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陈雄立  

 

  • 1928年故宫“拍卖”风波 曾提议废除故宫博物院(组图)2018-05-30

    信不信由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故宫博物院曾几乎被废除拍卖。1928年6月8日,故宫博物院以易培基为院长,着手拟订了《故宫博物院组织法》,送中央政治会议审定,交国民政府公布实行。此前,故宫博物院几度陷于困境。6月27日,国府委员经亨颐向国民政府递交了《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提案,列举理由如下:——故宫博物院名称不妥,“故宫”二字,很有怀念的意思……所以不如根本废除为是。——这种博物院陈列各种模型,研究宫内应如何设备,皇帝所用的物事应如何办理,岂不是预备哪个将来要做皇帝,预先设立大典筹备处吗?——皇宫不过是天字第一号逆产就是了,逆产应当拍卖。——故宫博物院难免有黑幕,将来...

  • 中国写实画派九周年年展亮相中国美术馆(组图)2013-11-22

    展览现场 2004年,在油画家艾轩、杨飞云、王沂东的倡导下,“北京写实画派”正式成立。画派的画家们相约以每年举办展览的方式来切磋油画的写实风格和表现技巧。而“北京写实画派”在首届展览成功后于次年更名为“中国写实画派”。今年是中国写实画派成立的第九年,九年来,画派的队伍不断壮大,画家之间相互学习,技艺不断提高。为了呈现画派最新的绘画成果,“中国写实画派九周年年展”于昨天下午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启幕。 作为中国写实画派的第九次展览,本次展览为观众们带来了画派画家100余幅写实油画。其中包括了艾轩、杨...

  • 当代院风——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组图)2018-08-31

    当代院风——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由中国画学会、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指导,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馆、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岭南美术出版社、当代岭南公共教育协办,广州鲁逸文化承办的“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系列展”将于2018年9月2日至9日在天津美术馆展出,并于9月4日(周二)下午3:00在天津美术馆一楼举办开幕式。此次系列展推出了“花间逸趣·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展览延续了“花间逸趣”这一课题对花鸟画的时代脉络的梳理,展现了当代语境下艺术家审美与价值观。“大家风范·方楚雄中国画大展”从方楚雄的求学经历和艺术实践等方面,体...

  • 吴震启、陈曰德、张紫薇师生诗词书法展开幕(组图)2018-09-03

    著名诗人、书法家吴震启、陈曰德、张紫薇师生诗词书法作品展,于2018年9月1日在中国牡丹之都——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隆重开幕。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诗词和书法艺术,促进传统诗词与中国书法艺术融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国家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为时代创作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应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邀请,由李荣海、吴震启、吴淑芬、张德冬、陈曰德、张紫薇共同策划的“诗墨薪传 礼赞牡丹”——吴震启、陈曰德、张紫薇诗词书法作品展及咏牡丹诗词研讨会、校园公开课等文化公益活动,在迎庆中秋、国庆双节之际,于山东省菏泽市李荣海美术馆隆重举行。光明网,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中...

  • 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如何炼成的(组图)2019-10-08

    新中国建立之初,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事业也逐步开展,各类建筑需求与日俱增,许多有开创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落地生成,并且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逐渐成为建设国家发展的城市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从中选择了一些建筑,透过它们自身的发展,折射出新中国七十周年来的变迁。位于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来,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天安门前的两馆大楼早已成为国家的文化坐标。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前,宏伟、庄严的气氛笼罩在人们身上,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

  • 新中国最大的博物馆是如何炼成的(组图)2019-10-08

    新中国建立之初,举国上下百废待兴,在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的同时,城市建设事业也逐步开展,各类建筑需求与日俱增,许多有开创性的建筑在这一时期落地生成,并且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逐渐成为建设国家发展的城市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从中选择了一些建筑,透过它们自身的发展,折射出新中国七十周年来的变迁。位于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来,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天安门前的两馆大楼早已成为国家的文化坐标。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门前,宏伟、庄严的气氛笼罩在人们身上,博物馆的庄严肃穆与整个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建筑和谐辉映。...

  • 《泉石怡情》:陈少梅的山水人物八屏(组图)2017-06-02

    陈少梅 泉石怡情八屏 屏风 设色纸本 壬午(1942年)作钤印:陈五(二次)、陈(二次)、少梅(二次)、陈云彰、少梅、云彰(三次)题识:(一)少梅。(二)秋林黄叶独游人,短发萧搔两鬓银。老到江南看不尽,也胜骑马踏京尘。少梅。(三)探梅图。少梅。(四)起坐云鸟间,动摇山水影。彰。(五)幽篁独坐。(六)山头醉倒山翁,月明中,记得昨宵,归路笑儿童。少梅。(七)云彰。(八)壬午冬日,少梅陈云彰。外盒镌:泉石怡情。笑周十二哥清鉴。癸未(1943年)春日,弟陈伯萍敬赠。23×7.5 cm(每幅)陈少梅是20世纪中期北方画坛极为重要的画家之一。早年参加“中国画学研究会”,后入“湖社画会”成为骨干画家,长期在...

