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木镶嵌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贺楷宸/Evelyn

d6jrd9ahgpg7plwwqs.jpg

骨木镶嵌源自鄞州,在当地有一句古话“雕雕嵌嵌,同师傅下山”这句说明了骨木镶嵌技艺与木雕原来是同一师傅出山,基本技艺相同。

图片

图片

文化 历史

追溯鄞州的骨木镶嵌历史,还得从浙东河姆渡文化说起。浙东的沿海丘陵又是江南水乡,气温潮湿和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数千年来,木结构建筑、漆器、木雕、骨制品的遗存十分丰富,鄞东鄞西的古遗址和古墓出土器物,证实鄞州稻作文化和手工技艺的雏型。
到了宋明时代的室内陈设在浙东,由于发达的海运,大批南国木材进口,著名的“明式家具”或延续至“清式家具”,镶嵌技艺与雕刻技艺如日月同辉。今展览陈列于宁波博物馆的骨木、象牙嵌作品,无论是高嵌、平嵌还是混合嵌,都可觅见明清时代骨木嵌镶工艺的风貌,这批展品可谓国内之特有。

图片

图片

制作工艺
骨木镶嵌以象牙、红木、牛骨、螺钿、铜片、腊石、花梨木、黄杨木等为原料,在木匠制作的家具坯架上起槽后,嵌以各类饰纹,再经雕刻、打磨、鞣漆,是一种能起到装饰、美化作用的传统工艺。一般分为高嵌、平嵌、混合嵌三种。
1.将骨质材料放入硝镪水内进行防腐处理,经高温消毒后清洗、漂白。
2.用凿子、快刀等工具将骨质材料加工成片状,待用。
3.根据构图,用雕刀在待嵌的家具坯架上,雕刻山水、花草、人物、动物作为底槽。
4.将骨质材料按木质底板的图样,加工成形。
5.鱼胶化后涂于水质底槽内,趁热将精心加工好的骨质材料按序嵌入。
6.用刮刀修正镶嵌面,使其平整光滑。
7.鞣漆。


图片

价值与传承

骨木镶嵌,不仅仅是流通于市场上的商品,更是一种艺术,将曼妙、细腻、惟美、豪迈融入一件件作品之中。如果说同为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以其富丽堂皇、华美炫目将人虏获,那么骨木镶嵌则是以典雅隽永深入人心。骨木镶嵌作品虽然好看,可活难学:画底稿、锯图案、凿木、镶嵌、拼接、拉刀筋,每一道工序都不得有一点点的含糊。这不仅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更要有耐心和韧性。

如今,人们开始重新去品鉴它的审美价值,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醇香木调和牙白骨骼再次双向奔赴,与许多经典的中式家具一起,走入寻找百姓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骨木镶嵌却没有被岁月打败,也没有被历史掩埋,它带着木的温润和骨的坚持,正在这个时代中缓缓苏醒,向世人昭示着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工匠精神,折射着扎根山海的地域美学。

责任编辑:一宁

最新推荐

骨木镶嵌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骨木镶嵌源自鄞州,在当地有一句古话“雕雕嵌嵌,同师傅下山”这句说明了骨木镶嵌技艺与木雕原来是同一师傅出山,基本技艺相同。文化 历史追溯鄞州的骨木镶嵌历史,还得从浙东河姆渡文化说起。浙东的沿海丘陵又是江南水乡,气温潮湿和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数千年来,木结构建筑、漆器、木雕、骨制品的遗存十分丰富,鄞东鄞西...122天前

五谷粮食画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种子画一种触手可及的历史与文化五谷粮食画,又叫种子画。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成: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画面。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五谷粮食画是中华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立...122天前

何以尊贵——何以中国

在中国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件中国西周早期的国宝级镇馆之宝——何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245天前

锦灰堆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起于元,盛于清末。2013年5月“锦灰堆”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的历史锦灰堆最早出现在明代的鼻烟壶上,它源自中国传统本身,并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一定影响,非常真实的描绘古代...248天前

蜀锦|非物质文化遗产

蚕桑文明在蜀地起源甚早,古蜀第一位先王蚕丛,据说便已教民养蚕。春秋战国时期,《尚书》记载,时人把成都出产的锦专称为“蜀锦”,以示区别。文化/传承蜀锦早期的蜀锦以多重经丝起花(经锦)为主,唐代以后品种日趋丰富。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乐...24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