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行先生在其《负暄续话》中,曾写《两位美学家》一文,忆朱光潜和宗白华二位先生,并生发出由内而外追求美的慨叹。
孟云飞与邱海洋,是我的两位师兄。一位是因了书法而结缘,一位则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二人之间虽素未谋面,所学专业亦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然因他们皆痴迷于武学,不仅可以坐而论道,起而还能亮拳,权且放在一起“青梅煮酒论英雄”。
我与孟云飞同为河南驻马店籍,他是上蔡人,我是确山人。他由河南大学来京读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出站后到参事室工作,曾任《中华书画家》杂志副主编。我则小中专、大专、本科一路中文读过来又工作多年后,为稻粱谋,入了中国政法大学读三年法律,毕业后留京。我们也就得以时常“会须一饮,长安醉眠”。他曾为我书法作品集作序,言“初识新义,就为他那温良恭让的儒雅之风所吸引,即引以为兄弟,遂常相聚把酒临风、谈书论道。”
我与先师刘艺先生尚未谋面之时,云飞早已追随老先生多年。我后来得以拜入刘门,正是经云飞引荐,因而我们就以师兄弟相称了。2015年10月,在河南大厦举行的“刘艺书法艺术研究会成立两周年纪念暨臧新义书法研讨会”上,举行了拜师仪式。这次的活动,经《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见证了我和刘艺先生的师生情缘以及和云飞师兄的深厚友情。在刘艺先生去世前的两年里,我们经常结伴前往老先生家中探望,聆听教诲。尤其是在编辑刘艺先生巨著《雪泥鸿爪》时,更是经常和先生一起讨论审阅文稿,选定书作。记得最后定稿时,还是我代老先生签字,交付印刷的。
云飞师兄的书法,诸家兼修,潇洒流畅,节奏感强,极富韵律之美。有论者说,他的书法犹如一首清远的长笛,质朴而又清新,从容中包含着一种沉静和生命的律动。的是确评。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是水到渠成,也是有意为之。他深厚的书法理论素养使他比起一般的书家来,有着更为理性明晰的实践目标。他的博士生导师,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就曾言:“孟云飞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比较好,尤其是在‘书法风格’研究方面,在国内已经达到了比较领先的水平。”
他不仅爱好书法,而且兴趣广泛,尤其是武术,多年前曾醉心于少林小红拳的研究与修炼,还跟随乔凤杰先生学习散打,当时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都持之以恒,刻苦练习,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昔年在河南大学求学、工作时,经常于夜间在校园内踢树以强腿功,以至于被学生们误会,纷纷绕道而行。当年央视为他拍摄纪录片《云墨心飞》时,为表现他文武兼修,在我的书法工作室先农坛古院内,拍摄了一组他身着“武装”,气贯山河,闪转腾挪的镜头。我于旁观看,不禁就想起杜甫老先生《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来,文章中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唐代草圣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器中悟出笔法而“技进于道”。对云飞师兄来说,书法与武术,相得益彰。想来,他也正是在书学和武学的交汇研习中慢慢体悟,探寻人生之境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