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玉器 > 砗磲饰品收藏受宠背后藏忧(图)

砗磲饰品收藏受宠背后藏忧(图)

2015-07-23 13:31 文章来源:新浪收藏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原料价格暴涨

砗磲饰品受欢迎,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现在砗磲原料的价格比5年前上涨了40倍。“5年前,一个1米左右的砗磲贝壳原料的售价至多两三千元,而现在,相同大小的砗磲贝壳最高可以卖到8万元。”据海南海世界工艺品公司董事长李恒介绍,随着高密度地捕捞,近年来砗磲的数量急剧下降,这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受硬度和韧度等因素的影响,人工饲养的砗磲并不适合用来加工成工艺饰品,只有天然砗磲才可以,所以近些年砗磲的捕捞量一直很大。如今,天然砗磲已经不多,但市场需求仍然旺盛,因此价格一再攀升。”

与原料相比,砗磲工艺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更快。李恒说,“在2013年的一个交易会上,一件砗磲雕件卖到了10万元,当时就在业内引起不小轰动。而现在,这样的雕件价格更高。”

除此之外,价格暴涨的还有砗磲手镯。2009年,一件品相上乘的砗磲手镯仅卖200元左右。现在,相同品相砗磲手镯的市场成交价已暴涨到两三万元。

资源几近枯竭

由于贝壳的销售不存在运输、保存等问题,因此发展速度迅猛。然而,市场繁荣背后也暗藏隐忧——不法商家的过度捕捞和非法经营致使天然砗磲资源几近枯竭。

“目前在西沙海域已很难见到大型砗磲的踪影,仅能在中沙、南沙海域看到一些。”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顾问林鸿民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与非法捕捞有关。“我国从事砗磲经营的企业大多不具备相关资质,渔民私自捕捞现象也很普通。”

记者了解到,早在1983年国际自然保育联盟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下简称 《国际贸易公约》)中,就将砗磲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此外,我国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也将库氏砗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海洋生物。

既然有相关法规加以保护,砗磲为何仍然遭到非法捕捞和买卖?北京盛廷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毕文强表示:“《国际贸易公约》中将所有砗磲的种类均列为被保护对象,而我国法规仅将库氏砗磲列为被保护对象,正是这种漏洞给非法经营商户留下了可乘之机。”

保护范围亟待扩大

北京市农业局的相关规定显示,砗磲属于特许经营物品,商家必须办理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后,才能进行销售,否则属于违法经营行为。

为保护砗磲资源,促进市场健康发展,毕文强呼吁:一方面国家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应与国际接轨,将所有砗磲种类列入到被保护范围,限制对天然砗磲的捕捞和加工;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按照《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对申请经营流程进行简化,必要时可通过提高税收、缴纳资源补偿费等措施来提高砗磲产业的准入门槛。

买砗磲 看“四眼”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砗磲饰品,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日前,记者采访了“品·珠宝”店的负责人张军,他总结出以下四点经验:

1.看裂纹 天然砗磲经过数年的生长,表面会出现年轮纹,并且纹路的粗细、方向、长短没有秩序。在放大镜下观察,天然砗磲的纹路周围有黄色光泽;仿制砗磲多用普通贝壳粉碎后压制而成,因压制时会放入胶质,所以表面光滑,没有年轮纹。

2.看结构 天然砗磲有层状结构,单层厚度为0.5毫米—1.5毫米,层面清晰致密;仿制砗磲没有这样的机构。

3.看颜色 天然砗磲有白、象牙白、棕黄等颜色,极少数砗磲带有紫、粉、紫红等色彩,并且光泽自然透亮;仿制砗磲的颜色多为雪白色,表面抛光发亮,色泽呆板。

4.看硬度 天然砗磲的硬度一般为2.5度—3度,部分品种可达4度;仿制砗磲的硬度在2度以下,低于天然砗磲。 (柳遥遥)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