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设为首页|返回首页

谢志高

谢志高,1942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省汕头市。1958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1980年毕业,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1988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出版有《谢志高画集》、《画余论艺》、《写意人物画技法》、《水墨仕女画技法》等。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专家,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创作研究员。

标签谢志高    

    IMG_6393.jpg

    谢志高

    谢志高原籍广东省汕头市,1942年生于上海,就读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后升入广州美院中国画系。1966年大学毕业后,在河北美术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工作之余坚持中国画、年画和连环画的创作,并不断有作品参展、发表和获奖。1978年,他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成为“文革”后第一批研究生,受教于吴作人、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苦禅等人。毕业后留校执教,1988年调入中国画研究院专事创作。

    做过工,种过地,当过美术编辑,生活经历大大影响了谢志高的创作。在画作中,他取材广泛,涉猎工人农民、少数民族,也包括少女和古代人物等,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其中相当一部分描绘了劳动者的生活场景。在他的笔下、既有如纪念碑式的《建设者》和《黄河颂》等鸿篇巨制,又有体现了南国水乡与海边渔村劳动妇女纯朴美的的《春雨》、《沙田绿雨》和《惠安女》等许多人物画优秀之作。

    1984年,谢志高根据茅盾小说《春蚕》创作了同名连环画。他把传统的水墨技巧与写实的人物造型结合起来,并融进西方绘画的营养,从而在某些方面把写实水墨画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谢志高的人物画里,一方面,我们能看到他从古代山水画、花鸟画那里吸收的笔墨;另一方面,又有从西画借鉴的解剖、色彩、透视等技法。“这样,中国人物画不仅有了发展,也能够承担起表达时代、表现人民大众、反映社会建设的重大主题性创作。”谢志高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认为,谢志高既掌握北方人意识风格中的浑厚雄健,又具有南方人的秀丽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