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陶瓷 > 古瓷雅设与博古清赏(组图)

古瓷雅设与博古清赏(组图)

2015-07-28 10:47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图7 安思远大宅中的瓷器墙

图7 安思远大宅中的瓷器墙

(二)案头清玩

正堂内墙上挂大幅字画或靠山镜,条案依墙摆在正中,其上放一对瓷瓶、中间一插屏,玻璃镜面或石头面,取其谐音“平静”,这是最为规矩的陈设方式。

明代文震亨是素有风仪的雅士。在《长物志》中,常常会强调“古、雅、韵”的标准,他写道,“案头以古瓷净瓶献花净碗酌,石鼎燃印香,夜燃石灯。”从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明代时期文人脱俗的审美标准和陈设方式。概括地说就是四个字:删繁去奢。

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一书中,对瓷器的陈设描述,也可以窥见一二,“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汝窑和官窑的名瓷,斗大花囊插的大捧白菊等等,极富有皇家气派。

但是再看薛宝钗房中,“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闺中如此洁净,神骨俱冷,毫无人间气息。

(三)几上器皿

明戏曲家高濂《高子书斋说》中,有一番具体的描述:“斋中长桌一。……床头小几一,上置古铜花尊,或哥窑定瓶一,花时则插花盈瓶,以集香气;闲时置蒲石于卜,收朝露以清目。……几外炉一,花瓶一,匙箸一,香盒一,四者等差远甚,惟博雅者择之。”这里的“几”指的是“桯几”,也就是凭几的功用,用来承放古玩陈设品、小件物品。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七也阐述清朝中叶一般扬州富裕人家的布置:“小室中用天香小几,画案书架。……几上多古砚、玉尺、玉如意、古人字画、卷子、聚头扇、古骨朵、剔红蔗葭、河西三撞两撞漆合。磁水盂,极尽窑色,体质丰厚。……宣铜炉大者为宫奁,皆炭色红、胡桃纹、鹧鸪色,光彩陆离;上品香顶撞、玉如意,凡此皆陈设也。”磁水盂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瓷器陈设品,常摆放于各类香几之上。

除此,《红楼梦》出现多次类似的陈设场景,如第三回,“左边几上摆着文王鼎,鼎旁匙筋香盒,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草……两边又有一对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倶备。”第五十三回,“元宵节临近,贾母摆家宴于花厅,共有酒席十来桌。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只……又有小洋漆茶盘放着旧窑十锦小茶杯……各色旧窑小瓶中,都点缀‘岁寒三友’、‘玉堂富贵’等鲜花。”曹雪芹写到器物陈设,终究是隐隐尚有俗丽气息。

“雅”和“俗”,很难分清界限。在某种意义上,人本身能驭物,格调自然也就不同从泯然众人中区别出来的合理途径。

首页上一页2345678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