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学艺术很残酷 观念艺术不是油画的方向(组图)2018-12-21
“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即将在上海中华艺术宫落下帷幕,其中的“中国美术教育大家谈”邀请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邵大箴、陈家泠先生等共同探讨当下的美术教育。“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在此期间专访了84岁的知名画家、艺术教育家靳尚谊先生,作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践行者,中央美院老院长,他对当下的艺术教育和学生提出建言,他尤其认为,“学艺术是很残酷的,当代艺术、观念艺术是另外一个品种,跟油画没什么关系。现在有一些人就把这个作为油画发展的方向,为了创新,于是搞装置。当代的观念艺术对学生影响很大,但是创新和个性的概念是有差别,但差别是平等的,不同...
迷离的状态:读赵俊忠的绘画2014-03-20
在草场地的一间画室,赵俊忠给我一张一张地展示和讲解他的画作。它们都是他最近两年来的探索的结果,或许它们还不能算是结果,而是通向某种未知的结果的途中。结果是未知的,赵俊忠喜欢这种状态,喜欢将自己抛入某种未定状态。 赵俊忠的这种偏好,源自一种叛逆。在此之前十多年的绘画生涯里,赵俊忠画得非常写实,创作的结果在创作之前就也已完成,就像马克思在论述劳动与动物本能之间的区别所指出的那样,“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在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观念地存在着。&rdqu...
杜大恺水墨作品展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组图)2017-08-14
2017年7月20日-8月31日,“杜大恺水墨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开幕式当天,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展览学术主持张晓凌,清华美院党委书记李功强,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詹建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道兴、杜滋龄,以及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领导、艺术界人士、清华美院师生、艺术博物馆高级会员及志愿者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
肖像: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组图)2018-02-06
人是立于时代的鲜活存在,其肖像也是时代精神的面孔。“肖像”题材创作一直以来都是艺术表现中较重要的课题,从古代的墓室壁画、帝王功臣、宗教供养、文人高士到当代多元的人物画创作,“肖像”都承载着一个历史时代的道德礼仪规制、审美取向、文化表征以及社会主题,观一件肖像创作,不仅是认识一个特定的人物形象,更是洞察人物所处时代、空间的精神面貌,肖像更是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王沂东 石榴熟了 60×50cm 布面油画 1999年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总工会联合打造的大型展览“时代肖像”在太庙艺术馆开幕,展出中央美院老教授、在校教师、历届校友的中国画、素描、油画、版画、水彩、雕塑、摄影等艺术作品300多件,...
常玉《盆中牡丹》与《沙滩上的裸女》上拍罗芙奥秋拍(组图)2017-10-19
‘亚洲现代与当代艺术’赵无极《09.02.60》1960年 油彩 画布 73 x 92 cm 罗芙奥2017台北秋季拍卖会─‘亚洲现代与当代艺术’云集现当代艺术精品共逾两百件逸品,预计总金额达五亿新台币。今次秋拍隆重呈现中国现代艺术先锋─常玉二件上选精品《盆中牡丹》与《沙滩上的裸女》,完整表达出常玉融汇东西,贯通古今的艺术语汇;旅法艺术家赵无极早期带甲骨文符号之抽象绘画《09.02.60》、朱德群蓝色抒情抽象代表作《历史般的诗篇》;表现主义旅美艺术家丁雄泉70年代成熟创作如《似曾相识》、《与我喝杯茶》等皆为一时之选;日本现当代艺术精彩推出奈良美智为201...
张文新写生展在久画廊开幕(组图)2012-09-20
杜大恺水墨作品展在清华艺术博物馆开幕(组图)2017-07-20
杜大恺水墨作品展开幕式现场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杜大恺水墨作品展”于2017年7月20日下午3点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大厅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冯远,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贺美英,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展览学术主持张晓凌,清华美院党委书记李功强,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詹建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道兴、杜滋龄,以及中国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领导、艺术界人士、清华美院师生、艺术博物馆高级会员及志愿者等200...
德化瓷雕大师詹贻海的精湛技艺(组图)2017-02-21
德化是我国陶瓷文化发源地,德化陶瓷生产历史悠久,白瓷做工精良,艺术性极强,被国外誉为“中国白”,三大古瓷都之一,2015年5月30日,世界手艺理事会专家组经过两天的考核,全票通过授子福建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詹贻海与国民党前副主席詹春柏詹贻海,国家一级/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协会会员,1972年12月出生于中国德化,现任德正陶瓷研究所所长。1991年开始从事陶瓷创作,师从德化博古陶瓷研究所赖礼同大师习艺,专注传统陶瓷雕塑二十余个春秋,深得技艺真传,并得杨剑民、许兴泽等诸多业界泰斗前辈悉心指点教导,精通陶瓷生产、塑像、雕刻、...
