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画
一种触手可及的历史与文化
五谷粮食画,又叫种子画。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成: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画面。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五谷粮食画是中华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混然天成,颜色绚丽而生动。
种子画的历史起源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犷、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
种子画起于唐,盛于清,清乾隆时曾是敬献皇帝之贡品,五谷在道教和佛教规仪中,地位极高。
种子画的分类和特点
和传统绘画相比, 植物种子画的创作过程要繁琐得多。 首先要进行线条创作,即确定图案主题,用铅笔在画布上勾出大致的线条轮廓; 然后进入选种创作,即根据山水、花鸟、人物等不同表现需要,选择颜色、形状合适的种子,再一点一点地在画布上蘸上胶水, 用小镊子或牙签将种子摆上去,一粒粒拼成画中的内容。
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成:
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画面。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是中华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色彩自然,层次,立体感强,混然天成,颜色绚丽而生动。
种子画的工序
1.选种
谷物的好坏,色彩是否明丽,将会直接影响到成品。所以我们在进行谷物贴画前,要挑选一下。
2.防腐处理
把选好的种子,经过特殊的药物处理,达到预防虫蛀和腐烂的目的,使其不变质。
3.制版
挑选好自己喜欢的画作/图案,或临摹一些名画. (如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的名画等),将整体轮廓复制到底板上。
4.粘贴
利用胶水的粘着性把种子粘在底板上。
更重要的是利用种子的生熟程度和颜色的深浅及大小来过度图画的颜色变化,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立体感及美感。这个过程需要创作者有耐心。
5.整体处理
画面制成后要进行压平、亮光、画面清洁等方法处理,使画面牢固、光泽靓丽,在谷物上涂- -层清漆,便于长久保存。

种子画的文化
种子画使用的是大自然中的植物种子,如稻谷、麦粒、豆类等,这些种子因其独特的色彩和形态而被选用。种子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现代社会,种子画被用作教育工具,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种子画创作活动,让学生体验非遗文化,学习垃圾分类,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种子画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如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图案设计和创作,使得种子画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
种子画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寓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