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薇肖像 (油画) 1942年 李铁夫
1922年,以“赤社美术研究会”成员为基础,胡根天、冯钢百等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地方公立性质的美术学校——广州市立美术学校。该校是20世纪初广东乃至中国画坛纷繁复杂状况的缩影,各种流派、观念相互碰撞,不同艺术风格在美术教育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市美”一直延续胡根天所提倡的“学术自由”办学思想,实行“兼容并包”的教学方针,先后聘请了一批在日、美及欧洲受过高等美术教育的人士来校任教,如冯钢百、谭华牧、何三峰、陈士洁、许敦谷、关良、赵雅庭、丁衍庸、倪贻德、陈瑞章、陈锡钧、胡善馀、郑可等人,构成了艺术精英队伍。这批由古典写实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等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组成的艺术家队伍带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崭新知识和观念,培养西画人才,以图实现“教育救国”的远大志愿。
面对西洋画的充分输入,本土传统绘画的守护者也将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作为坚守国画宗风、弘扬传统文化的阵地。无论是坚持“临摹”,注重笔墨技法的传统教学方式,还是强调“折衷中西”艺术革新理论,两种传统绘画的教学实践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国画复兴运动的发展。同时,当本土传统文化、审美价值观等遭遇包括学校体制、课程设置、分科分类等在内的西方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两者之间不断对话,改造和适应、碰撞与交融,这样的过程对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的建构和发展也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广东国画研究会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岭南画派带有冲击性的折衷追求在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教学实践,也体现了其“兼容并包”的教学方针。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一直办了16年,直到日军入侵华南才结束。作为传播西方美术的窗口和新美术运动的策源地,广州市立美术学校的成立为现代美术教育在广东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现实有利条件,这批现代美术的拓荒者背负着强烈的艺术时代感和社会使命感,吹响了变革中国美术教育的号角,他们不仅在美术观念和技术层面为国人带来了启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力求改造和振奋民族精神的一次积极尝试。在这期间,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培养了李桦、吴子复、伍千里、黄笃维、赖少其、刘仑、梁锡鸿、赵兽、司徒奇、陈烟桥等一批知名艺术家。这些现代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新型知识分子所接受的美术教育与旧式学堂那种师徒之间私相授受的画学关系有很大不同,他们紧随老师带来的现代艺术的“新气象”,积极组织美术社团活动,向社会大众宣扬进步文艺思想,部分学生在救亡图存、反抗侵略的使命召唤下,积极参加进步艺术团体,走上了革命道路,并成为了左翼美术的中坚力量,继续着“为艺术”或“为人生”的艺术实践,把现代美术的火种播遍全国,对当时以及战后中国美术史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