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贵州经济比较落后,民间商品交易以食盐、布匹为主,加上交通封闭、不通公路,运输主要是靠人背、马驮,市场交易多使用铜钱、银锭和外国银元。因手工打制技术条件所限,“黔宝银饼”铸造数量不多;加上贵州少数民族素有以白银打制首饰的习惯,销毁较多,故现今存世的“黔宝银饼”极为罕见。已故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在其著《中国银元及银币目录》(1981年版)中认为:“黔宝银饼至今流入收藏者手中的仅有数枚”。“黔宝银饼”已成为中国银元20名珍之一,北京诚轩2006年秋拍钱币专场曾上拍一枚光绪十六年制造的贵州“黔宝银饼”(图2),估价人民币100万—150万元。该币为美国著名钱币收藏家耿爱德(E.KANN)旧藏,曾经收录于钱币专著《中国币图说汇考》和《中国银圆及银两币目录》图片的实物,因而备受藏家追捧,经激烈竞争,最后以人民币203.5万元的高价被慧眼识珠者收入囊中,创造了该场拍卖会最高的成交价,赢得了全场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