘肃举办画展。《...
朱德与女儿朱敏珍贵照2009-05-27
朱敏于1926年4月18日生于苏联,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由外婆抚养。1940年11月才到延安同父亲朱德见面。1941年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被关进德国纳粹集中营,过着非人般的生活,落下终身病痛,直到1945年才回到莫斯科继续上学。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取得胜利,朱敏重新回到莫斯科。1953年从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成回国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责任编辑海星)
王野翔·用画笔陈述历史(组图)2022-07-29
王野翔的真本事【编者按语】雪泥鸿爪——王野翔人物画作品展亮相淮安市美术馆一位人物画家的真本事在于能画大画、能画主题性的大幅作品,这种真本事还在于能一幅又一幅地创作命题历史画,而且几乎每幅都是鸿篇巨制。王野翔就是具有如此真本事的一位国画家。王野翔1957年8月生于江苏扬州,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现供职于江苏省国画院。他从七十年代末,开始致力于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走进了属于自己的丹青时代。其作品连续入选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并多次参加各类全国性展览,获金、银、铜、优秀作品等多种奖项。近悉:“雪泥鸿爪一一王野翔人物画作品展”,于2022年4月26日至5月10日在淮安市美术馆1、2号展厅展出,展出...
科海追星·张飙诗书三百五十篇(组图)2022-12-23
编者按:科技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让崇尚科学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在科学的土壤里汲取经验和智慧,在自强的信念中凝聚勇气和力量。人民美术网特别持续推出科海追星·张飙诗书系列,以飨读者。以此向创新、严谨的科学家们致敬!让我们一起跟着张飙先生的诗书走进这些科技巨匠,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张飙简介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军地书画研究院院长,和平世界书画院院长。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艺术报社长。曾举办8次个人主题书法展。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首届郭沫若文学奖”。获“首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六次获中国新闻奖。...
杨氏海源阁 晚清中国北方藏书第一世家(组图)2018-09-20
杨以增像海源阁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光岳楼南万寿观街路北杨氏宅院内,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由聊城进士杨以增所建,前后经由五代人悉心收藏和保有,曾藏书四千余种、二十二万余卷,其中宋元珍本逾万卷。海源阁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它与江苏常熟县瞿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吴兴县陆心源的“皕宋楼”、浙江杭州丁氏的“八千卷楼”合称晚清四大藏书楼,这其中又以瞿杨两家所收藏的宋元刻本和抄本书为最多,因之又有“南瞿北杨”的美称。由于瞿、陆、丁三家的藏书楼均在江南,所以海源阁实际上是晚清中国北方私人藏书界独一无二的巨擘。五代藏书杨氏藏书由兴而衰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杨以增之父杨兆煜广搜东路书源...
自然—自由:王清州彩墨艺术的穿行与回望(组图)2015-11-27
王清州作品欣赏 2015年 《无水无树无山无石》 River, Trees, Mountain and Stones 45.5cm×69cm2014年 纸本水墨 《京台春》之一160×37cm 之二160×43cm 之三160×37cm王清州的彩墨花卉任性而自然,大胆泼辣,随心而发,任情恣性,一派现代气息。面对现当代艺术主要集中在人与社会领域的自由主题,中国传统艺术近代以来遭遇了突然的断层,难以顺利与现代对接和转型。关于自由,在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存在范式,即与自然相关的自由途径。而这种途径的回望和转化,将为传统艺术的现代转型贡献最大的可能性,如王清州彩墨画从自然中穿行而来的自由精神。究...
《功甫帖》真伪之争:剧情缘何抓人2014-01-06
连日来,拍卖本苏轼《功甫帖》真伪之争不断发酵,“剧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俨然酿成社会话题。坊间热议从去年年末持续至今年年初,仅新浪微博上网友发布的相关微博就有3.5万余条。不少圈外名人都按捺不住开了腔,中国现代文学专家陈子善就在微博中称:“我是外行,不敢遽下判断。这问题恐很复杂,但看各路高手过招有意思。” 《功甫帖》真伪之争,本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领域的学术问题,全球真正拥有发言权的人,恐怕屈指可数。这一小圈子内的切磋为何会广受关注?究竟是什么挑动了大众的敏感神经? 拍品与买家皆不寻常 此次引起热议的拍卖本苏轼《功甫帖》,去年9月于纽约苏富比...
嘉德15春拍将献16到17世纪珍罕五世夏玛巴活佛像(组图)2015-04-23
西藏12-13世纪(帕拉风格) 铜不动明王佛教于东汉自印度传入中国,与儒道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三大传统文化之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千多年来,中国佛教经历了四个阶段: 汉晋——吸纳儒道文化,和平立足传播;隋唐——透彻融合本土,开创中国宗派;近代——回应西方文明,走向社会事业;当代——契应全球时代,开展国际弘法。 佛教以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慈悲济世的宗教情怀,不断融会中国社会的历史传统、文化模式和民族心理,为中国文化中和谐理念和价值观提供了信仰支撑和心灵关 怀。中国佛教的伟大智慧成为华夏文明血脉心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关怀人间、关切民生、关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