  • 庆七一·颂党恩——特邀当代艺术名家陈华(组图)2023-06-28

      【艺术简历】陈华,六十年代出生于长沙,祖籍浙江现居广州。先后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高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墨画院特聘专职画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画家及《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首都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八月画会副会长。作品《山坳里的家园》荣获“艺起迎亚运”全国书画大赛金奖。作品《造化神秀》入选2021“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册页)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作品《首义武昌》入选由全国政协、民革中央、中国文联、中央文史馆、中国美协、中国美...

  • 岭南书画:名家真品才现天价(组图)2013-08-12

  • 新沂窑湾大运河文艺促进会成立大会在古镇窑湾举行(组图)2022-06-02

    2022年5月31日上午,新沂市窑湾镇大运河文艺促进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江苏新沂市窑湾景区龙舟驿酒店会议室隆重召开。新沂市相关领导、媒体、嘉宾、企业家、会员、兄弟协会代表及主管单位文联、民政局代表等80余人满怀豪情、齐聚一堂参加此次成立大会。新沂窑湾大运河文艺促进会是经:新沂市文联批准,新沂市民政局登记备案的社团组织。促进会宗旨:传承大运河文化、弘扬大运河精神。图为:与会领导主席台就坐参加大会的领导有:新沂市文联主席韩师伟,新沂市民政局副局长任迅,原新沂市政协副主席、徐州市作协副主席、新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为徐州市作协顾问、新沂市作协名誉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陈广德,新沂市人...

  • 以文传承,书写情怀——妙指生花陈文振 (组图)2019-01-30

    作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一张贴近晋江流域实际、彰显民营经济特色、服务主流人群的政经日报《晋江经济报》特邀晋江著名书法名家陈文振先生为新近上刊的《晚晴》刊名题字。陈文振先生将“晚晴”二字书写得灵动洒脱,行云流水,得到了众多书法业界人士及书法爱好者的高度认可和肯定。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晋江经济报》——《晚晴》刊名 题字人物:陈文振陈文振,1958年出生于著名书法家张瑞图的故乡——福建晋江。陈文振先生幼年好学,沉醉墨海,临池不缀,博览领悟,深受书法文化的熏陶,入学前,便以临摹石碑为乐,自习书法。就学期间,在诸位名师指导下,努力研习欧、颜、柳、隶、行、篆、草、魏、宋等十几...

  • 黄纯尧作品欣赏2014-06-27

    黄纯尧,1925年1月生于成都。师承徐悲鸿、黄君璧、谢稚柳、傅抱石、陈之佛诸先生,1947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 黄纯尧曾任南京师大教授、江苏美协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四川省诗书画院艺术顾问、四川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英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顾问委员会荣誉委员,美国国际人物传记学会成员。 黄纯尧作品以三峡为主,雄秀兼备、雅俗共赏,皴法自成一家,画云水尤为生动。曾在上海、南京、广州、重庆、成都举办个人画展,两次参加全国美展,多次参加国外画展。作品被国内博物馆、美术馆、英国剑桥博物馆、日本文部省、奈良美术馆以及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布什收藏。作品有《银线横空...

  • 中国现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作品2013-07-25

    徐悲鸿《愚公移山图》1940年纸本设色1.43×4.24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南徐悲鸿奔走于香港、新加坡等地,举办画展募集资金捐给祖国以赈济灾民。这是画家在访印期间完成的作品,取材于《列子·汤问》“愚公移山”的故事。整个画面充满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此作较毛主席在七大上引用愚公移山的典故早五年。 画作将中国的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技巧有机地融会一体,独创了他“中西合璧”的写实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

  • 诗意青海——陈逸青油画作品展2013-04-08

    阳春四月,在新保利大厦十层,保利艺术博物馆推出一位出生于美丽青海的油画艺术家的作品展。艺术家陈逸青先生1963年出生于青海,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毕业,尔后定居北京。因于他本人多年的行旅积累及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富有无穷魅力的昆仑山脉大风景成为他多年追求的创作对象。本次所展作品,即以“诗意青海”为展览主题。 《出青海》是陈逸青的成名作,那年他26岁,锋芒初现,便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的银奖。如今,二十多年又过去了,他执着地出入昆仑山脉,以其对自然的职业敏感,行走于崇山峻岭间,感受自然的生灵气息,创作出了一幅幅颂扬昆仑之雄伟和青海之大美的风景油画。 如果以《出青海》为始,...

  • 郑可:从雕塑家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先驱者(组图)2014-11-06

    郑可为新一军纪念碑创作的《铜鹰》。 报载,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将得到适度修缮,这使我想起了公墓上的铜鹰。恰好,日前承雕塑家尹小艾见告,其师祖郑可先生的作品集已出版(王培波主编《郑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1月),内中载有铜鹰的清晰照片及郑可的多件早期作品。便有了冲动,想谈谈这位被遗忘了的粤籍前辈雕塑家。 为新一军纪念碑塑像 郑可(1905-1987)原名应能,广东新会人,生于广州。少年时就读于广州圣心中学,喜欢吹洋箫和手工艺。1924年,其同乡私塾同学伍千里就读于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经伍的介绍,郑可认识了该班同学李桦和吴琬(子復),从此喜欢...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