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画自成一派,在中国版画史上留下重要一页。尤其在抗战期间,版画成为表达民族意志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
8月27日,四川美术馆年度特展“永不忘却的纪念”在成都开幕,10套馆藏抗战主题组画(含部分借展作品),汇聚李桦、王树艺、李少言等17位艺术家经典力作,以艺术语言再现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争历程,折射出一代代中国人在民族复兴道路上的深刻反思、坚定信念与伟大胜利。
本次展览将“抗战精神”贯穿其中。1931年8月,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木刻讲习会,这是中国新兴版画运动兴起的标志。自此以后,木刻家们便以手中的刀与笔刻画出彼时救亡图存的民族意志和爱国主义的时代精神。
李桦《怒潮组画》之四《起来》
王树艺《狱中纪实》之四《自行失踪的人》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了李桦、李少言、王树艺、牛文四位名家创作于战时的历史纪实类作品。李桦的《怒潮组画》,李少言的《地雷战组画》,牛文《晋绥抗战风云录》和《人民画报》木刻连环画,以及王树艺的《狱中纪实》,用黑白木刻或是套色木刻的表现方式,历史性地承担起了当时的时代重任。一位观众在牛文《晋绥抗战风云录》的套色木刻前仔细观察才感叹:“既美又有力,完全看不出来是木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