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常见和田玉皮色造假手段
和田玉皮色造假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一类造假手段。造假皮的目的是为商品谋取与其实际价值不对称的暴利。尤其是在收藏者普遍比较“好色”的南方市场,面对翡翠、彩宝等其他有色美石珠宝激烈竞争,以白色为主的和田玉,如果不搭上点“橘红”、“撒金”、“金包银”、“枣红”等艳丽动人的皮色概念,势必要遭到市场的严格排挤。
有业内人士通过南方日报记者提醒收藏者,真正细密到家的优质籽料,是不太可能有鲜亮艳丽的外皮的。因为从皮色的形成条件来看,一块和田玉从山上滚到河里,长年累月被河水冲刷,矿物成分只会吸附在那些肉质比较疏松的地方,从这些地方沁入玉体。凡是遇到品质较好又带有艳丽皮色的和田玉籽料,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经过长期市场调查,再综合各方业界人士的观点,记者梳理总结了几种最常见的皮色造假现象,以供广大收藏者参考。
1.滚料上色
滚料也就是磨光料。市场上最常见也最容易辨别出来的造假办法,主要以最受收藏者喜爱的橘红色的皮为主,记者手头就有几块。材料多是韩料或青海料,级别很低,只有经过抛光后才能见人,有的甚至还不是和田玉。因为汗毛孔无法造假,所以骗不到行家,只能忽悠不懂行的大众收藏者。批发市场或一些鱼龙混杂的古玩城都有很多小摊玉贩在做这种生意,堆成一堆来吸引过路客。有的贩子还会故意用绳子挂一个在裤头来欺骗顾客。
2.劣质籽料烧假皮
不是所有籽料都能够卖到高价钱,有些长得难看、裂痕多的低档货,如果能够披上一身艳丽的皮色,就比较容易吸引到买家。这种料的迷惑性就在于它本身确实是籽料,有汗毛孔,所以有时候也能把一些行家骗到。很多人买这种料都是奔着皮色去的,心理上总认为只要皮好,肉差点无所谓。辨别这类假皮要非常认真,因为它比滚料的假皮自然。凡是遇到诸如撒金皮、枣红皮等高档皮色就要万分小心了,假皮终究是假皮,可以通过有沁色的地方和外延的色差来辨别。
3.山料磨光上色冒充籽料
把山料当成籽料来卖是最划算的,但是愿意这样做的水鱼不多见。有些卖家便想出来一个办法,找到一些比较大块的山料或山流水料,切割打磨成籽料的模样,然后做一层假皮,来掩盖加工和磨光的痕迹。这样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卖皮色,而是通过皮色来转移买家的注意力。因为选的料一般不会很差,经过卖家这么一误导,买家就算知道是假皮,也会当成籽料来买。
4.皮上加皮
准确来讲,这叫修皮。说白了,就是一些优质籽料原来是有皮的,但是皮色比较难看,卖家为了让这件货的价格能够翻几番,于是在原来有色的基础上,再造一层假皮,让它的皮色变得更加鲜艳动人,譬如目前市场上非常高大上的枣红色。这类“李鬼”亦真变假,用洗涤液来擦洗都不一定有用,分辨难度极高,必须非常有经验的老手才能与之过招。有业内人士建议用强光照出内在的沁色,观察里面的沁色和外面的皮色颜色是否一致以及外面的鲜艳皮色有无内沁和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