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背后的沧桑
2009年,中国传记学会会长万伯翱在台湾举办《孟小冬:氍毹上的尘梦》首发式。金祖武参加了当晚的宴会,同时出席的还有此前与杜家素不相识的银座拍卖总经理张黎明。闲谈间,张黎明知道孟小冬家人手中尚有一部分遗物,便想策划一次专场拍卖,从萌生想法到真正落定,前后历经5年。
此时上拍,也有孟小冬基金会在社会担当上的考虑。
“蒋介石时代,台湾人称京剧为‘国剧’,现在早已不这么叫了。但我依然称它为‘国剧’。”金祖武说。孟小冬基金会成立近40年,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始终被称为“国剧奖学金基金会”。
在台湾,学习京剧的学校正在压缩、基金会在社会上筹款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金祖武认为,背后的根源则是政治。“李登辉执政后期直至陈水扁上台之后,政府开始去中国化,传统文化受到打压。”
“现在,情况也没有多少改善。京剧在台湾的环境非常艰难,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与蒋介石时代的待遇已经天壤之别。”金祖武说。
此前,孟小冬基金会每年发奖学金给台湾戏曲学院的京剧科系。受制于经济资源,学校的运转捉襟见肘,同时,专业学习京剧的学生又大都出自清寒之家。“就我们目前的经费来说,援助他们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想通过拍卖完成基金会的职责,这样能够不求别人。”金祖武说,“况且,如果再不由专家处理,纸张和录音的保存也很成问题。”
那套失落于“中华文化总会”的《凝晖遗音》卡带也将出现在拍场上。金祖武希望,孟小冬继承自余叔岩的京剧造诣能够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