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年的努力,位于浙江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将于5月3日举办特展“贝多芬:英雄与人”。该展与柏林国家图书馆、维也纳博物馆、恩斯特·巴拉赫基金会合作,并得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及奥地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处的支持。本展展出来自以上合作机构的贝多芬雕塑、版画、死亡面模、贝多芬第九交响乐中《欢乐颂》主题版画系列,同时展出来自国内藏家的罕见贝多芬亲笔手稿20余件,包括《奥菲尔之歌》《皇帝协奏曲》等重要乐谱手稿,另有贝多芬亲笔书信、讣告、歌德、席勒、孟德尔松亲笔书信等文献,贝多芬最广为人知的《第九交响乐》等十九世纪初版乐谱印本亦一并展出,展品共50余件。
贝多芬肖像,约瑟夫·丹豪斯,约1827年,石膏,50×38×30cm,收藏机构:维也纳博物馆
贝多芬肖像,恩斯特·巴拉赫,1926年,青铜,47.8×37×35cm,收藏机构:恩斯特·巴拉赫基金会
贝多芬死亡面模(复制品),艺术家:威利·考尔,原作者:约瑟夫·丹豪斯(1805-1845),约1950年,石膏,23×18×14cm,收藏机构:维也纳博物馆
据了解,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柏林国家图书馆、维也纳博物馆、恩斯特·巴拉赫基金会,分别提供了以下展品:贝多芬雕像四尊,其中现代风格的青铜像是二十世纪作品,置于小型纪念碑顶端,配有三尊象征性人物的全身陶像,描绘与记录贝多芬生前身后相关场景的版画、图片和历史照片,以及贝多芬的死亡面模。
此外,贝多芬逝世前两年,于1825年初版的《第九交响乐》乐谱本,恩斯特·巴拉赫为《第九交响乐》创作的八幅木刻版画,均为借展展品。
名家真迹手稿的商借,难度与费用,均很高,但令人惊喜的是,为数可观的贝多芬乐稿真迹,得以进入展厅,是本馆历年特展中大师手稿真迹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特例。
席勒《欢乐颂》,恩斯特·巴拉赫,1927年,出版物,32.1×47.8cm,收藏机构:恩斯特·巴拉赫基金会
贝多芬肖像,海因里希·E·温特,1817年,平版印刷,39.4×28.4cm,收藏机构: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柏林国家图书馆音乐部(孟德尔松档案馆)
中央公墓贝多芬之墓明信片,制造商:科恩兄弟KG (B. K. W. I.),1900年至1905年,纸本,14×9cm,收藏机构:维也纳博物馆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大陆的有心人陆续进入欧洲文化市场,热情搜购古典大师的手稿与乐稿,杭州西泠拍卖陆丰川先生,正是这样一位精心的藏家。陆先生酷爱古典音乐,深谙西方音乐史,积十余年功德,所获甚丰。今次由乌镇老总陈向宏介绍,陆先生倾其历年收藏贝多芬手稿与相关历史文献共23件,全部借予本次特展,国内爱乐者与广大公众,因之而能目睹乐圣贝多芬写于两百多年前的手稿真迹。
《奥菲尔之歌》乐谱手稿,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约1824年,纸本,63×35.5cm,私人收藏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有关安排三个乐章主题的重要创作稿,路德维希·凡·贝多芬,约1808年至1809年,纸本,31×23.7cm,私人收藏
致赞助人布劳恩男爵有关唯一歌剧《费德里奥》的亲笔信,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806年5月5日,纸本,37.4×22.2cm,私人收藏
《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乐队总谱初版初印本,肖特(B. Schott's Söhne)出版社,1825年,纸本,32.5×25×2.5cm,私人收藏
《32号钢琴奏鸣曲》乐谱初版初印本,施莱⾟格出版社,1823年,纸本,26×33.3cm,私人收藏
由于这批文献内容庞杂,相关说明文字尚在确认与撰写过程中,举其要者,现有《奥菲尔之歌》四页手稿,《皇帝》钢琴协奏曲手稿,《第29号钢琴奏鸣曲》、《第32号钢琴奏鸣曲》手稿,歌剧《费德里奥》序曲乐谱一册。另附贝多芬亲笔书写的法文信,歌德、席勒的亲笔信,孟德尔松的亲笔信,致信与收信者的备注说明,均涉贝多芬时代令人神往的乐事,还包括贝多芬逝世的讣告原件。
弥足珍贵的是,伟大的《第五交响乐》、《第六交响乐》、《第九交响乐》乐谱初版印本,均为十九世纪初叶的欧洲古董文献,也将在展厅里呈现给观众。
展览将持续至8月3日。
展览海报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记者 施涵予 通讯员 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