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学术 > 2025年度重点推荐书法名家——孙寿中

2025年度重点推荐书法名家——孙寿中

2025-07-14 12:5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dbbho8bqrfs9htumxl.jpg

【艺术简历】

孙寿中,篆、隶、楷、行、草五体兼修的全能型书家。陆军工程大学客座教授,陆军装甲兵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出版发行《走进书法艺术》及《孙寿中书法艺术》。江苏电视台、江苏教育电视台、扬子晚报、金陵晚报、现代快报、江南时报、中国江苏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均作报道。

dbbhoibxnyc6yebydo.jpg

笔墨间的守正与通变

——孙寿中书法的精神品格

文/戴妍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创作者以执着的坚守与灵动的创造,为这门古老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孙寿中便是其中一位,他的作品既深植传统沃土,又洋溢着当代文人的精神气象,在笔墨流转间完成了对书法美学的独特诠释。

dbbhovteh5tr6zdxwi.jpg

对传统的敬畏,是孙寿中书法的根基。观其篆书承袭清代黄牧甫笔法及结构特点,将大篆与小篆有效结合,线条匀净圆润,风格古朴端庄,将小篆展现出了大篆的古朴之美。其隶书则上追秦汉简帛,下接东汉曹全碑、石门颂、史晨碑,笔势舒展,波磔分明,兼具厚重与灵动之趣。其楷书可见其在魏晋楷书的古韵与南北朝时期的魏碑的俊朗间游刃有余,结字严谨中暗藏巧思,撇捺转折处见筋骨之力。他临习经典碑帖并非机械复制,而是以“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态度,在反复研磨中体悟古人用笔的韵律与神采。这种对传统的深度浸润,让他的书法拥有了经得起推敲的“底气”,每一笔都有来路,每一字皆有依据。

dbbhp2s3uxrt5v0iuy.jpg

在继承之上,孙寿中更展现出通变的智慧。其行书融二王、米芾书风之个性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尚意书风。其草书在以王羲之手札与孙过庭书谱为坚实基础之上,融入黄庭坚、祝枝山及王铎的书风,潇洒飘逸,又跌宕奇崛。他善用墨色变化,浓淡干湿在纸间自然晕染,如骤雨初歇的山峦,层次分明而气韵连贯;章法布局疏密有致,看似随意挥洒,实则暗藏节奏,字与字、行与行之间顾盼呼应,形成整体的生命力。这种“变”并非刻意求新,而是基于对传统笔法的透彻理解,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情感融入笔墨,使作品既有古典的雅韵,又有当代人的精神张力。

dbbhp9mg9t9xoj3axm.jpg

书法的至高境界,在于“书为心画”。孙寿中的作品之所以动人,更在于其笔墨间流淌的人文情怀。他的书法不炫技、不张扬,如一位沉静的智者在诉说,透着温润谦和的品格。无论是鸿篇巨制,还是灵动的尺牍小品,都传递出对文化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精神内涵的注入,让他的书法超越了技巧的层面,成为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观其字,如见其人,在笔墨的浓淡轻重中,能感受到一位当代书家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与对艺术纯粹性的坚守。

dbbhpj1b9mhsfmm5ze.jpg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当下,孙寿中始终以“慢”的姿态深耕书法艺术,他的创作告诉我们:传统不是束缚创新的枷锁,而是滋养灵感的源泉。他以笔墨为桥,连接古今,让书法这门古老艺术在当代依然焕发生机。这样的坚守与创造,正是孙寿中书法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一凡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