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某日,受《人民日报》体育部原主任王霞光兄邀约,到社内文贤居吃饭。一进屋就见一人正与众人分赠图书,定睛一看,是一套五卷本的《中国武学》。席间,互相敬酒,聊起,才知赠书之人邱海洋是中国政法大学校友,法学博士。武学与法学两项对照,不免心生疑窦。盖因近来有所谓格斗狂人,分分钟KO数位所谓武学大师。听得其为法学博士云云,不由得疑惑是否又见了“饭局大忽悠”。然听其言,观其拳后,尤其是酒席宴上他表演拳、肩、胸腹、头等全身各部位发力催劲,震撼之余,顿生“奇人”之感!
他是河南南阳人,与我既为同乡,又是校友,就依了年齿称其为师兄。来往渐多后,知他不仅是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博士,还是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后,曾就职于央行总部,又干过投融资、律师等。原本,这些学历头衔能力,一般人拥有一样就足够生活的很好了。就如西晋陆机“少有异才”而被张华认为,别人常患才气少,独陆机患才气太多。但是,自幼酷爱武术,基于天赋、兴趣和使命感,使他义无反顾地辞去一切职务,素身投入到武学的世界中去,用了整整六年时间,写成了五卷本的皇皇巨作《中国武学》;数十年间,与近五百人实战切磋。——怎一个痴字了得!
今年国庆节,我去拜访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江平先生。问他,弟子多为赫赫有名的法学家,而海洋作为他老人家亲自带出为数不多的博士,却干起了“武行”,是不是很“不肖”。老先生爽朗地戏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吾独爱海洋也。诚然,老先生在《中国武学》序言中指出:“一个伟大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要有奇才、怪才和全才的出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当时就出现了很多奇才和全才,达芬奇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位……中国也应当有这样的人物”,断言“知识精英的参与往往能够引起搏击术的革命性进步。”并举例说,李小龙就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的学生,他根据自己对哲学的感悟和练习武术搏击的经验,创立了截拳道理论,对现代武学和社会生活,都影响深远。这就对他的爱徒,在武学上的修为和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可谓期待殷殷,寄予厚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