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龙瑞  

 

  • “笔蕴心源”龙瑞、于水、陈风新、刘罡作品联展在京开幕(多图)...2012-06-21

      开幕式现场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美术研究所、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推广研究中心主办,绥风艺术馆、北京万世典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笔蕴心源”龙瑞、于水、陈风新、刘罡作品联展于2012年6月21日在绥风艺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四位著名中国画家山水画作品75件。 本次展出的四位中国画家,他们从中国画的传统中走来,并且在当代开辟了自己的一方天地:在传统格局上进行的笔墨语言及风格的创新,使得他们的作品在保持中国画韵味的同时又不失其个人语言。这恰恰应证了这一点——任何变化都是渐进式发生的,所谓的突变并...

  • 完美无瑕的寿山石 令人爱不释手(组图)2015-01-26

    寿山荔枝石、高山石罗汉摆件五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寿山高山石钮章三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巴林石素方章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青田石方章三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寿山汶洋石龙钮方章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螭龙献瑞 寿山黄芙蓉石摆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池趣 田黄薄意摆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伏虎罗汉 寿山白芙蓉石摆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蝉 寿山坑头石摆件两件_ueditor_page_br...

  • 在中国谈论艺术时我们说些什么(组图)2017-03-20

    沙龙现场嘉宾合影3月16日下午,来自英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等一批艺术家、策展人、学者在“复旦大学文化创新沙龙”上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创新:艺术的深度与广度”这一前沿主题。这既是一次对艺术本体的深入探讨,也是一场东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瑞安·甘德分享创作观英国概念艺术家瑞安·甘德(Ryan Gander)是本次沙龙的主讲人。他是英国最多产的艺术家之一,从装置、雕塑、摄影到出版等领域均有涉猎,近年来也在澳大利亚当代艺术中心、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圣像画廊等全球多个知名艺术机构举办过个展。_ueditor_page_...

  • 海盗之国(组图)2013-03-19

  • 天马行空(组图)2017-11-09

    羽人玉奔马  西汉陕西咸阳周陵公社新庄出土  咸阳市博物馆藏“天马行空”是一个用来形容诗文气势磅礴、思想无拘无束的成语,马是常见的草食性动物,但“天马”到底是陆上的骏马,还是想象呢?炮制一匹“天马”说到骏马,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汗血宝马。有意思的是,人们对汗血马的认知源头,可能是金庸先生的小说《射雕英雄传》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见小红马这次长途疾驰,肩胛旁渗出了许多汗水,心下怜惜,拿了汗巾给马抹拭,一缩手间,不觉大吃一惊,只见汗巾上全是殷红的血渍,再在红马右肩上一抹,也是满肩的鲜血。 ”初次读来,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段描写是奇思妙想,其实不然。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途径大...

  • 数字科技“助力”瑞士钟表展变革(组图)2019-03-01

    对瑞士钟表业来说,数字世界来势凶猛,并且已经在影响着金字塔顶端的瑞士高级制表行业,包括世界钟表业两大商业展会SIHH和Baselworld,前者已于1月22日落幕,后者即将于3月21日揭幕。在中国农历春节之前,掌握着重要采购任务的钟表业内重要人士都被邀请去瑞士日内瓦参加日内瓦高级钟表沙龙(Salon International de la Haute Horlogerie,简称“SIHH”),这是自1991年开始举办的年度展览。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或许在钟表媒体醉心的角度来看,设计理念、制表技术、色彩运用饱和的各种材质等、腕表设计的差异性造就了这个世界的多元化以及瑞...

  • 沉稳的明清神瑞兽青铜陈设器(组图)2020-07-08

    神兽,在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是指以两仪二圣(太阳烛照,太阴幽荧)与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代表的、皆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这些生物在现实中大多无法找到实体,但其形象的组成物源于现实。某些古代神兽在中国的占卜术中,尤其是奇门遁甲及六爻两门术数。这些神兽常出现于传统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将龙、凤、龟、麒麟、貔貅称为瑞兽,五兽各有不同寓意,承载着中国传统思想里的美好寄托。因此常见于府邸、官场和一些驱邪祈福的器件上。本文介绍四件明清时期的神瑞兽青铜陈设器,其均为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的馆藏精品。这类青铜器不拘泥于形式而勇于创新,极富写实与...

