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审美 怎可少了古诗词(图)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1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已有很大变化,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读诗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而言,一般诠释学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符合论,西方文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符合论占有较主流地位。中国的文艺批评基本也是以符合论为主。

《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著名的“知人论世说”。“知人论世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它要求理解创作者的原意、作者和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要素。现在一般语文教学要求的理解也基于此。

另一种是视界融合论,这种理解较强调阅读者的阅读体会,重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对话,而尤以现代诠释学的主要人物伽达默尔提出“视界融合”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理解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应该兼有符合论和视界融合论两种眼光。

另外,在传统中国的诗论中,比较偏重于诗歌的情感价值,《尚书》说“诗言志”,陆机说“诗缘情”,“志”为情志,“情”为情感,都属于现代所云的情感范畴。因此古代诗歌中大部分都是抒情诗,但诗歌并非不能说理,说理诗在宋诗中较为多见,此外魏晋的玄言诗、唐宋禅诗也多有说理内容。只是说理诗和抒情诗一样,必须有鲜明的艺术形象。今天我们阅读古诗词,还应该兼重情感和哲理两个向度,而不必厚此薄彼。

注重以上三点,则读古诗词可说具有了文化意识和现代眼光。不妨以这样的眼光,欣赏和分析几首古诗词。

开阔意境与今人共情

以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为例:“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位孤独的诗人,漂泊到异乡,远处的暮霭和炊烟缓缓升起,勾起诗人浓浓的乡愁。诗人于是把眼光投向远处的山水,他看到在广阔平原上,天幕低垂,与远树连成了一片,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怀抱,抚慰着世间万物;江水是如此澄澈,倒映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就像一个多情的岁月老人,关怀着失意的旅人。于是,一个失意诗人的愁绪就慢慢地在美丽的自然面前淡化了。

诗中的整个自然界是人化的,山水近人,江月有情,这就是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的艺术表现。人生有各种各样的无奈,漂泊只是其中之一。但中国人看世界的眼光是一致的,自然山水并非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对象和他者,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怀抱与家园,人生的各种孤独和失意,可以通过物我交融的方式缓解。

再以宋代贺铸《青玉案》来说:“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首词表面看来是写与美人错过的闲愁,但如果认为它抒发的就是闲愁,读来立意便不够高远。过去一些论者注意到这首《青玉案》可能另有寄托,是用“香草美人”的传统,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笔者对此较为认同。但若止于这样理解,也不免囿于传统审美模式,意境仍不够开阔,与今人的共情就显得不够。

在笔者看来,此中女子虽可能是现实所遇,更可理解为三春美景的象征,并且象征词人曾经的少年情怀与青春岁月,既不足为外人道,别人也不易解,此即所谓“只有春知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词中巧妙的时间转换,“蘅皋暮”“梅子黄”,不难体会出一种节序如流、岁月不居的无奈。风絮、梅雨皆是初夏景物,比起此词之上片所言春情,有着较大的时令跳跃。由春夏季节的转化,带出心境的变化。春已去,几多年少心境已不再,代之而起的是面对中年倏然而来的茫然,中年时光恰似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无端愁绪,是在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中做选择。因此,我们或可将此词看作词人自己的一篇青春祭文。这样理解,或许更能达到古今视域的融通。

中国式审美意味深长

再以唐代柳宗元的《渔翁》为例,从中西审美视界对比与融合的角度去看,今人又有哪些新的体会?

