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金墨无界——路继舜在古今中西之间构建永恒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路继舜,1945年生于河北鹿泉。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长、石家庄市文联主席、石家庄社科联主席。现任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委员,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河北省作协、书协、剧协会员;现任燕赵十老书画社副社长、央广文旅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2004年,路继舜被中国作协《文艺报》授予中国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他被《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荣誉称号。2022年入选《中国文化人物》代表。2023年被“文化中国主题巡展组委会”,授于《文化中国传播大使》荣誉称号。2023荣获“文源杯”全国书画大赛“状元奖”。

出版文学著作(含合作):《奚啸伯》《名家楹联趣闻》《乾隆皇帝秘史》《封龙文概》《观三成趣》《龙年话龙》《继舜隶书千字文》《家藏故事》,其《中华道德歌》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全国文坛一等奖。其隶书作品《毛泽东七律·长征》获全国银奖;论文“试论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核心”获全国特等奖。敬挽邓公隶书对联,被《中国书法家选集》收录。电视连续剧《武神赵子龙》《歌者九零后》顾问,央视中华母亲春晚河北赛区总顾问。其隶书个性鲜明:正 重 俊 活。艺术风格:棱角力度、俊秀灵动。

精雕细琢,音乐的婉转悠扬,都能信手拈来,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精湛技艺。每一笔、每一音、每一凿,都凝聚着他多年的心血与智慧,诠释着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无限热爱。走近路老师的作品就是走进一座艺术的宝库,领略无尽的艺术魅力;就是聆听一段传奇的故事,感受奋斗的力量;就是汲取一份精神的滋养,开启自己的艺术之旅。让我们一起,向艺苑泰斗致敬,追随他的脚步,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行,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艺术未来!

欧阳中石题词“舜德惠远”

蔡子鄂:继舜隶书崇尚“曹全”。《分隶偶存》说:“曹全”秀美飞功,不束缚,不驰骤,用笔起止锋芒,纤毫毕露,一切痴肥方板之病,自可尽去。以《继舜隶书千字文》显露。其散逸、舒和、灵秀之气,佥得“曹全”胎息,故欧阳中石先生说,继舜隶书根植曹全。

赵险峰:继舜自创《中华道德歌》隶书九十米长卷,敬献母校南开大学九十年校庆,校领导称其为“镇校之宝”。其个性隶书“以方峻中見圆匀,于端严中出散逸,于雄健中蕴舒和,于古朴中透灵秀”。

韩振堂:继舜隶书有“拓新”和“出类拔萃”的强烈信号。他书写的隶书《岳阳楼记》四条屏,章法肃然,字字凝重,潇洒俊逸,篆入隶意。持别是关键笔和揖让原理,突现个性风格。有形可見,有迹可循。有目共睹。他颠复了几千年的隶书传统,又沿袭了几千年的隶书风韵,独创隶法,观者一看便知出自谁的手笔。他的关键笔创出了“龙须凤翅”的标志性笔画,独具匠心。

路继舜感悟:我遍读隶帖,研究内在规律,形成自我四大特色:正、重、俊、活。正者。取势形正;重者,用笔凝重质感;俊者,潇洒俊逸;活者,不束缚,不驰骤,尽去痴肥方板。适应当代人欣赏习惯。

正清和美

感悟父亲路继舜先生书艺。父亲为文习书五十载,今欣闻成展,特感言敬贺。父专攻隶亦是我的书法老师。其书一为正宗扵曹全,承古正法,得平正秀丽之形质。二为精笔寻精准,干净爽利,得严谨规矩之法度。三为和龙须凤翅自成圭臬,得渾然天成之气象。四为美赏心悦目白雪阳春,得雅俗之观感。

父为学勤勉挚着,著述颇丰,为人崇德尚品,谦逊随和,为书踏实宁静致远,遂其门亦青年才俊慕仰者甚衆,值晚辈后生效法学习。言不達意衷贺父亲书展成功。吉祥岁康。

已亥春扵新疆喀什路锋敬书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路继舜作品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春天里·议国是|共担文化使命——刘杨

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文化,连接着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每年全国两会,习总书记都会同文艺界代表委员们深入交流、共商国是。 2025年3月5日,习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6小时前

涤尽尘心悟画禅——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1937年生于江西玉山。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柳子谷纪念馆名誉馆长。柳咏絮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以“素心屋”命名自己的画室,意在专心丹青,以画笔抒发内心的情感。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她不仅承袭了“谷风墨韵”,而且逐渐...1天前

「锋杪观澜」——当代中国书法家笔下的心与道(下)

媒体支持《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凤凰新闻》《文艺周刊》《中国文化报》《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报》《环球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序“文者,贯道之器也。”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历经岁月洗礼,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笔墨线条...1天前

「锋杪观澜」——当代中国书法家笔下的心与道(上)

媒体支持《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光明网》《凤凰新闻》《文艺周刊》《中国文化报》《文化艺术网》《中国艺术报》《环球艺术网》《中国艺术新闻网》序“文者,贯道之器也。”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数千年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历经岁月洗礼,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笔墨线条...1天前

何永忠:浅谈国画的当代困境与未来发展之路

文:何永忠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产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一、引言  国画拥有独特的笔墨语言、丰富的题材内容和深远的意境表达,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然而,在全球化浪潮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国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如何在守护传统精髓的同时实现创新突破,如何让国画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