  • 六合同春——中国画邀请展即将在京开幕(组图)2016-04-11

    六合同春——中国画邀请展展览时间:2016年4月17日——2016年4月19日开幕时间:2016年4月17日下午3:00展览地点:北京荣宝斋大厦二层多功能厅展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19号参展艺术家(年龄为序):龙瑞、霍春阳、史国良、何家英、张江舟、陈忠洲主办单位:荣宝斋(天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北京德艺双馨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单位:中国国画研究院、北京盛世博利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香港板橋書畫院、北京佳俊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支持单位:正品大观、1920美术馆、珏澜美术馆、泰文楼美术馆、宇鸣堂画廊、北京中轩艺诚文化、淄博中农·营丘天水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元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业拍卖、...

  • (李说当然766期)纳天地之瑞气,发悠然之修心2016-03-10

     今天是丙申年的二月初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这个时节,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备耕之际。论起源,这个民俗可追溯到三皇之首的伏羲氏时期。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法,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但从人体工程学对民俗诉求的本质上论,是因为中国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农耕生产既离不开水,又逃脱不了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形成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民俗。 中国所有的民俗,几乎都是天、地...

  • 汉风遗韵 镜鉴古今:细说汉代铜镜(组图)2015-12-18

     图一 日光连弧铭带镜 图二 四乳四虺镜铜镜,又称铜鉴。古人常以鉴盛水以照容。铜器发明以后,铜水盆扁平化而成鉴,青铜镜由此而生。铜镜铸造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从齐家文化开始历经了战国、两汉、唐代三个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我国铜镜完整的发展演变体系。两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发展的强盛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力昌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我国铜镜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铜镜制造工艺也相应地有了新的进步日光连弧铭带镜(图1):直...

  • (图)大话龙袍:九五至尊穿的是什么东西2014-07-14

  • 龙瑞国画作品欣赏2016-10-28

    龙瑞,1946年生于成都,长在北京。笔名大龙、蜀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毕业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85年调中国画研究院为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龙瑞国画作品欣赏2016-08-10

    龙瑞,1946年生于成都,长在北京。笔名大龙、蜀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之后从事工艺美术设计10余年。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毕业后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1985年调中国画研究院为专职画家,曾为该院业务处副处长,副研究员。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玛格南大师展 布鲁诺·巴贝和伊恩·贝瑞(组图)2016-03-09

    玛格南大师展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将于2016年3月12日推出玛格南大师展。出生于英国的伊恩·贝瑞和法瑞双籍的布鲁诺·巴贝是玛格南最有资历和受人敬重的两位摄影师。他们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先后加入玛格南——伊恩·贝瑞1962年受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之邀加入,1967年成为正式成员;布鲁诺·巴贝1964年加入玛格南。正如所有的玛格南成员一样,伊恩· 贝瑞和布鲁诺·巴贝都创作了影响深远的系列摄影作品——就伊恩·贝瑞而言,是1960年种族歧视正盛的南非;就布鲁诺·巴贝而言,则是1968年五月学生暴乱中瘫痪的巴黎——其中显露的才华、心系之事和敏锐的时代眼光都被赋予他们的观察之中。他们之后继续周游世界,记录了二十世...

  • 龙和虎什么时候开始组CP的?(组图)2020-07-14

    龙和虎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常见的组合,一个是升天入海、高蹈出尘的造化精灵,一个是一统丛林、威猛无双的百兽之王,从外形匹配、力量抗衡到精神契合等各方面考量,好像只有这两种猛兽才能彼此搭配。它们总让我们联想到譬如“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等一些充满力量感的词语,也会想到神话里的青龙白虎组合。那么在视觉艺术中,这一对神兽组合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具体造型是怎样?其早期的含义和今人所理解的有什么区别?从萌芽到成熟期的图像演变龙是人造的想象性神兽,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龙字,其形象最早在红山文化中就以玉卷龙的形式出现,以躯体卷曲为其特点。龙的造型随时代而演变,在商代以红山玉龙为祖型,逐渐强化头顶角,并添加足等的...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