诗云:“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此诗一般认为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渔翁”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底蕴,《庄子》和《楚辞》中皆有《渔父》篇,“渔父”在这两文中皆是世外高人的形象。其中《楚辞》引用了“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沧浪渔父形象,尤为生动。在后来的文艺作品中,渔翁(父)形象一再出现,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小说《西游记》中都曾出现。可以说,渔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具有强烈的隐逸象征,是黑暗官场与红尘世俗的反面。

本诗点明开场时间是在晚上,“晓汲清湘燃楚竹”构境造句极美妙,虽写人间事,却不杂烟火气。渔翁清晨起来打水烧柴煮饭是家常事,妙在以“清湘”代水、“楚竹”代柴,让人联想到湘江楚地之美,“汲”乃打水,有声,煮饭也有声。此时烟雾未散,唯有听觉,妙在虽知有人而人又不见。最奇崛的是第四句“欸乃一声山水绿”,“欸乃”为摇橹声,或是船歌声。作摇橹声意境更美,而船歌声响亮,似乎也合理。

“烟销日出”,青绿山水自然呈现,其实与橹声或歌声并无关联,但柳宗元将“欸乃”和“山水绿”相连,仿佛是渔翁的活动让自然山水的美貌呈现出来。这可以理解为自然世界原来处于一种遮蔽状态,因为人的活动而显示出存在和生命,得以“敞亮”。于是在人与山水的对话中,自然界的真理得以显现。由于诗人艺术眼光的烛照,外在自然忽然变成一个生机盎然的人化自然,境界高远。另外还可交代一句,西方审美的特点是推崇视觉美,忽略其他感官体验,而在中国审美中,却注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并用,此处由听觉代视觉,渔翁形象隐去的一刹那,橹声响起,美丽的自然山水顿显可爱、亲人。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意在突出“无心”状态。苏轼曾有言曰:“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书柳子厚〈渔翁〉诗》)认为后两句可以删去。确实,字面上写出“无心”,其实已经有心,不如不写而让人去意会更好。

古典诗词常读常新

接下来再读一首宋代龚相的说理诗《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又富含形象的小诗,讲述了作者的学诗体会。学诗和参禅一样,强调觉悟。对诗歌的审美本质和创作的规律有了真切体会后,才会懂得诗重个性,不可一味模仿前人。就像金有金的用处,铁有铁的价值,根本无须点铁成金一样。只要是好诗,不管是豪迈奔放还是深沉婉约,总能找到知音。这就很好地说明了诗贵个性和自然的道理,同时借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和形象。

综上而言,今人阅读古诗词,应注重把握中国文化的整体精神,以今人的眼光与古人对话,最好能兼顾不同的视域,另外情理并重,这样读古诗词就能常读常新。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新春 旧作 意常在(组图)

新春佳节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本文精选10幅以春天为题材的精彩佳作,邀您随艺术大师的作品领略春之喜乐。 哥川广重 |《岚山满花》 歌川广重 (1797-1858) 是日本木刻版画浮世绘的风景画名家,与葛饰北斋齐名。他以细腻精巧的色彩效果见称,在此作中,大井川沿京都古城的西北边...2年前

培根笔下的兽性,动物学家、斗牛士眼中的他(组图)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是一位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艺术家,他以描绘令人不安的图像著称。 培根笔下的人往往具有一种兽性。而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人与兽”中,培根对于动物本身的刻画成为了重点。在展览备受讨论的同时,《纽约时报》近期另辟蹊径地邀请了五位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观众来分享他们对培...2年前

虎兆丰年 | 藏在艺术品中的“百兽之王”(组图)

虎一直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化身,我们向往它的气魄,敬畏它的勇武威猛,它也因此获得“百兽之王”的美誉。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不少世界各地、不同时期描绘虎的艺术品,和我们一起赏虎画,寻虎运,迎接春节的到来! 1.并驾齐驱的虎与龙 虎崇拜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起源之初,和国人对龙的信仰一样,...2年前

中式审美 怎可少了古诗词(图)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已有很大变化,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读诗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3年前

人生七十古来稀 他却拿起了画笔(组图)

直到71 岁时,没有学过画画的约瑟夫·埃尔默·约阿库姆(Joseph E. Yoakum,1891 - 1972)才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想将他一生中游历过的风景画下来。他说:“无论我的思想引导我去哪里,我都会去。”“我已经走遍了这个世界四次。”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用独一无二的方式,画下自己经历...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