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苏宗胜  

 

  • 这位太有才啦!100首诗记录了几乎所有书法大家!(组图)2021-12-27

    马一浮(1883-1967),中国国学大师、一代儒宗,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新儒家三圣",周恩来总理称他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马一浮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丰子恺推崇其为"中国书法界之泰斗"。百韵吟成泪欲流,寻章断字对芳愁。陋思拙笔难华句,李杜门前再叩头。马一浮记《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百咏》今天我们看的这100首特殊的诗,为我国近现代国学大师马一浮所作,他以七绝的形式,记录了100位历代书法名家。老先生真是太有才啦!一、王羲之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二、王珣元琳墨...

  • 荣宝斋(上海)2019秋拍即将举槌(组图)2019-11-04

    荣宝斋(上海)“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9年11月3日-11月5日在上海富豪环球东亚酒店举办。适逢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调休期间,借此机会邀藏家共赏此次拍卖共设四个专题,分别为“百年蒋蓉——蒋氏一脉紫砂艺术”专题、“古董珍玩”专题、“中国书画”专题、“陈年老茶”专题,共计339件作品。一、“百年蒋蓉——蒋氏一脉紫砂艺术”专题蒋蓉,1995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作为“紫砂七老”之一,蒋蓉作品曾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此次上拍的蒋蓉作品均由其家属友情提供,来源可靠,并于2019年10月10-14日在朵云轩艺术中心举办的《砂花蓉...

  • 李霖灿:以图证史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画(组图)2018-11-20

    历史故事画亦是人物画的一支,只因中国人的历史悠久,故事的遗留众多,所以这方面的画迹,亦存留得特别丰富。这些历史画迹,有不少是当日的实情写照,换言之,等于是在汉唐宋元时代,为我们拍下了许多重要史迹的照片,试想这对我们该是多么珍贵重要。《步辇图》里的玄机举一个例来说,李方桂老师曾写了一篇《吐蕃大相禄东赞考》,是说唐太宗时代汉藏两支民族的婚姻大事,主角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弃宗弄赞),而穿针引线的人就是这位能说会道的禄东赞大相。我当时就曾对李老师说:“您研究了这么久,可知道禄东赞是何等模样?而我却有这位相爷的照片。”李方桂老师他不肯相信,一个做科学研究的人,如何能相信唐代有摄影技术?我又说道,不但确...

  • 解读王蒙:徐文藻山水画展在同曦艺术馆开幕(组图) 2016-04-14

    2016年4月12日上午,由江苏省文联、江苏省美协、江苏省国画院、泰州市委宣传部、泰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泰州市文联、同曦集团主办;泰州市美协、泰州天德湖宾馆、北京视界聚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同曦艺术馆承办的“解读王蒙”——徐文藻山水画展在同曦艺术馆盛大开幕。江苏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主任邵军;江苏省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旭东;江苏省美协主席、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周京新;中共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佩民;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薛亮;江苏省美协副主席陈新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持工作副秘书长佘玉奇;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晁岱健;江苏省书法院常务副院长高建胜;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

  • 从《花气薰人帖》 看黄庭坚与苏轼的笔墨心情(图)2017-05-18

    花气薰人帖(局部) 黄庭坚《花气薰人帖》是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一件书法小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内容为一首28个字的小诗,意兴淋漓。老朋友王晋卿数次写诗给黄庭坚,他都没有及时答和,于是王晋卿通过频频送花来催促,想以此提醒黄大诗人。以诗歌作为媒介进行文学上的切磋,是古代文人们进行交往的方式——甚至可能是最重要的方式,人们通过唱和、酬答来表达对风景、历史、事件、人物等的看法,或者记录当时的集体记忆与感受。文人之间的情感在这样特别的叙述、感慨、评论的过程中加深,由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个小团体或社群。面对王晋卿送来的花,黄庭坚享受着它们开放时的香气,仿佛平日修行安定的功夫都被破除了,他想不到自...