【文脉华彩·罗建泉】时代颂歌|罗建泉国画艺术(组图)2024-03-07
罗建泉教授作品《九歌图.云中君》罗建泉教授作品《九歌图.河伯》金陵风骨承古铸今——罗建泉的国画艺术罗建泉作为当代金陵画派代表人物,继承发展了傳抱石、钱松喦,张文俊,魏紫熙,宋文治等老一辈金陵画派风骨,傅抱石先生说时代变了笔墨当随时代,傅抱石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之一,其人物、山水、都有极高的成就,尤其在山水方面颇有建树,构成山水画新风貌,为当代绘画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在艺术观念上罗建泉向前人学习传统技法和理念,其艺术理念就是借古开今,提倡深入自然,罗建泉继承了抱石的艺术主张并提倡艺术家应该创造性地在前人已形成的体系上传承创新,其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之后,扬弃了传统程式化因素,并选择...
京张铁路老站穿越时空回到百年前(图)2016-06-12
“民国”乘客在站台上。当天,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上演穿越剧,回到百年前京张铁路开通的时候。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身着清代官服的铁路官吏敲响报站钟,火车进站的轰隆声随着清脆的钟声响起,随后乘客从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里走出——这是一群“穿越”百年的人: 穿着旗袍挽着丈夫的富太太,背着木头箱携老扶幼的劳工,还有拿着相机的洋记者。车站月台上小贩的吆喝,往来拉客的黄包车夫……昨日,有着逾百年历史的青龙 桥车站穿越回了清末民初京张铁路通车的时候。新京报记者 吴为身着民国装演员上演火车进站“活剧”昨日,第八届北京端午文化节闭幕式暨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在青龙桥车站举行。40名演员身着民国服...
上海原曲画廊十周年展呈现海派当代水墨(组图)2017-04-20
何曦《窗外·天空》何曦 窗外·天空6 绢本水墨 53.5×52.5cm 2017成立于2007年的原曲画廊,将用一场“海派当代水墨四人展”来回望这十年里对于学术性的坚持和守护,画展的题目也恰好是十年前画廊开幕展的名称“不一样的面孔3”。成立十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恰好经历了一轮从爆发到顶峰,然后迅速跌落,长期寻底的过程,犹如过山车般的市场周期,并没有让原曲画廊改变成立之初的宗旨,追求有学术性、有美学品味、有独特内涵的艺术家。画廊名字“原曲”来自英文“Original”一词,可理解为“原创”,就重在关注有开拓创新、实验求变、时代意义和独特语言的艺术作品。十年来,原曲画廊恰如中国原创艺术的发生地,在...
能量场——陈子丰作品展(组图)2023-06-05
‘ 能量场—陈子丰作品展 ’Energy FieldExhibition of Chen Zifeng’s Works2023.05.27——2023.07.02槐轩HUAIXUAN当传统四合院与当代艺术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5月27日,“能量场——陈子丰作品展”在北京槐轩展出。展览展示了80后艺术家陈子丰近几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纸本综合材料,以及霓虹、气球综合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为观者带来了别样的艺术体验。展览将持续至7月2日。ABOUT-展览 怀旧的未来——陈子丰作品前的随想文/丛涛俄裔美国学者博伊姆写过一本书叫《怀旧的未来》,原文是“The ...
赵无极:东西方艺术中的双面镜2013-04-12
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9日在瑞士家中去世,享年93岁。消息传来,中国画界的艺术家、评论家、专家学者唏嘘不已。 这位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代表画家”的艺术大师,在海内外艺术界享有盛誉。 赵无极生前是法兰西画廊终身画家,曾获法国骑士勋章。2002年12月,他当选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他毕生以独特视角观察思考,用心灵与画面共呼吸,他曾经说:“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涂颜料,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 言犹在耳,老人已驾鹤西归,而他身后留下的融汇中西的艺术作品,像色彩绚丽的&...
何孔德的油画《出击之前》2009-04-21
出击之前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有着深厚的优良传统,这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新中国成立后,各大军区都有专门的创作组,培养了大批优秀画家,创作了大量反映人民军队英勇战斗的历史题材作品。何孔德正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员。 何孔德,1925年生,四川南充人。1949年毕业于四川艺专,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做美术宣传工作,朝鲜战争结束后,1955年同靳尚谊、詹建俊、冯法祀等人一起考入了后来对中国油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马训班”。在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的指导训练下,经过两年的钻研学习,何孔德...
佛像堂:古代木造像的私人藏馆(组图)2016-01-18
海外流归的藏品占了相对重要一部分。 文/陈盛娥 图/受访者提供人物名片詹氏姐弟,即詹文静、詹皇台,广州私人收藏会所“佛像堂”堂主,目前已收藏数百尊精品古代木造像。导语目前,佛像堂收藏数百尊精品古代木造像。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种传承,也是我们国人找回文化自信的象征。木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之一。他们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古时虔诚的工匠对信仰的崇拜以及对美的追求,也让我们体会艺术品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可复制的美感和形态。詹文静、詹皇台姐弟一直专注于古代木造像收藏。2006年,他们将藏品中的愈百件精品,甚至包括了品貌完好的、一米以上的精品木造像,集中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