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用的成语典故中有一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自《吴越春秋》:“螳螂捕蝉,志在有利,不知黄雀在后啄也。”
螳螂指什么?《礼记·用令》中提到螳螂,说是夏天到了,“小署至,螳螂生”,区区一山野昆虫而已。然而,偏偏就是这区区山野昆虫,千百年来都与人类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扯在了一起。
刘向《说苑·正谏》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吴王阖闾的祖父寿梦执政时,总想消灭楚国。有一次他召集群臣商议攻打楚地的事情,臣僚们都极力反对,认为攻楚诚然有取胜的可能,但别的诸侯国亦有可能乘虚攻打吴国,腹背受敌,形势便会不利于吴国。寿梦一心攻楚,哪里听得进去,他气愤地站了起来,说:“我决心已定,有敢再言不战者,当斩!”
尽管如此,仍然有不少大臣议论着要设法劝阻寿梦冒险用兵,却又怕惹怒吴王,招来杀身之祸。
寿梦却以为没有人敢反对他出兵了,松了口气,宣布退朝。
次日清晨,寿梦去御花园散步。忽然,他发现有个年轻的侍从手持弹弓,正悄无声息地靠近一棵树,晨露湿透了他的裤脚,他竟全然不觉,似乎在寻找树上的什么东西。寿梦将他叫到面前,问他在找什么。
“大王,你看见那棵树吗?”年轻侍卫毕恭毕敬站好,指了指不远处的一棵树,从容回答说:“树的枝叶间有只蝉,它每天在这里快乐地唱着歌,却没有发现有只螳螂正偷偷地向它靠近,想抓住它。可是,有只黄雀跟在螳螂后面,正在想着如何捉住它螳螂呢!”
寿梦正想夸奖侍卫两句,他觉得年轻人很细心。不待寿梦开口,侍卫又说了:“大王啊,这小小黄雀怎会知道,小的只要一放弹,它不单捕不到螳螂,还要赔上小小性命……他们个个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危险就在身后啊!”
听了侍卫一席话,寿梦如梦初醒,明白了侍卫的良苦用心,绝口不再提出兵攻楚的事了。
铜墨盒上錾刻着的(图3)便是这个千古流芳的典故,画稿是着名中国画大家王雪涛的。画中鸣蝉憨态可掬,螳螂“磨刀霍霍”,线条逶秀,刀笔娴熟,画面清新。操刀者为谁,我们无从知道。但雪涛先生供稿的刻铜艺人,必然不会是等闲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