  • 最大南宋文物展《中兴纪胜 南宋风物观止》将开幕(组图)2015-11-12

    杭州人多有南宋情结。其实,一个真实的南宋,远不止古都临安。数十年来,全国各地考古发现的南宋遗址遗迹多达数百处,出土文物难以计算,但这些文物,却很少聚集在一起。11月13日,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南宋文物大展将在杭州开展,来自全国47家文博单位的近500件(组)南宋精品文物,以实物和图像的方式,全面展现南宋时期的历史文化、内政外交、人文精神,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展览中,光一级文物便超过100件,多为首次展示。本次展览由钱江晚报与省文物局、省博物馆联合推出,名字叫“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著名学者扬之水题写了展名。展览将持续到2016年4月3日,地点在杭州西湖文化广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近年...

  • 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丨京华物语(组图)2022-09-19

    《北京中轴线文化游典碑刻——皇皇史册》,蔡辉 著,北京出版社2021年10月版。“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及高宗上元二年(675)东征还,深悯忠义之士殁于戎事,卜斯地将建寺为之荐福。(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追感二帝先志,起是道场,以‘悯忠’为额。”这是《元一统志》(原名《大元大一统志》,元代官修全国性地理总志)对悯忠寺(即今之法源寺)的记载。《帝京景物略》《春明梦余录》《日下旧闻》等均认为法源寺建于贞观年间,但事实上,唐太宗只提了个动议,直到武则天时期才真正完成。法源寺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佛寺,距今已一千三百七十多年。它深度嵌入中国历史,见证了安史之乱、靖康之耻、宋遗臣谢枋得(《千家...

  • 时胜勋|姜夔《续书谱》『辨妄』之争的历史脉络及其启示2024-07-23

    姜夔《续书谱》是南宋书论的代表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受到重视,当然也有批评。其中,最突出的一次批评来自赵必晔(生卒年不详,宋末元初人,字伯暐,后世被改名为必睪)。他有《〈续书谱〉辨妄》一篇,遂引发了一场绵延七百多年(南宋末至今)的『辨妄』之争。然而,对这一书学批评事件,学界尚未有全面的梳理,对书学批评有何启示亦少有更明确的说明。本文即对『辨妄』之争做一历史的考证梳理、辨析,并以此揭示有关书学批评的科学化机制问题。一 『辨妄』的发生《〈续书谱〉辨妄》今已不存,仅有三百余字的片段被收入元代刘有定的《衍极注》中。赵必晔对《续书谱》的反对意见主要针对姜夔《续书谱》『总论』一则:『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于虫篆...

  • 时胜勋|姜夔《续书谱》『辨妄』之争的历史脉络及其启示2024-07-23

    姜夔《续书谱》是南宋书论的代表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受到重视,当然也有批评。其中,最突出的一次批评来自赵必晔(生卒年不详,宋末元初人,字伯暐,后世被改名为必睪)。他有《〈续书谱〉辨妄》一篇,遂引发了一场绵延七百多年(南宋末至今)的『辨妄』之争。然而,对这一书学批评事件,学界尚未有全面的梳理,对书学批评有何启示亦少有更明确的说明。本文即对『辨妄』之争做一历史的考证梳理、辨析,并以此揭示有关书学批评的科学化机制问题。一 『辨妄』的发生《〈续书谱〉辨妄》今已不存,仅有三百余字的片段被收入元代刘有定的《衍极注》中。赵必晔对《续书谱》的反对意见主要针对姜夔《续书谱》『总论』一则:『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于虫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韦宾(组图)2020-07-30

    艺术简介韦宾(1971-),本名韦兵。陕西咸阳人。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1998级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博士后。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博士生《中国画论》任课教授。学术研究以考据与疑古为主要特色。著有《汉魏六朝画论十讲》《六朝画论笺注》《唐朝画论考释》《宋元画学研究》《中国画学文献史略》,辑《明清别集画学文献类聚》等。在学术研究之余,从事山水画创作,近年致力于写意山水的色彩探索。小景 50×50cm见山阁画语一 总论1.学术研究唯恐方法不老旧,绘画创作只恨面貌无新奇。2.中国画的基础是国学,灵魂是古典诗。至于你用毛笔宣纸,还是油彩帆布...

  • 东坡画石:雪浪名石忆坡翁(组图)2018-06-08

    被认为是东坡画作的《枯木怪石》《潇湘竹石图》局部近日有消息称一拍卖行征集到苏东坡画作《枯木怪石图》,且“上面有米芾题诗”,虽然此作是否真迹仍待讨论研究,然而传世挂名苏东坡传世的画作并不多,比较有名的另一幅是原来收藏家邓拓捐献的《潇湘竹石图》,现藏中国美术馆,而且很有意思,这两幅画都有石头,画法颇为相似,其价值和意义不同寻常。不过,《枯木怪石图卷》究竟何时传入东瀛(有误以为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却不得而知。近日偶读北京保利2015年春季拍卖会《冲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韵物志》 专场图录,发现了一组有关苏东坡的文物拍品,分别是《宋拓原石醉翁亭記》(苏东坡所书)、《唐宋诸家笔迹存景》册页,以及《雪浪斋玉...

  • 长信宫灯点起 从满城与大云山汉墓看西汉诸侯奢华(组图)2019-12-30

    西汉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第五子,中山王刘胜是汉景帝第九子。两人都是汉高祖刘邦的曾孙、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哥哥。虽然一个贪图享乐、一个拼搏功名,但两人的墓葬都极尽奢华。近日,“兄弟王——从满城汉墓到大云山汉墓”在南京博物院对外展出,此次展览就以上述两人的墓葬出土文物为中心,精心挑选出两座西汉王陵内250件(组)精美随葬品,展现汉景帝至汉武帝时期诸侯王的政治、文化、生活状态,同时以江都王刘非、中山王刘胜两人的兄弟关系为线索,将血缘、宗亲等关系通过展览的方式进行阐释。此次展览分“诸侯王权”“王室仪轨”“事死如生”“永生之梦”四个部分,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性文物长信宫灯也在展陈之列。长信宫灯对于...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周惕平书法欣赏(组图)2021-07-13

    人物简介:周惕平,男,汉族,1937年12月出生于江苏东台。1962年大学毕业后分到部队,历任师新闻干事、宣传科副科长、科长。1978年调工程兵学院,任宣传处副处长、处长、学员大队政委,大校军衔。几年来,书法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巴西里约奥运会、联合国成立70周年、建国70周年、香港回归2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及在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内蒙、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优秀金奖、万福金奖、钻石金奖、金奖、银奖等90余次,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获“百年中国文艺成就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获“国家文化建设奖”、“国家文艺大师杰出贡献奖”。作品...

  • 从《空林积雨图》看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的笔墨特点(图)2017-01-12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82岁(虚83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家世代隐居吴门,居苏州相城,故里和墓在今相城区阳澄湖镇。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好友,父亲沈恒吉,是杜琼学生,书画乃家学渊源,后来取法董源、巨然,中年以黄公望为宗,晚年痴迷吴镇,后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空林积雨图 沈周《空林积雨图》, 墨笔纸本,高21...

  • 吴冠中眼中的“艺考”(组图)2019-03-11

    一年一度的艺考在春节后陆续开考,相比过去素描、色彩等“标准”考题,近年来各大艺术院校针对不同专业加入更多考量综合实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核内容。美术院校的入学专业考试应该如何命题?是考艺术能力?文化素养?还是审美能力?应该如何通过这场标准模式的入学考试选拔出艺术人才?有没有可能选拔出艺术家?近年,吴冠中1946年公费留学法国考试试卷意外发现。那么,当时的艺考如何考?作为考生的吴冠中又是怎么答题? 吴冠中(1919-2010)国民政府组织全国公费留学考试,绘画仅两个公费名额1946年,刚刚经历了8年抗日战争的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一次面向西方国家的公费留学考试。考试在南京、上海、广...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